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分析及对策分析

2017-03-10 18:49苏小凯
环球市场 2017年3期
关键词:抗震结构设计安全性

苏小凯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分析及对策分析

苏小凯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在建筑领域,安全性是必须要保证的一点内容,为了使建筑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做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非常重要。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效果相对于以往而言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无论从对技术手段的应用还是从设计流程的优化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需要认识到的是,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被解决,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影响着建筑质量以及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保证其安全性很有必要。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成为了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在经济型、美观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相关建筑人员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建筑物的安全性设计是建筑安全的首要前提,只有做到了设计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居民用户的自身利益。

1 建筑结构安全性概述

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外加作用包括一般作用、偶然作用、影响结构材料性能的环境因素作用等。在进行建筑方案整体设计时需确保建筑及其构件在投入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在进行结构具体方案设计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一般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下,能够保证建筑满足正常使用的适用性要求;第二,必须保证建筑结构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从而确保其在一般作用以及正常范围内的偶然作用下能够抵抗外力影响,不致遭到严重破坏;第三,在自然灾害或者遭受其他重大人为因素破坏时,建筑结构整体不致发生更严重的损毁,即需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即从根源处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建筑企业以及有关人员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要将相应的设计技术与国家标准相结合,同时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方案更加合理,从而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保证,这对于我国整体建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2 工程中结构设计的安全性问题

安全意识不足。首先建筑企业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建筑安全性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保证建筑安全性的重要性,并针对建筑的安全性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标准,但很多建筑企业往往会忽视国家的规定;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不足。地震对于建筑安全性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进行抗震设计。当前,由于地震的发生造成的建筑坍塌的现象不在少数,这不仅会对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影响建筑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造成上述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不足;

工程牢固性不足。由于工程结构安全设计相关研究的不完善,有些工程项目中存在着结构设计牢固性不足的现象。媒体曾报道过在某艺人表演过程中舞台坍塌的事件,在事故调查中发现导致舞台坍塌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误将几何可变体系用于工程结构。类似的事故也常常发生在脚手架的搭建使用当中。不合理不可靠不牢固的结构形式一旦使用于工程结构就易造成安全事故。

3 完善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分析

3.1 加强前期勘察工作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无论是对于安全性的设计还是对于建筑物各方面的设计,都要在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更高程度的保证建筑质量的全面性。在进行建筑安全设计时要考虑到地质状况、气候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要对测量点的布置、钻探孔的深度、测量设备的精准度有一个详细的了解,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准确无误的进行。只有保证了每一项细节的全面性才能够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

3.2 完善规范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针对结构设计安全规范要求低于国际标准的问题,国家应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结构设计规范,从而为设计人员提供科学的设计标准。设计人员应在设计中严格遵守设计规范,重视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保证设计方案既美观实用又满足安全性要求。此外,我国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工程招标的公正透明从而确保企业选取优质、确保结构安全的设计方案。

3.3 优化设计方法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性低,牢固性不足将严重影响建筑物质量与正常安全使用。国家及企业应着力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研究与创新,鼓励设计师不断开拓创新,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各类结构设计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性、经济性。设计人员应在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强结构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关注建筑结构质量易出问题的环节,设计中明确注明重点位置、薄弱环节的具体加固措施,根据承载力抗震系数进行内力组合设计并注重材料的选取,从而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

3.4 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建筑企业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水平,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足够的建筑材料。除此之外,在对建筑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各项参数进行考察,以选择出质量较高的建筑材料,从而为建筑质量及安全性的保证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问题必须要得到建筑企业以及有关人员的重视,不能在前期出于对成本的考虑而在材料的质量以及数量方面进行削减,这对于建筑安全性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要从设计师、施工场所、材料设施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才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从而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抗震水平的提高,保证在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时能够确保用户的自身安全,保证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1] 何萌萌. 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5,04:18-19.

[2] 陈海霞. 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 江西建材,2015,06:39+43.

[3] 杨叶,岳文萍,窦鹏.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分析及对策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6,03:86+91.

猜你喜欢
抗震结构设计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古建抗震有绝招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BIM结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