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何时出现健康焦虑的

2017-03-10 08:50
当代工人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妈妻子儿子

【主持人】有研究指出,焦虑也有积极意义,它是对不测的一种预警和防御。由此透视关于健康的焦虑,会发现心理学之外的许多信息。万般情感,世道人心,也能从中看出一二,进而引人深思。

【被采访者言论不代表本刊主持人观点】

癌,你懂吗

潘女士 37岁 职业经理人

【诉说】母亲今年62岁,“文革”时的知青,19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她算得上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留城在工厂当了干部,连续9年的先进工作者。1998年工厂转制,她买断工龄,随即帮我舅打理快餐生意。十几年下来,成款成豪谈不上,但至少为家为我赚了个有房有车、丰衣足食。

她的身体一直非常好,可以为工作忙到几天不回家;可以背着瘫痪的奶奶,一口气登上7楼。可以为世间任何一件与她有关的事情焦虑,唯独健康不用。她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自称“铁娘子”,或者是“特殊材料构成的人”。

我在30出头体检查出患上乳腺癌。因发现早,还不足一厘米,术后化疗完,只要遵医嘱做好康复治疗,一点也不影响生活和寿命,但最好不要怀孕生子。那时我刚结婚,说服老公和婆家接受,并维护好婚姻,才是最重要的。而那个已经被切掉的小肿瘤,医生都说“没事”,我就该放下了。

母亲却不这样想。女儿的癌症重击了她,不管医生怎么解释,我和老公怎么劝,她就是摇头、愁叹。“毕竟是癌呀,癌,你懂吗?”她会狠狠地冲女婿喊,还会在电话里跟亲家母说:“癌没长在你家人身上,你们当然理解不了。我是亲妈,我知道那种痛。”这些话让老公和婆家人不舒服,客观上,也让人家跟我家划起界线。婆家的努力方向是咨询名医,希望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我能怀孕生子。而母亲一听就跳起来,把“到底不是亲生,不顾死活”说上十来遍。

她患上严重的焦虑症,四处收集抗癌信息,真的假的全信,天天在百度留言跟帖,为我制定了严格的饮食、作息时间表。几点吃豆腐,几点喝海带水,几点做护胸,几点服药……全息跟踪,耳提面命,视我为高危,好像明天就能死的人。3年后,癌不但没复发,我的身体还越来越好,便动了怀孕念头。老公和婆家很高兴,带我去医院咨询。母亲知道后,在电话里跟婆婆说:“我决不同意。你们就想着传宗接代,根本不考虑我女儿的死活。就你们那个三代农民的胚子,又不是爱新觉罗那样的贵族,有什么可传的?”

我怀孕确实对健康不利,有风险,母亲担心很正常。但严重的焦虑情绪,让她有理也不会好好讲,出口必伤人,把亲家说成不关心儿媳死活的冷血人。我稍表不满,她就大发雷霆,声泪俱下,说我不识好赖,认贼作父,没完没了地吵。她还背着我跟女婿谈判,说你看着办吧,实在想要孩子就离婚。我宁愿女儿单身活到100岁,也不愿为了维持这个破婚姻,而让癌症复发丢命。

在她强势的、长期的介入干涉下,2013年,在婚姻的第四个年头,我离婚了。现在我已37岁,癌细胞已被彻底清除,红光满面、精力充沛,可母亲却焦虑依旧。掐着“不能怀孕”这个死理,我不可能谈恋爱、结婚。她则阵阵有词地说:“找个单身有孩子的,完全可以呀。”可残酷的现实是,这样的男人条件稍好点的,对我的患癌历史都很忌惮。条件差一点的,巴不得把我当成软饭吃,我不可能接受,所以至今仍是单身。

最近,母親又提出一论调——通过购买精子、人工受精并代孕的方法,获得一个血亲的孩子。“没男人可以,没孩子等老了,你病复发了,我和你爸又都死了,你咋办?所以,用这个方法生养个孩子,为将来做打算吧。”

