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行政化背景下体育协会的发展路径的研究
——基于对宜昌市网球协会调研

2017-03-10 06:1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行政化宜昌市网球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去行政化背景下体育协会的发展路径的研究
——基于对宜昌市网球协会调研

□孟少然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攻坚时期。在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本文选择宜昌市网球协会这个个案作为研究主题,从体育协会去行政化的背景出发,结合实际调研,来研究去行政化以后体育协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相应困境,体育协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改革的路径。为宜昌市网球协会在今后的创新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去行政化 改革路径 创新研究

1、前言

201,年国务院出台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在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构脱钩。该项工作计划于2015年6月底之前完成,负责部门体育总局、中央编办、发改委、民政部等。同时2015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也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发〔2015〕150号,全国体育社团协会至此正式走上了去行政化的道路。

体育协会去行政化改革后,将一改过去协会事宜主要由体育主管部门拍板决定,现在社会人士将更有话语权,将吸纳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拓宽思路,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推动体育社团更好地发展。去行政化是未来体育协会的方向。

从国家层面的顶层政策设计制定,到地方体育协会的实施改革,现在以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在去行政化的大背景和体育协会脱钩行政单位改革的浪潮下,体育协会现阶段生存发展境况到底如何?其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是否在去行政化后实现真正的有效供给?体育协会经营管理中又遇到了哪些困境?去行政化背景下体育协会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本文选取宜昌市网球协会作为一个个案,来剖析去行政化背景下体育协会日常运作中的遇到的困境,来探究未来体育协会改革发展的路径。

2、宜昌市网球协会发展现状

宜昌市网球协会在宜昌市体育局,宜昌市体育总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网球爱好者的支持下,以推进《全民健身条例》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宜昌市网球协会章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和开展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市网协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本着以人为本,从广大网球爱好者实际需求出发,力求保持优良传统和创新改革相结合,逐步成为一个促进健康、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营造网球运动文化氛围的服务机构。协会一直遵循从协会自身建设,赛事品牌打造,青少年、裁判员培训三个大的方面去推进宜昌市网球活动的发展。

2015年12月,民政部下发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明确提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不设行政级别,不得由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公务员兼任。《办法》圈定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各级行政机关或参公单位主办、主管、联系以及与其挂靠的行业协会商会;二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团法人,且会员为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组织。

宜昌市网球协会作为在民政局登记注册办理的体育社团组织,在此背景下,2016年3月协会进行了一次规模性换届选举,所以以前在宜昌市网球协会中担任各类职务的现职或者退休行政官员和体育系统的领导都退出了网球协会组织,新选举的协会领导机构都是由社会各级各战线的网球爱好者所组建。同时,通过此次选举换届,宜昌市网球协会也正式的从宜昌市体育局脱钩,明确了作为一个社会体育团体的自主事务性管理工作和公共服务的权责和界限。宜昌市网球协会正式踏上了去行政化后发展的道路。

3、去行政化后宜昌市网球协会发展路径存在的问题

3.1、协会自治能力太弱,行政依赖过强

在2016年协会相应政府号召,社团去行政化进行换届选举后,宜昌市网球协会与宜昌市体育局成功脱钩,在这实施将近一年以来,也出现过很多问题,比如在涉及到协会青少年网球培训和裁判级别培训这一系列业务时候,以往都是宜昌市网球协会通过宜昌市体育局正式发文,或者进行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从事相关业务。但由于现阶段宜昌市协会正式与宜昌市体育局脱钩,去行政化后,在从事相关这方面业务开展的过程中,总会出现重重阻力,导致先阶段在青少年培训和裁判业务相关培训的推进迟迟不能跟上以前的脚步,在通过对宜昌市网球协会会长屈小蓉女士的专访过程中,我们也深刻的剖析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她认为,第一,是协会自治能力太弱,无法满足现阶段协会发展的需求。第二,是在去行政化过程当行政部门与协会权责划分不清,导致现阶段在协会相应发展过程中,相关的一些业务的开展不知以哪个部门去牵头,那个部门去负责协调沟通。

3.2、协会管理人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

协会在去行政化以后,原本很多体育系统如体育局的很多专职人员脱离了协会,新进协会的一批人员多半为热爱网球运动的爱好者。这一批人员多半对网球只是停留在运动健身,对网球运动爱好的层面,相对于以前协会管理机构为体育系统部分工作人员来说,在协会组织建设,体制管理和竞赛组织策划中间,新选举的一批协会会员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缺乏。相较之前协会组织管理效益和水平来看,现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协会管理人才年龄分布呈中老年化趋势,协会现有管理人员7个,其中,个年龄达到50岁以上,这说明宜昌市网球协会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老化。而在国外体育协会,由于兼职和志愿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各个年龄段的都有,职员的年龄结构流动性较强,分布比较合理,也更有利于体育协会的发展。

专业化程度不够再加上协会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协会在创新机制发展,扩展协会服务内容的层面上就有着很大的阻碍。

