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凌濛初的小说创作及宿命论调*
——以《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为中心

2017-03-10 06:33熊恺妮
关键词:李君异客华阴

熊恺妮

(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试论凌濛初的小说创作及宿命论调*
——以《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为中心

熊恺妮

(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讲述了古代士子考取功名的系列故事。考诸凌濛初生平经历和故事的创作时间,他将此作为《初刻拍案惊奇》的最后一篇,乃是在又一次经历了科考失利后,表达对前途失去信心、无比绝望之意。凌濛初的一腔愤懑与不平,都已包含其间。不仅如此,通过对比《初刻拍案惊奇》中其他主题的故事还可以发现,“功名命定”思想的由来渊源有自。深受佛家思想影响,凌濛初在金钱主题、婚姻主题、家庭主题的故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宿命思想。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宿命论;科举

凌濛初(1580—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凌濛初是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凌家在当地是官宦之家。曾祖凌震,曾任湖广黔阳宝山书院提督;祖父凌约言,官至南京刑部员外郎;父亲凌迪知,嘉靖丙辰进士,历工部郎中。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凌濛初从小就饱学多闻,立志进学,以举业为意。据《凌初成墓志铭》载,万历三十一年,“耿公曰:‘此予年家子也,先孟恭简公尝目为天下士,君未之识耶?’时公卿无不知有凌十九者。”[1]97凌濛初在幼年时就被理学家耿定向称为“天下士”,一时间无人不知,声名大噪。“十二游泮宫,十八补廪气”[1]97,十二岁中秀才,十八岁补廪膳生员,取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然而,其饱学的才识和屡考不中的现实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凌濛初的科举道路十分不顺。“试于浙,再中副车;改试南雍,又中副车;改试北雍,复中副车。”[1]97由此可知,凌濛初此时至少已有四次赴考未中。“改试北雍”,指的就是天启七年秋,凌濛初乡试不中的情形。接连四次科考失利后,凌濛初将精力转投到《初刻拍案惊奇》的创作。

天启七年(1627年),“秋,凌濛初北京乡试失利,回南京后开始编撰《初刻拍案惊奇》”[2]243。天启八年十月,“《初刻拍案惊奇》由苏州尚友堂刊行”[2]243。该书篇末第四十卷《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讲述了古代士子考取功名的系列故事。北京乡试失利与《初刻拍案惊奇》第四十卷的创作,背后究竟是否有所联系?或者说,凌濛初在创作《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时是否另有深意?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初刻拍案惊奇》是凌濛初自行创作后交付书商刻印出版的。相较《二刻拍案惊奇》,该书迎合市场需求的成分较少,书中呈现出的创作者个人主观色彩更为浓烈。凌濛初屡考不中的忧郁和愤懑之情,也在《初刻拍案惊奇》中一览无余。正如他在《二刻拍案惊奇》序言中所讲,“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舒胸中磊块。非曰行之可远,姑以游戏为快意耳”[3]3。借“演成”之说“聊舒胸中磊块”,最能描述凌濛初考试失利后的心理状态和创作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又以《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最为突出。

《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是《初刻拍案惊奇》中的第四十卷,讲述的是科考士子或中或不中的系列故事。《初刻拍案惊奇》中的故事多以市民生活为主题,而《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是以古代士子的科考故事为主题。凌濛初将这篇故事置于小说集最末篇,不仅是为了“聊舒胸中磊块”[3]3、发泄心中愤懑,也隐含对自己科考的道路进行反思、总结之意。仔细考察《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的故事结构,我们发现如下问题:

首先,《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的入话极为独特。拟话本小说的入话继承了宋元讲话“头回”的结构模式。与宋元话本中的“头回”一样,入话是拟话本小说正文前面引入正文的小故事,并且与正文的思想主题一致。凌濛初对《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的入话做了精心处理,与《初刻拍案惊奇》中其他主题故事的入话在数量上有相当大的差别。一般来说,拟话本故事正文前铺垫的入话不超过2个、篇幅不超过正文内容的1/3;《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的入话则多达7个,共约3 714字,而正文故事的篇幅为5 310字,两者几乎相当。7个科考故事的密集编排,能让我们清晰窥见凌濛初由于多次科考不中所导致的激荡心态。