看看,她又为我的将来焦虑了,观念还挺超前。唉,随她去折腾、寻觅吧。在中国,用这种方法谈何容易,岂是一个“钱”字能解决的呀。

这一仗,打了25年

高先生 54岁 小微企业主

【诉说】我和妻子是1988年结的婚,两年后,儿子出生,11个月时被医院确诊为遗传性甲型血友病。这种病源于母亲携带的隐性血友病基因,传男不传女,能让人体的凝血功能丧失,随着时间推进,关节、肌肉会因缺血而坏死、萎缩,失去行动能力;任何一次微小的出血,都会导致身体的大出血,甚至死亡。

从拿到确诊报告那天起,我和妻子便开始了漫长且没尽头的健康焦虑。妻子比我更厉害,她寝食不安、慌张不止,疯狂查阅资料,越查越绝望:血友病不仅终生无法治愈,由于凝血功能丧失,得这种病的人平均寿命在10至25岁之间,我们的儿子经医生评估,结论是“不能活过10岁”。

一天半夜,妻子从噩梦中惊醒,第一件事是摸躺在身边的儿子,感觉手上沾满了湿糊糊的东西。她大叫一声打开灯,我也一咕噜爬起来,我俩被躺在血泊中的儿子吓傻,缓过神连忙去了医院。原来,儿子在酣睡中抠鼻子造成破损,血流不止。医生说稍晚来一点,孩子就没命了。妻子一屁股瘫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号啕大哭。此后,她再也不敢大意,买了两个闹钟,每隔一小时醒一次,摸摸儿子的气息,见呼吸尚稳,才能再睡。

晚上觉不好,白天就更别提了。妻子可谓“科学与迷信齐飞,泥汤与灰烬俱下”,不敢让儿子亲试偏方,她就拿自己开刀。为了验证偏方消肿化瘀的效果,她咬着牙把腿在栏杆上撞青肿。可这些东西不但没作用,还让她天天拉肚子,整个人很快就瘦成一张皮。

她近于强迫症的举动,让我又担心又害怕。家已成为与疾病斗争的战场,夫妻俩从爱人变成了战友。每当儿子发病,我俩配合的相当默契。谁拿纱布,谁包扎止血,谁背孩子下楼去医院,谁在病床陪护,谁付款送饭……高效的流水化运行。儿子的生命在一次次险境中被拉回,可我和妻子的交流却越来越少,生活中,除了治病救命,几乎没有别的话题。

1994年,进口凝血因子用于中国临床,让我和妻子看到了希望。儿子每月要用6瓶,近3000元,远远超出了经济承受能力。多挣钱,成为生活的新命题。我责无旁贷,妻子更拼,放弃了轻松的行政工作,调到客房服务部,只为每月能多拿80元的津贴。

转眼儿子6岁了,该上学了,紧张焦虑的气氛全天候笼罩。妻子四处求人,总算把儿子送到离单位最近的学校,只要电话一来,她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叫上我冲刺般地往学校跑,然后,再次踏上营救的征途。从BP机到手机,再到智能手机,我俩能跟时代合上拍的,似乎只有通讯了。因为,它能连接儿子不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也能连接儿子的救治通道。就这样,儿子从小学一路念到中学,学习上没让我们操一点心。没有特别的辅导,也没上过补习班,成绩一直都优异,已经超越了医生“活不过10岁”的预言。

几千个日日夜夜就这么过下来,我俩承受的艰辛困苦,一言难尽。在希望与绝望的循环中,我变得越来越麻木。妻子把自己变成一个上了发条的齿轮,在单位、学校、医院间奔波,时间精确到分。至于夫妻俩的生活,我只能说这个家已无夫妻,只剩两个拼杀不止的战友。

现在,大学毕业的儿子,已经找到满意的工作。我和妻子用25年的奋战,挽救了他的性命,也换来他的成长、壮大。作为人父人母,这种付出是不可能言悔的,我和妻子也被环境戴上许多道德高帽。只是,看着妻子苍老如妪的样子,看着周围人风生水起的生活,再看着一事无成的自己,新的焦虑出现了,不是因为健康,而是因为不可能再来的人生。

