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漂流景区成为全国首个旅游扶贫示范基地

2017-03-10 11:15
辽宁经贸信息 2017年7期
关键词:山庄调研景区

红河漂流景区成为全国首个旅游扶贫示范基地

7月13日,53岁的肖勇一会工夫就摘了两大筐黄瓜、芸豆、西红柿。“这些菜是绿色食品,游客们可喜欢了。”说着,肖勇把摘好的蔬菜搬上小货车。

而后,肖勇把这些蔬菜和漂流用具拉到红河漂流景区旅游商品集中售卖处,把物品摆上柜台,开始招揽游客。

“柜台是景区免费提供的,平时一天能赚四五百元,休息日一天挣1000元。”肖勇说,从2013年开始,他在景区内售卖蔬菜和漂流用具,7月到9月,能赚3万多元。

肖勇是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陡岭沟村村民,孩子上大学,一年种地3000多元的收入无法保证全家的日常生活。

2013年,红河漂流公司出资50余万元修建经营场地,所有的经营区无偿提供给周边乡镇的贫困农民经营旅游商品。肖勇在景区有个小摊位,从此,肖勇家的日子开始红火起来。

在陡岭沟村靠吃“旅游饭”致富的不止肖勇一家。这个仅有45户人家的小山村,在2005年以前还被“贫困”压得喘不过气来。如今,每到漂流季,村民在景区卖玉米、煎饼、黄瓜等土特产,13年间整个村子赚了1000多万元,从此他们告别了贫穷,奔向致富路。

景区发展让旅游扶贫走向前台,原来的农户变成了旅游经营户,农家院变成了农家乐、渔家乐。目前,景区周边种植业、养殖业、农家山庄、餐饮旅店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业态发展迅猛,周边相继新建了8家景区,在景区沿线新修建扩建农庄34个。

如今“红河漂流”品牌已经叫响关内外,红河漂流与吉林长白山一起被誉为东北“双星”景点。截至目前,红河漂流旅游直接收入达到3亿多元。

景区发展要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红河漂流公司将景区周边的小景点以及农家山庄、农民、农村种养殖业户“聚合”起来,成立旅游协会“抱团”发展,通过各种培训,使农民们逐渐成为合格的旅游从业者,实现就业、创业,摆脱贫困。目前,红河漂流景区直接安置就业6000人次,带动周边4个乡镇的5个村屯347户农民致富。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15年的1.1万元,个别农户超过10万元。

抚顺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说,红河漂流的“旅游扶贫聚合体”模式,给山区农民留出空间进入河道经营,给景区周边山庄提供配餐指标,给种养殖户出售农副产品提供渠道,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红河模式”得到社会高度肯定2016年,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专程到红河漂流景区调研认为,该景区实现了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是“精准扶贫”的典型。今年7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授予红河漂流景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调研基地荣誉称号。据悉,这是全国首个旅游扶贫示范调研基地。

猜你喜欢
山庄调研景区
桃花山庄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某景区留念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山庄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