其次,从7个入话的故事情节来看,前5个讲述的是“有个该中了”[4]398:科考士子在考试中得到鬼神或他人帮助,轻易高中的故事;第6个讲的是“不该中”[4]401:科考士子提前梦见试题反而未能得中的故事;第7个讲的是科考士子“不该中强中了”[4]401,最后又因鬼神报怨“前程削夺”[4]402的故事。这7个故事内容离奇,却始终围绕“该”与“不该”来强调科考成败的原因。对于文采非凡的凌濛初而言,将不中的理由归于“定数”[4]402、“文齐福不齐”[4]398;得中的则是凭借了“命中福分”[4]398,显然是极为无可奈何的事情。离奇的故事越多,似乎越能证明自己之所以不能高中,是由于命中“定数”,或者说“不该中”。

再次,《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的正文故事,也充斥着浓郁的宿命论调。

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李君根据白衣人赠送的三封信,“顿成富家”[4]404“得第授官”[4]406“处置家事”“含笑而卒”[4]407的命运。每一封信都预示着李君的人生际遇,为李君的命运走向埋下伏笔,流露出万事前定的观点。李君穷困潦倒,根据第一封信“可青龙寺门前坐”[4]402的指示,重获家财;多次参加科考不中、遭受旁人嘲讽后,根据第二封信“可西市靴辔行头坐”[4]405的指示,用一千贯钱买得第二年金榜题名;心痛时拆开第三封信,得到“可处置家事”[4]407的指示,李君也由此“将家事一面处置了当”,“含笑而卒”[4]407。李君一生的际遇皆已前定。在这种人生际遇前定的大前提下,功名前定的说法就更具说服力。

凌濛初在叙述李君故事时,显然将个人情绪置于其中。李君一波三折的人生故事,实际上正是凌濛初四处奔波却屡中“副车”的映照。故事创作之时,凌濛初已年近半百,据《乌程县志》记载,“崇祯甲戌以副贡授上海丞,署海防事”[5]584。凌濛初直至60岁时,才以副贡的资格买得上海县丞一职。这也正好映照着文中“还要遇巧,假手于人”[4]407的言谈。李君在临终前所讲,“我今思之:一生应举,真才却不能一第,直待时节到来,还要遇巧,假手于人,方得成名”[4]407,更是凌濛初苦苦思索之后得到的结论,并化作长叹“人生凡事有前期,尤是功名难强为。多少英雄埋没杀,只因莫与指途迷”[4]398。

可以看到,凌濛初的所有思索,都将科考不中的原因指向宿命论调[6]。这种论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凌濛初很早就接触佛家思想,并与佛教信徒冯梦祯颇有往来。两人曾就凌氏所编《东坡禅喜集》评阅作跋。凌濛初还刻印过不少佛家典籍,在《释迦如来成道记》后署名“佛弟子凌濛初书”,以佛家弟子自居[7]115。久困场屋的凌濛初抓住佛家宿命论这根稻草来解释自己科考失利的原因,是情有可原的。《初刻拍案惊奇》中包含不少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故事,渲染着浓厚的“鬼怪虚诞”色彩。在《初刻拍案惊奇》序言中,他特别强调:

事类多近人情日用,不甚及鬼怪虚诞。正以画犬马难,画鬼魅易,不欲为其易而不足征耳。亦有一二涉于神鬼幽冥,要是切近可信,与一味驾空说谎,必无是事者不同[4]1。

在凌濛初看来,自己创作的涉及“神鬼幽冥”故事,与其他“与一味驾空说谎,必无是事者”是有很大区别的。“是编主于劝戒,故每回之中,三致意焉。”[4]2他的主要创作目的在于劝戒。而这种劝戒,倒不如说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宿命论思想在小说集的整体结构编排上早有体现。《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和最后一卷《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都大篇幅谈论“事皆前定”[4]1的观点。第一卷开篇谈到,“试看往古来今,一部十七史中,多少英雄豪杰,该富的不得富,该贵的不得贵!能文的倚马千言,用不着时,几张纸盖不完酱瓿;能武的穿杨百步,用不着时,几竿箭煮不熟饭锅”。“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4]1最后一卷篇末则又指出,“数皆前定如此,不必多生妄想。那有才不遇时之人,也只索引命自安,不必郁郁不快了。人生自合有穷时,纵是仙家讵得私?富贵只缘乘巧凑,应知难改盖棺期”[4]407。通过首卷和末卷对“时”“运”“命”“数”“皆前定如此”的强调,将整部小说集笼罩在宿命既定思想的言论中。

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人生万事,前数已定”的论调,具体表现在富贵前定、婚姻前定和子女前定等故事中。

(一)“物有定主”