越老咋越怕死了

崔先生 31岁 菜行老板

【诉说】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珍惜时间,多做正事。他们所说的“正事”,就是有用的事,像学习、做家务、锻炼,等等。我没能在正事上成才,却迷恋上《黄帝内经》之类的古医书。高考落榜,又不愿复读做正事,跟父母大吵一架后,我来到省城一家环保公司做工,在那里,认识一位开诊所的中医师。下工后,常跟他交流中医典籍,还从他那学到许多用食物治病的小偏方。一来二去摸索出食物搭配让营养价值最大化的方法,美其名曰中医菜品,先在菜市场摆摊推出,赚到钱后辞职,选中一处居民区,开了间中医菜行。

言归正传吧。开张后我慢慢发现,来这里的顾客,几乎都是有健康焦虑的大爷大妈。头疼啦,耳鸣啦,胸闷啦,身体出现一点不适,他们便聚到我这,七嘴八舌地向我咨询。一次,我通过手诊断定一位大妈患有轻度缺铁性贫血,话音未落,她像被扎了一刀,“妈呀,坏了坏了,怪不得,我老是晕,头沉得不得了。冷不丁站起来,都找不到方向,嗡嗡的。”那腔调、那表情、那动作,摊上大事似的。

我给她开了赤豆糯米红枣粥的方子,她兴奋地买了许多蔬菜和杂粮,按方制作,奉若神明。一天她苦着脸跟我说:“昨晚粥里忘放紅豆了,瞧我这记性,想着想着就忘,吃时才发现。一个月都按你的方子来,没差一斤一两,昨晚的错不影响疗效吧?”我笑着说:“那是粥不是药,多点少点无所谓,您老太认真了。”她瞪大眼睛看着我,“真的?没关系啊?喝一个月了,感觉挺好。看我的脸,是不是红润不少?昨晚发现出错,今天就觉浑身没劲了。”

多典型的健康焦虑呀,还挺严重的。我用尽脑中储存的词汇,总算把她紧锁的眉头给劝开。大妈67岁了,丈夫2014年因癌去世。从发现到离开,仅10个月的时间。大妈身心都受到重创,死活要做癌症体检。肿瘤标志物检测时,有一项稍高出正常范围,便做了昂贵的PET-CT,在肝部发现一个小占位病变,手术活检是良性。

这番折腾耗掉大半年时间,把一儿一女拖累够呛。2016年春节过后,一家人渐渐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大妈过起独居日子。她女儿曾跟我说,妈妈每天傍晚必给她打电话,问完晚上吃什么,就开始唠叨自己的身体,一会儿说从微文上获得的知识对照自己,发现哪哪又不对头了;一会儿又说梦见外孙女得了白血病。因为网上有个说法,这种病偏爱长得漂亮的儿童。外孙女长得好看,像个洋娃娃,她就将其划入白血病的高危人群,整天忧心忡忡。

跟女儿唠叨完,晚9点又会给儿子打电话,不是眼干睁不开,就是胃里堵的疼,要求儿子抽时间陪她去医院。“我妈也是个经过风雨的人,没想到越老心理越脆弱,越老越怕死。”女儿讲这话时声音非常大,柜台里的人都能听到。

从漫漫人生路来看,得病,得大病,甚至死亡,一般是40岁之后才开始触及的事。所以,健康焦虑也应该在40岁之后才渐渐出现。像大妈这样的奔7老人,又经历了老伴病逝的大悲痛,产生这种焦虑是很正常的。我不但经常劝慰她,还经常跟她女儿讲这种道理。当然,需要我劝慰、服务的老人不止大妈一人,这也是他们愿意光顾我这里的根本原因吧。工

猜你喜欢
大妈妻子儿子
大妈
打儿子
我胖吗
怀才不遇
心肠不错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