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刍议

2017-03-11 16:19王天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王天博

(吉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吉林长春 1301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首位的同时,伴随时代的发展,也应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打造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模式。

一、建立健全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新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要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为重点,建立健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与养成紧密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力求形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务实求是、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摆脱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育,要坚持“高站位、大格局、快动作、新思路、多形式、稳落实”的原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就业创业相结合,力求形成各环节联动,多点辐射、立体交叉,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争取培养出大批理想信念坚定、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搭建平台,全面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富有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自上而下的设立相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类工程和规划,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各个阶段、融入学生工作各个方面、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各个环节,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入手,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占领学生的思想主阵地,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就业创业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工作各个方面、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各个环节,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入手,打造产学研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1、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 通过共享大型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保障学生免费使用高精尖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实验。通过发挥科技示范区、专家大院、地方建设帮扶点等“校内专用型、校企联合型、示范园区型”校内外教研基地作用,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空间,促进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

2、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创业工作有机结合,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建立提高学生就业力的长效机制。积极构建设施完备、服务功能完善的具有相当占地面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设立创业模拟实训室、孵化项目办公室等。构建创业园“中心+园区+基地”的三级管理模式,不断强化入园项目管理,做到“入园有遴选、在园有管理、孵化有支撑、出园有推介”的大学生创业工作模式,形成“多渠道项目开发—创业项目遴选—入园孵化—成功创业”的一条龙孵化体系。让学生通过就业创业的过程,提升自身能力,潜移默化的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3、创建“红色”教育平台

积极挖掘本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青年学生精心打造党史教育平台,创建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教育成为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必修课。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丰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内涵,以实现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4、搭建校企联合平台

搭建校企联合平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吸引社会力量,结合知名企业,以特色学院、特色专业、特色学科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创建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将产学研直接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同时与地方政府对接,形成校地合作机制、学生挂职模式,让青年学生通过深入地方服务和基层挂职锻炼等模式,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价值,同时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

5、打造品牌自学组织

打造品牌自学组织,将理想信念在理论与实践中深化。高校思想教育新模式下,应以党建带动团建,区分学习层次,理论联系实践,积极扶植和指导大学生自学理论组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大学生走正人生路、走好人生路。

伴随着党的理论的不断创新,要打造大学生理论践行社,大学生学习实践团等学生自学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在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深入基层,建立科技服务站点,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社区服务、科技服务活动,帮助政府、居民解决生活难题,创造社会价值。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巩固专业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队伍,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1、打造业务精、作风硬、素质强的思政队伍

强化思政工作者队伍日常工作长效建设,打造服务型队伍。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坚持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打造学习型队伍,形成以热点播报、读书分享、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模式,提高学工人员理论素养,促进业务素质提升。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强化辅导员业务素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辅导员工作。创设学生工作精品项目,打造创新型队伍。

2、让每位教师都成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者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发挥教师,特别是名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在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过程中,在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项目推广、社会服务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砥砺学生品质。

3、做好思政队伍保障工作

成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系列职称评审,将党务人员纳入该职称评审系列。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有利政策,调整岗位数量及岗位结构比例,设立单独的思政职称评审系列。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及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完备的思政系列职称评审标准。力争上级部门政策支持,突破一人一岗、任职时间间断等情况,实现思政系列工作人员的“双线”晋升。

四、突显特色,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应探索符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工作实际的科学理念,创新且具有延续性的开展相应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

制定并实施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在学生中实行综合素质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结合时代特色,每年推出一个贯穿全年的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引领大学生思想。

在新形势下,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需要提升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突出政治要求,着力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任务目标,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具体责任,真抓实干、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