外汇储备是好东西吗?

2017-03-09 20:59崔鹏
第一财经 2017年6期
关键词:决策层外汇储备人民币

崔鹏

2月7日,央行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截至今年1月,中国内地外汇储备规模为2.9982万亿美元,较2016年12月底又下降123亿美元。

虽然中国内地外汇储备体量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除美国),但相较2014年6月的外汇储备高点,已经减少了近1万亿美元。

在2016年11月到12月间,经济决策层的智囊部门就外汇储备是不是“保”3万亿美元这条线有过争论。而在今年1月,外汇储备真的掉到3万亿美元以下后,央行及其相关的外汇管理部门都尽量低调地处理这个信息。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是:不用太在意一个整数关口,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有很多。

的确,3万亿美元不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但有关部门对它有意的漠视,却说明决策层对货币和外汇政策在2017年年初有了一些变化。

有关部门为了应对特朗普上台后美元出人意料的越发强势,而抛出美国国债和美元,以对冲人民币过大的贬值幅度。也就是花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这种策略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短期内外汇储备量消耗比较大对内有收紧流动性的作用。

你还记得若干年前人们对外汇储备的恐惧吗?那时候由于外汇储备接近4万亿美元,中国又采取强制结汇的管理制度,所以,在贸易项下出口企业通过顺差获得更多美元,然后被强制结汇,央行此举引发更多的人民币换取企业账户上的美元。这种情况导致中国经济产生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当时,经济决策层的解决方案是,在资本项下放松管理,同时也推进对资源型产品的进口比率。

当时,在各种信息口径中,外汇储备被描述成一种“坏”东西,它导致中国资源价格扭曲,以至于各个经济部门资源分配效率低下。高外汇储备还导致了通货膨胀以及房地产泡沫。

有的通俗财经作家甚至把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解释成美国的“阴谋”,似乎美国人是故意通过汇率游戏侵占中国人的劳动、坐享其成(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才证明并不是这么回事,美国人恨死这种贸易逆差了)。甚至有经济学家建议把外汇储备平均分给普通居民(我怀疑这是媒体误传),而在宣传中忽略了高外汇储备也是中国投资的基础和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保 证。

由于信息傳播的管理以及人们可接受信息的复杂性习惯问题,中国关于宏观经济内容的传播总是具有比较强的单边性,也就是说,一定要分出某一种宏观经济现象或者某一类市场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但那些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市场博弈的结果,它们总是带着两面性。一段时间确认为“好”,另一段时间确认为“坏”的事,在资本市场中最为多见。外汇储备似乎也是这样。

对外汇市场的单边性认知有什么坏处?那就是人们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周期的认知相当僵硬,比如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中,人们始终对人民币有升值预期。在2015年下半年,由于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而做出贬值调整,人们对人民币则出现长期贬值预期。这也是很多中国居民在2015年年底到整个2016年都在想尽办法把手里的现金尽量多地换成美元并寻找海外投资机会的原因。

这种扎堆现象对居民的财富增长并没有什么正面影响(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这种投资付出的成本太高了)。在宏观上,也增加了有关部门的管理难度—这有点像在车速很快的情况下通过汽车驾驶执照考试的科目三。

当然了,在这些方面说了半天,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财经媒体自己,我们需要再努力一点,具有更强的独立性,这样才会给读者提供更客观的决策参考。

猜你喜欢
决策层外汇储备人民币
国际体育组织“决策层”中的中国面孔
怎样认识人民币
内控时间背景下的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路径构建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黄金和外汇储备
黄金和外汇储备
文化自觉对高职院校领导决策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