3.3、资金来源途径单一,缺乏经营实体

目前,制约宜昌市网球协会协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经费短缺。作为一个在民政局登记在册的社会群团组织,由于存在一定的公益性,现阶段,协会主要的收入来源依赖于向各级会员收缴的会费和少部分企业赞助的赞助费用。而作为一个社会型的体育协会,无论在去行政化之前还是在去行政化之后,都不能像其他竞技类单项体育协会一样,获得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而向企业、社会和会员募集资金的方式,资金来源数额相当有限且非常不稳定,一旦失去赞助和捐赠,协会仅靠会员的会费开展活动将相当困难。协会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半停业的状态,从而导致体育协会无法履行其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4、未来宜昌市网球协会改革路径选择

4.1、协会主体层面

(1)加强协会自治能力,推行法人治理的改革模式。

从2016年正式换届之后,宜昌市网球协会正式进入了法人治理的体育协会模式,未来,协会必须要坚持法人治理模式,通过制度的建立,对协会管理人员要实行定期召集商讨协会发展事宜,从赛事组织策划、赛事招商运营、青少年培训、裁判培训这些协会具体负责的业务针对特定项目去谋划发展。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促进协会良性发展。在协会去行政化以后,协会所有会员来自社会不同层面,我们要发挥这些优势,向市场要效益,对于那些在赛事组织策划、赛事招商等为协会做出贡献的协会会员或者团体,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对其奖励,对于协会日常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协会在日常运转中间一直保持良好的态势发挥主观性,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在去行政化以后,协会一定要从思想观念上摒弃以前“等、靠、要”的思想,协会会员团结在协会领导下,以协会未来发展的层面上,依靠协会自身和社会的力量,去实现真正的协会自治。

(2)转变思想观念,推进协会实体化管理。

宜昌市网球协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职能有赛事组织策划、赛事招商运营和青少年培训这些经营业务的开展。在去行政化以后,其实为协会在未来的经营管理中在这一大块业务的开展扫清了很多障碍,因为在以前,体育协会考虑到自己背后的官办背景,在经营业务上一直缩手缩脚,去行政化后,正好为协会理清了很多障碍,所以我们要转换观念,在经营业务上大展手脚,推进协会实体化管理,通过赛事组织策划招商、青少年培训业务的开展,实现协会财务自由,更好的推进协会良性发展,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2、政府主体层面

(1)加强对协会的业务指导,实现“脱钩不脱管”。

作为基层体育协会,在履行部分公共职能期间,其实在业务指导方面还是需要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指导,去行政化,只是要从协会机制制度上破解行政化带来的僵硬阻碍,然而在部门业务指导上,作为基层体育协会还是要在行政主管单位的领导下,利用其主体优势。如宜昌市网球协会在去行政化后,在裁判培训和青少年培养上,由于以前这一部门分职能的履行多半是通过宜昌市体育局作为主体发红头文件,协调专家,场地等工作的,但在去行政化后,宜昌市体育局把这一部门业务全部交付给了宜昌市网球协会,然而宜昌市网球协会在现阶段在利用协调这些资源上还有着很多的不足,导致现阶段关于青少年培训和裁判培训这一块处于一个停滞状态。

主管部门在业务指导,特别是文件派发、专业业务指导上要加强与协会的联系,在协会去行政化的改革进程上,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使体育协会真正能在体制自治的进程下更好的服务公共社会。

(2)落实资金扶持,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

政府应制定体育协会公共服务项目出资标准,建立体育规划专项资金,由财政拨款专款专用。每年初设立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标准细则,对于体育协会主办的符合相应规则的大众赛事、群体活动、运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进行资金扶持,根据受众群体的广度,赛事活动的影响力、群众参与的广泛程度和公益程度来进行评级,针对不同的级别给予不同的自主标准,从而真正的实现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行业协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获取相应资金支持,群众满意,实现全民健身的三方共赢局面。

5、结语

体育协会去行政化是为了厘清行政部门与体育协会之间的阻碍,打破原有体育协会和行政部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办不分的格局。激发市场活力,盘活体育协会的资源。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作为协会,首先要树立正确观念,加强推进去行政化改革的步伐,彻底实现体育协会自治的要求,摒弃“等、靠、要”思想,转变观念发挥其主体功能。作为政府,做到脱钩但不脱管,加强对体育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相应扶持,从转变政府职能方式入手,创新方式方法,要帮助体育协会真正实现去行政化后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协会发展,更加完善的履行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20).

[2]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通知,推进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J].中国社会组织,2015(17).

[3]任峰.我国市本级单项体育协会发展路径的选择——基于宁波市单项体育协会的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3).

G80

A

1006-8902-(2017)-03-ZQ

孟少然(1991-),男,汉,湖北宜昌,武汉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研究方向:体育管理方向。

猜你喜欢
行政化宜昌市网球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论道家“无为”思想对高校去行政化的启示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
去行政化 超前理念遭遇经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