《初刻拍案惊奇》中一些故事表露出富贵前定的思想。第一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讲述了两个有关金钱的故事。入话讲述了金老汉辛苦一生,攒下八百两白银,准备将白银分给儿子时,白银却自行前往一王姓老汉家中,并称:“某等兄弟,天数派定,宜在君家听令。……今闻我翁目下将以我等分役诸郎君。我等与郎君辈原无前缘,故此先来告别,往某县某村王姓某者投托。”[4]2正文讲述文若虚出海经商巧遇机缘发财致富的故事,并指出“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4]13,具有浓烈的富贵本天定的意味。第三十五卷《诉穷汉暂掌别人钱 看财奴刁买冤家主》讲述周秀才家财为他人所盗,二十年后物归原主的故事,也强调了“贫与富一定不可移”“物有定主”[4]363的观点。

(二)“婚姻前定,难以强求”

《初刻拍案惊奇》中有些故事则表现了姻缘前定的思想。第五卷《赶神媒张德容遇虎 凑吉日裴越客乘龙》入话讲述卢生新婚时将新娘看成大怪物,错失姻缘的故事;正文则讲述裴越客与张德容因老虎相助得以吉日成婚的故事,并在篇末赞道“仙翁知微,判成定数;虎是神差,佳期不挫”[4]49。在凌濛初看来,前后两个故事、两种不同结局都是由于“婚姻事皆系前定”[4]43所致。第九卷《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清安寺夫妇笑啼缘》讲述宣徽院使之女速哥因母亲悔婚宁死不屈、死而复生得以与未婚夫结成眷属的故事。文末称,“若不是生前分定,几曾有死后重欢”[4]86,也表达出“人世婚姻前定,难以强求”[4]80的看法。

(三)“子息从来天数”

《初刻拍案惊奇》还有些故事表现了子女前定的思想。第三十八回《占家财狠婿妒侄 廷亲脉孝女藏儿》入话讲述李总管经算命指点后寻得亲生子的故事,并指出,“人有子无子,多是命里做定的”[4]381。正文讲述刘员外几经波折,终得老来子的故事,表达“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4]380的观点。

总之,凌濛初在创作过程中,对“人生万事”的叙述,夹杂了个人的遭际和情感因素。而《华阴道独逢异客 江陵郡三拆仙书》一篇,更是直指科举。凌濛初通过对文章篇目位置的安排、文本结构的编排和对“功名难强为”[4]109的强调,表达其科考失利后对宿命思想无可奈何的接受认同,最后只能演化成一声“万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4]1的叹息。

[1] 郑采龙.凌初成墓志铭[M]∥学林漫录(五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96-101.

[2] 赵红娟.拍案惊奇:凌濛初传[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M].王根林,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 凌濛初.拍案惊奇[M].冷时俊,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 叶德均.戏曲小说从考·凌濛初事迹系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熊恺妮.泰州学派与凌濛初[J].辽东学院学报,2013(3):35-38.

[7] 贾三强.明清小说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龚 勤)

On the Novel Writing & Fatalism of Ling Mengchu——Take the Story "Meeting a Stranger Alone on Huayin County,Opening the Three Magical Letters Presented by the Stranger in Jiangl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XIONGKaini

(Normal School,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

The 40thvolume of "Chu Ke Pai An Jing Qi", "Meeting a Stranger Alone in Huayin County,Opening the Three Magical Letters Presented by the Stranger in Jiangling County" narrates a series of stories about ancient candidates' tak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Ling Mengchu's lifetime and the time he wrote the story,we can conclude that Ling showed his lose of confidence in his future and the feeling of desperation after undergoing another failur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through this story,the last volume of his collected stories "Chu Ke Pai An Jing Qi".Ling's feeling of resentment and inequality is clearly expressed in the story.Other stories in "Chu Ke Pai An Jing Qi" also reflect Ling's thought of "Fame and success are determined by the God".Greatly influenced by Buddhist thought,Ling expressed fatalism in the stories on the themes of money,marriage and family,etc.in "Chu Ke Pai An Jing Qi".

Ling Mengchu;"Chu Ke Pai An Jing Qi";fatalism;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2016-06-25

湖北理工学院引进人才项目“宋明理学与宋濂散文思想创作及研究”,项目编号:2016xjr01R。

熊恺妮,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10.3969/j.ISSN.2095-4662.2017.02.012

I206.2

A

2095-4662(2017)02-0062-04

猜你喜欢
李君异客华阴
浅析华阴老腔在新时代的发展与传承
Pondering in Chinatown 唐人街头寻乡情
江渡
华阴老腔的音乐形态及传承与发展研究
职场异客:专于“一”而异于行
华阴党建引领助脱贫
基于网络语言文本分析的全域旅游发展提升策略研究
《皇清诰授荣禄大夫李君墓志铭》笺释
答 案 (小小说)
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