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供水施工步骤及常见问题探讨分析

2017-03-10 18:49
环球市场 2017年3期
关键词:水塔构筑物小城镇

王 春

浙江绍兴柯桥供水公司

小城镇供水施工步骤及常见问题探讨分析

王 春

浙江绍兴柯桥供水公司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小城镇的给水工程作为其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小城镇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而言,我国小城镇给水建设存在大量问题,主要以水源短缺和建设模式无序为主。我国尚没有针对小城镇给水系统建设的相应规范和标准,也缺少不同类别小城镇给水系统建设方法的针对性研究,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针对小城镇给水而进行的区域给水建设技术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小城镇;供水系统;问题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迫切需要;加快小城镇发展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加快小城镇发展是实现我国城镇化目标的关键。

1 小城镇供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很不平衡,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力、物力条件的差异,乡镇供水事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经济发达的乡镇,已建有现代化的自来水厂;而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建设简易的供水设施;还有一些较贫困的乡镇,至今还没有供水设施。

1.2 缺水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水资源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如西北地区历来经历干旱缺水之苦。多数的小城镇不靠近大江大河,给水水源以就近河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然而内河的可取水量是有限的,不少地方因盲目超采地下水导致了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已限制继续开采地下水。因此小城镇现有水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水量要求。

1.3 缺乏整体性规划和设计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缺乏,导致给水布局的不合理。多数城镇的自来水取水口建在城镇附近的河流上,白于城镇范围的扩大,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小造纸厂、小农药厂、小化工厂等和新建生活小区分布在给水水源的上游,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小城镇给水规划往往起点低、水平低,缺乏长远考虑,没有指导作用。“拆了建,建了拆”,“挖了填,填了挖”,反复折腾,造成浪费。

2 供水系统的组成

给水系统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满足各用水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应该做到水量足、水质好、水压够。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给水系统常由下列工程设施组成,根据水源条件和水质的不同,可以相应简化。

①取水构筑物,用以从选定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

②水处理构筑物,是将取水构筑物的来水进行处理,以期符合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这些构筑物常集中布置在水厂范围内。

③泵站,用以将所需水量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可分抽取原水的一级泵站、输送清水的二级泵站和设于管网中的增压泵站等。

④输水管渠和管网,输水管渠是将原水送到水厂的管渠,管网则是将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的全部管道。

⑤调节构筑物,它包括各种类型的贮水构筑物,例如高地水池、水塔、清水池等,用以贮存和调节水量。高地水池和水塔兼有保证水压的作用。大城市通常不用水塔,中小城镇或企业为了贮备水量和保证水压制,常设置水塔。根据城市地形特点,水塔可设在管网起端、中间或末端,分别构成网前水塔、网中水塔和对置水塔的给水系统。

3 供水系统中问题的处理措施

3.1 加强区域给水措施

区域给水是给水事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形式,是当今解决给水问题的新趋势。区域性给水综合规划问题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问题。它是用系统优化的理论和方法,对较大的地区范围内的若干个给水系统从全局出发,进行统一的综合规划、管理和调度,能充分发挥水资源、能源、供水设施的作用,合理分配水资源,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降低综合供水成本,因而具有较高的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区域内的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管理,都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3.2 运用独立给水系统

1)小城镇给水水源选择。小城镇应贯彻节约用水的原则,水源应合理配置、高效利用。选择小城镇给水水源,应以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和小城镇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有关的区域、流域水资源规划为依据,并满足小城镇用水量和水质等方面的要求,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护的水源。应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供生活饮用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好水源的卫生防护。协调与农田灌溉、工业、养殖业等关系,合理利用水资源。

2)注意事项。为了改善小城镇分散式给水的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优先取用地下水;②采用水窖、水柜的地区,以屋面集水或水泥场院集水替代泥土路面集水;③采用大口井的地区,尽量建手动泵替代人力取水;④在不得不饮用高氟或高砷水的地区,大力推广户用或集中式的除氟或除砷设备。目前尚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系统的小城镇,可以以家庭或小区为单位进行分散式给水。例如,某些山区小城镇有丰富的山泉资源,泉水水质好、消毒后即可直接饮用,可根据居住点分布情况和山泉流量,设置多个引水点,利用重力分别引水至各片区;有水质良好的地下水源、电源没有保证、居住分散的小城镇,可考虑建造深井手动泵系统;干旱缺水的小城镇或者以季节性的溪河、山泉为水源的小城镇,可建设雨水收集给水系统等。

3)布置要求。给水系统建设的具体要求和系统布置的一般原则是:①必须合理处理城镇、工业与农业用水之间的关系,正确选用供水水源。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20a。通常采用长期规划分期实施的做法。③从技术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分析、比较系统方案,尽量以最低基建投资和最少年经营费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的要求。应符合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失水量和降低药耗的原则。

综上所述,在供水施工中,提倡有条件的小城镇采取区域给水模式,阐明了小城镇实施区域给水的可行性,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空间位置的小城镇提出相应的区域给水发展策略,对区域给水分类、适用条件、发展原则、技术要点、管网的建设、需水量预测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1] 谭倩. 我国小城镇给水系统模式研究[D]. 重庆大学,2005.

[2] 韦玮. 我国小城镇给水系统建设技术及给水污泥资源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6.

[3] 蒋绍阶,谢东方. 优选小城镇供水管材[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 01:105-108.

猜你喜欢
水塔构筑物小城镇
“植物水塔”大比拼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
废弃水塔化身纪念馆,向凡人英雄致敬
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分析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构筑物中的应用
强夯施工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分析和保护应用
共同护佑坚固丰沛的“中华水塔”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小城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