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1 06:41陕西省太白林业局薛联隆
绿色财会 2017年6期
关键词:林场财务人员财务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 薛联隆



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 薛联隆

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任务。财务管理作为国有林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场的生存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参谋作用。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处在关键时期,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索问题解决出路,以期对当前国有林场财务工作有所帮助。

国有林场 财务管理

一、当前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林场会计核算不真实,建账不规范,会计科目使用不当,没有内部稽核制度,会计账簿记录摘要不清,编制的记账凭证无原始单据或单据不全,经办人、复核、主管,签章不全;部分单位没有建立财产清查制度,长期不进行财产清查,已报废资产账面价值依旧存在,购进资产未及时入账,导致账实不符,数据失真;部分林场财会人员更换频繁,财务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没有从业资格证就上岗从业,单位领导随意指派报账员,有时由办公室人员轮流担任,造成财务人员思想浮动,不安心工作;大部分林场仍然采用手工做账,电算化率低,财务工作还处于繁忙的算账、记账之中,没有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有林场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但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还不健全,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国有林场财务人员岗位责任不清,有些林场只有会计和出纳岗位职责,没有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林场场长做为单位财务负责人除签字外,对其他财务知识一无所知,认为财务方面剩余工作都是财务人员事情,与己无关。有些单位内部控制缺失,资金审批全部实行场长“一支笔”,重大事项的决策没有形成会议制度,关键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缺失必要的监督机制;物资采购、林业项目实施缺少管理制度,资产价值确认缺乏明确的标准,有的林场甚至为了检查和年终考核需要,财务人员按照领导要求,人为调整账务,使会计资料缺乏真实性。有的单位没有财产交接制度,特别是在林场领导交接过程中,存在资产交接不清,下任不认前任账等问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3.财会人员短缺

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内部客观因素影响,国有林场财务管理队伍出现了人才危机。特别是国有森工企业下属的国有林场,自1998年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企业人员原则上只出不进,近二十年没有招聘新的员工,单位职工平均年龄近五十岁,以前在职财会人员中年龄大的已退休,工作表现突出的被提拔为单位领导,脱离了财会岗位;还有部分财务人员受外界环境影响,职能发挥受到制约,虽有从业资格证,但不愿意从事财务工作;有的受内部利益机制影响,为了职称评定容易,而转行去干林业技术岗位。另外由于从事财务工作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而取得从业资格证又必须参加全国考试,门槛比其他岗位高,所以目前坚持在财会岗位上的人员越来越少,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

4.资产管理不到位

国有林场是林业部门最基层的资产管理部门,大多还沿用以前的资产管理办法,对单位的资产采用最初的会计核算办法。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固定资产一直使用账面原值,长期不变,没有进行整体评估和清理,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已严重不符。大部分林场只针对林场生产、经营、管护业务进行核算,对林场所辖土地、林地、林木等缺乏核算标准和办法,致使林场这些最有效的资产置于资产报表之外,责任无法落实,缺乏监管机制,有些只反映在图上、纸上,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交接制度,导致林场国有资产管理混乱。

5.专项资金管理难度大

国有森工企业下属的国有林场承担着区域内国有林的管理任务,在本次国有林场改革中仍属企业性质,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对森林的管护,单位内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天保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依然是企业运转的基本经费,除四项保险按人核定标准外,人员工资和运转经费均按照管护面积下达。在实际工作中,林场除正常森林管护、生态建设外,还承担着产业发展、保护区建设、安全维稳、党建、扶贫等工作,还要负担职工遗属、工伤临劳人员费用,由于没有其他资金来源,企业内部所有开支都在天保财政资金列支,这样势必违反了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的规定,超出了天保资金的使用范围。

另外,国有林场是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林场对项目实施意义理解不透,形成了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两张皮,财务只管做账,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未能全程参与,不能做到事中、事后控制和监督;业务部门只注重工程质量和进度,不管预算,导致项目超预算情况时有发生。另外,许多项目由于配套资金无法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压缩成本,或者用专项资金配套项目支出现象,增加了项目的实施难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林场通常是一套人马从事多种工作,项目发生的管理费用支出很难明晰,在实际工作中,只能以概算作为依据进行控制,核算难度较大。

