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2017-03-10 13:19张公正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11期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裂缝

张公正

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张公正

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消费者对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外观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我国建筑大多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满足了现代建筑工程和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外形越来越具有设计感,建筑功能也越来越复杂,进而导致了工程施工的难度增加,而施工技术的缺乏和实际操作出现的失误导致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现象。裂缝的出现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增加。本文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分析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产生的裂缝原因进行总结处理并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能有效减少工程施工裂缝的产生,为日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提供方法依据。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产生;分析处理

1 引言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结构在工程施工是一种被普遍广泛使用的施工结构,相比较其他的建筑材料,其具有可塑性好的特点,能设计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结构构件,满足建筑的设计需求。同时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在面对地震和其他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抗震和整体性。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其化学结构十分稳定,基本不需要日常的刻意的维护和保养,就能保证正常的使用。但是其抗拉强度非常低,很容易产生裂缝,虽然大多裂缝对整体结构和实际安全问题并没用太大的影响,但裂缝出现会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也影响了整体的美观。所以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裂缝的出现,增加整体美观性,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2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裂缝种类

2.1 干湿型裂缝

裂缝的出现不仅和工程施工时操作有关系,也和后期的保养维护息息相关。干湿型裂缝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在工程后期对混凝土结构维护保养的忽视。这种裂缝是混凝土建筑中常见的裂缝,也是出现最多的裂缝类型。混凝土是由水、砂、水泥和其他的添加材料混合制成的,混凝土建筑又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其中不可避免了水分的加入。在建筑结构浇筑完成后,就要确保水分的缓慢的蒸发。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及时的养护。由于外部混凝土更多的接受了空气的流动和太阳热量,其水分蒸发的速度会远远大于内部的水分。当水分含量出现差异时,就会因此产生内外拉力的差异,从而形成干湿型的裂缝出现。这种裂纹往往成片的出现十分明显,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要避免这种裂缝的出现,就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进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程预期标准,增加工程建筑的安全性。

2.2 化学型裂缝

化学型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很凝土本身化学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的,而导致其结构不稳地的原因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时,建筑浇筑所用的混凝土往往是预制混凝土进行现场的浇筑,这就对混凝土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在进行混凝土的混合搅拌一旦出现配置比例的错误,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化学型裂缝的出现。而化学型裂缝不同干湿型裂缝,化学性裂缝出现的形式往往是纵向的裂缝,其出现是因为比例不合适的混凝土经过长时间的搅拌产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了碱性离子,这些碱性离子的出现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疏松,影响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

2.3 温度型裂缝

同干湿型裂缝一样温度型裂缝一样也是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经常容易出现的裂缝类型。温度裂缝产生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在大面积使用混凝土的地方,内部的空气流动差,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导致热量堆积,内部水分得不到好的蒸发。同时热量堆积会导致内外的温度差异巨大,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对混凝土产生拉力。当拉力的大小超过混凝土结构承受范围的时候就会导致混凝土鼓胀,使其出现温度型裂缝。温度型裂缝的出现往往很难捕捉,没有可以去追寻的规律。预防的措施多为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不让将会对建筑工程建筑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影响这个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3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技术分析

3.1 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的裂缝进行补救的修补方法,如温度型裂缝。其操作方式是对表面裂缝进行重新涂抹水泥浆,并涂刷油漆,沥青等防护涂料避免外部环境的二次腐蚀。在进行修复的同时为了避免由于结构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二次开裂,施工方往往会在裂缝的表面粘贴高柔韧性,高强度的玻璃丝布进行防护。

3.2 灌浆封堵法

灌浆封堵法往往应用于对混凝土结构有影响的大型裂缝,如干湿型裂缝,化学型裂缝和深陷型裂缝。其封堵方式是利用压力装置将封堵材料如胶结材料,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等化学材料,打入混凝土的裂缝中,材料替代裂缝中的空间使其恢复支撑作用,进而对工程建筑的稳定性进行修补。嵌缝法,是建筑工程修补裂缝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其采用的则是塑料或者防水性的刚性材料。

3.3 结构加固法

裂缝产生导致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在裂缝出现时就应当考虑对其结构的加固,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其做法就是加大混凝土结构的坚韧程度和横截面积。对可能出现裂缝的地方实行预加固,如添加钢板进行支撑加固。也可以喷射混凝土加固剂进行预防裂缝出现。

4 结束语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也是普遍出现在建筑工程行业中的问题。裂缝的危害也是不确定的,轻则影响外形美观程度,重则影响建筑整体的稳定性。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能力和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当针对行业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理解决。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提高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

[1] 尹烨.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4(19)

[2] 程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控制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4)

[3] 李献灿.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0(1)

[4] 蒋明镜,周雅萍,朱方园,肖俞,陈双林.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的离散元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3)

10.16767/j.cnki.10-1213/tu.2017.11.107

猜你喜欢
工民建工程施工裂缝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地球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