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惠民民生阳光暖人心

2017-03-10 18:53曹都格日勒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治区贫困人口人大代表

曹都格日勒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的两会,民生问题依旧是热点话题。从大会报告到代表委员们的审议讨论,处处体现着对民生的关注。

数字,可以更好地说明事实:2016年我区各级财政民生支出29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5.8%。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全社会投入扶贫资金400多亿元,预计21万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2个区贫旗县摘帽。

人大代表靳春亮表示,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增加民生领域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交上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脱贫攻坚刻不容缓

当前,我区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41%,而且大病和慢性病患者居多,贫困人口居住分散,牧区、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贫困人口占比较大。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头号民生工程,是沉甸甸的责任。布小林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今年确保20万贫困人口脱贫、14个区贫旗县、3个国贫旗县摘帽。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全面建成小康目标颇为艰巨,要进一步精准发力,防止因病因学返贫、贫困反弹现象发生。人大代表黄淑芹来自农村,较为了解基层情况。“一方面要避免一些符合要求的贫困户没有被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另一方面要精准帮扶,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问题,帮助他们转变思维,获取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她认为,要拓展扶贫范围和方式,找到扶贫的“精准点”,进行人才扶贫、技术扶贫、项目扶贫。

精准扶贫,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补发展短板的重要方式,要突出做好农村牧区的教育改善。”人大代表李文阁建议从三个方面抓起,即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教师补充机制,缓解基层教师不足问题;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探讨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时,人大代表郭金峰表示,在农村地区可以推广“金融部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在产业脱贫方面,主要做好瓜果等特色农业助农脱贫;以劳动力转移脱贫,可通过强化培训安排就业。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掉队,这是向全区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只要抓好“准度”,找好“角度”,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善民生实实在在

布小林主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守民生底线,增加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每次讨论,无不围绕着如何有效地改善民生,每个人的发言,落脚点都是如何让发展成果共享。

坚持教育先行发展战略,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思路,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高度赞同。张锐代表说,过去一年,我们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34个旗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步伐加快;《民族教育条例》颁布实施。

政协委员陈贵林指出,我区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与发达省区差距较大。近年来,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引进人才难度加大。他建议,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草原英才”的引入,应该加大力度。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年能有所缓解吗?”“一定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食品、药品都是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提心吊胆。”两会期间,不少网友留言说道。其实无论是对收入增长的期盼,还是对医疗卫生问题的担忧,背后无不是百姓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大代表金满义说,为了更好地解决自治区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的问题,建议自治区层面出台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制度,推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专门成立领导机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蒙医药之都,推动内蒙古地区蒙药材产业发展、转型与升级。

养老,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放宽养老市场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结合医疗健康服务业、生态旅游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加快推进社区日间护理设施、农村牧区互助幸福院等各项养老失业工程建设。”人大代表张伯群建议,政府应加大政策上的扶持,使养老机构网点的布置广泛化、科学化。

富民增收百姓期待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四个高于”: 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全国水平。现在这个目标距离我们虽然越来越近,但真正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人大代表郜良说,相比发达地区,自治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卫生医疗、食品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短板。补齐短板、富民增收,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持续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高于经济增速。这一数字既饱含民生温度,又体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代表委员们围绕促进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话题,争相建言献策。田来怀代表说,自治区在增加农牧民收入上还要多下功夫,切实提高农牧民主业收入。李华代表说,农民增收要在有机、无公害、绿色上多做文章。

梳理“十三五”以来我区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我们不难发现,我区连续两年将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下调到8%以下,连续两年低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标。

这两个关键数据指标,折射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将老百姓的收入与全区宏观经济有机对接,也意味着公共财政将更大比例地转向民生。由此可见,自治区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GDP中的幸福味道越来越浓。

政协委员李岳清直言不讳,我们发展到底为了什么,就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发展速度很高,老百姓却没有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红利、没有真正得到实惠,恐怕是有问题的。

今年的收入目标如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体系;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

一件件民生实事,鼓舞人心;一份份真知灼见,力透纸背。通过2500万内蒙古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我区将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将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刘 佳

猜你喜欢
自治区贫困人口人大代表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隐形贫困人口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辽宁贿选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