6.档案管理不规范

国有林场会计档案大多数都是自行保管,档案的保管、移交、销毁未形成统一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林场条件限制,财务档案没有固定的存放处,由财务人员自行放置,档案发生霉变、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财会人员在交接过程中,只交清自己经手的财务资料,对以前会计资料未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归档、移交。有的只注重会计账簿、凭证的保管,对涉及重大经济事项的合同、调查资料、文件批复未归档;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林场,只注重传统纸质档案保管,对电算化会计档案不重视,在财务软件升级后,对原有会计软件、资料未整理归档,导致财务数据丢失或无法恢复。

二、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成因

1.财务人员自身问题

国有林场财务人员良莠不齐,大多半路出家,未经过专业培训,对财务知识没有系统、全面的学习,对企业会计准则、基础规范一知半解,平时不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只应付眼前的工作;有的财务人员只是简单的记账和核算,没有发挥监督和管理职责;有的财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办理业务过程中按照领导要求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失去了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2.领导重视不够

单位的财务管理机构一般由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三个人构成,会计、出纳是具体从事林场财务工作的专职人员,林场场长大多是国有林场的财务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工作负全面责任,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主要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林场场长是林业专业出身,未经过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培训,对国家财经法规了解不够,只注重林场资源管护、产业发展等日常工作,忽视了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有些林场场长看不懂会计报表,认为财务工作只是记账、算账,不产生经营效益,只要账面有钱就是管好了单位财务工作;有的场长对财务人员的合理化建议不予理睬,认为这样做有失自己身份;有的场长对财务人员工作不支持,在财务人员任用上喜欢用“自己人”,用善于听自己话的人,对能够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的人,调离岗位不予任用,甚至打击报复;有的林场财务人员“身兼多职”,本职工作只能抽时间完成,影响了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3.是林场环境机制问题

国有林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许多财务人员因条件艰苦不愿久留。部分林场由于经费紧张,财务人员缺少必要的办公条件,出纳人员未配备保险柜,库存现金随意放置,管理混乱;有的林场财务部门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财务资料和其他部门资料在一个电脑里,保密性不强。部分单位由于对财务工作不重视,领导对国家财经法规不了解,单位内控制度缺失,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人员作为经济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受制于单位内外环境影响,经常处在法律和权利的尴尬地位,职能难以发挥,已成为高风险行业。有些单位纪检监察部门没有从防治腐败根本出发,在进行纪检培训教育时经常把财务人员作为独立的培训重点,在单位内部形成了行业歧视,致使许多人因此放弃从事财务工作。

三、加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对策

1.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建立一支廉洁高效的会计队伍

财务工作者是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承担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好坏。第一,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学习,把林场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培训列入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将会计法律法规、业务知识作为学习重点,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工作者工作技能,增强爱岗敬业,拒腐防变能力;第二,建立财务人才引进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单位定向培训等方式,解决林场内部财务人才短缺问题;第三,林场内部出台鼓励财务工作的激励政策,采取增加财务人员岗位津贴,对在岗人员继续教育进行补助或奖励,为财务工作者配备独立的办公设备设施,营造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第四,建立奖惩考核机制,把财务管理工作纳入林场年终目标考核工作之中,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形成良性机制。

2.完善制定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针对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修订现行林场财务制度。结合国有林场改革后林场变革及自身发展需要,制定新的《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办法》、《国有林场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资产管理办法》、《财务报销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管理。同时,理顺各种资金来源关系,将新会计准则与现行会计制度接轨,解决当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国有林场林木资产化计价方式方法,研究林地、土地入账问题,将林场全部资产纳入国有林场资产负债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林场会计电算化建设步伐,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3.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制定国有林场财务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完善国有林场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制定财务收支管理办法,明确费用标准和程序,规范资金收付使用;建立重大事项集体会议决定制度,积极推行财务公开;加强内部审计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创新林场财务管理机制

根据林场的特点,借鉴会计委派制的经验,在总局成立财务人员管理中心,全面管理林场财务人员。林场财务人员不再是基层单位的组成人员,而是作为局派出人员到基层单位工作,其人事关系、工资发放等归属总局统一管理,工作业务由总局和林场双重领导,使林场财务工作保持相对独立性,便于财务人员职能发挥。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林场财务计划由总局统一编制,分林场下达,单独考核,总局掌握和控制财务资源,增强资金调控能力,避免资金沉淀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刘英茂.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7(24).

2.葛勇.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开封大学学报,2008(22).

3.邓川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08(2).

4.秦绪芝.对做好森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9).

责任编辑: 关宏锐

F326.2

猜你喜欢
林场财务人员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林场住宅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