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动画三问

2017-03-12 07:10剑,苏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世纪动画片动漫

盘 剑,苏 焕

引言:新世纪18年来世界动画的大格局依旧,依然是日、美二雄对峙,雄霸天下。美国以高投入大制作的“巨无霸”动画电影横扫世界动画电影市场,而日本则采用“蝗虫战略”,以数量巨多、类型齐备的“分龄”电视动画与之逐鹿。中国近邻韩国是黑马也是劲旅,动画与影视一样做得风生水起。而中国动画,虽然在总量上已赶超日美,但在质量上,很多作品痼疾添新疴,还只能羞对昔日的辉煌,发高山仰止之叹。由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联合推出的“新世纪世界动画发展趋向”专题选取世界动画的四个重镇中、日、美、韩,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新世纪以来的动画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和梳理。

盘剑,苏焕的《新世纪中国动画三问》批评了中国的“动画儿童观”,认为动画是对应于真人影视的虚拟艺术,而不是对应于成人影视的少儿艺术。这种观点虽然在理论界几乎已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历史惯性思维的影响,在创作中实现起来,却是山遥路远。所幸中国动画人近年痛定思痛,一些“成人向”和“全龄化”的作品已然凯歌唱响,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文章认为“动漫”的本质就是具有“漫画特征的动画”,动画创作要“以表面的‘乐’引发深层的‘思’或‘痛’”,实乃动画发展的真知灼见。

本人和刘双燕的《新世纪以来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及美学特征》对日本新世纪以来的影院版动画与进口片的分庭抗礼及其人设的写实主义、技术方面二维与三维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中国要学习日本动画的现实精神,故事内容要反映现实生活、思考社会问题,应具有浓重的人文主义情怀和批判意识。

李刚的《新世纪以来美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认同策略及其文化图式建构回溯》认为,新世纪以来好莱坞试图将自己转变为文化的“全球本土坞”,重视与海外合作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重视海外观众的文化口味的多元化。但在美国动画内部,其精神精髓和国家根基的坚守其实从未动摇过。

孙玉成、伍婷、金美珍(韩国)的《新世纪韩国动画——国家策略引领与产业崛起》分析了新世纪以来韩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不断引导、援助韩国动画产业崛起所做的一系列努力。这对中国国家层面上制定、实施一系列动漫政策有着特别的借鉴意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和研究在世界有着重大影响的他国动画,目的还是着眼于我们民族动画之中兴。经过近20年的坎坷摸索,中国动画在政策引导、创作理念采用、观众定位、市场营销诸方面既取得了许多成绩,也走了很多弯路。随着中国电影的中兴和繁荣,中国动画在飞奔而至的新世纪第三个十年,应该也必须有个质的飞跃,在继承民族传统推陈出新和师法日美韩的过程中,一定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新动画的民族化振兴之路。

(杨晓林)

新世纪中国动画三问

盘 剑,苏 焕

中国动画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50至80年代期间曾经有过“中国学派”的辉煌。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动画“中国学派”辉煌不再,动画作品虽多但得到观众认可的极少,尽管政府大力扶持而动画产业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受众定位的失误,又有动画特征的缺失,还有创作与接受的错位。因此,有了如下三问三答:一、当我们谈论动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定位和观念而言,动画是对应于真人影视的虚拟艺术,而不是对应于成人影视的少儿艺术。居于前者才能做成大产业、成就大艺术、具有大前途。二、新世纪动画艺术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就特征而言,新世纪动画最重要的创作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漫画性,一个是数字化。中国动画理应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审美与娱乐结合,用漫画性和数字化改造提升和创新“中国学派”,打造真正属于新世纪的“新中国学派”。三、中国动画产业距离美、日还有多远?就距离而言,美国、日本动画艺术成熟、产业强大,而中国动画还远远没有做成应该成为的“支柱产业”。

中国动画;动画儿童观;虚拟艺术;漫画性;数字化

2004年以来在文化产业兴起背景下兴旺发达起来的中国动画呈现出非常矛盾的两种状态:一方面是声势浩大——政府扶持,政策推动,大量的动漫园区、动画基地建立, 动画企业数量、动画片年产量迅猛增长,动画产业规模“世界第一”, 各种动漫节展纷纷举办,一派轰轰烈烈的景象, 高校动画专业、动漫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创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全面铺开; 另一方面却是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寥寥无几,大多数动画公司市场步履维艰、靠政府补贴苟延残喘、不断倒闭,以致基地、企业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众多的动画专业学生毕业就失业或“转业”,使得新增的热门专业连年亮“红牌”,难以为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国动画怎么啦?它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毫无疑问,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门类,动画不可或缺;美、日动漫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说明动画不是不可以做好。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做好?根据笔者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动画的初步了解,个人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存在于以下进一步的追问之中:一、当我们谈论动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二、新世纪动画艺术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三、中国动画产业距离美、日还有多远?本文拟自问自答,阐述己见,并求教于方家。

一、当我们谈论动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这是套用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书名《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提出的问题,当然具体内容与该作家或这本书都毫无关系,而是讨论动画的定位与观念问题。

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在学术还是创作抑或投资会议上,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谈论动画时,往往谈论的是一种儿童艺术,有时甚至是儿童教育。实际上,在许多人(包括动画研究者、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意识和观念里,动画不过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当然,把动画与儿童艺术、儿童教育联系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儿童确实对动画情有独钟,几乎没有不喜欢动画的小孩——在我们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动画的影子。在中国,动画的“儿童性”被充分强调,还有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不用赘述“文以载道”的传统,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艺术也被赋予了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受到儿童欢迎的动画艺术自然承担着教育甚至教化儿童的神圣使命。由于具有明显的教育、教化色彩,这样的动画作品成年人往往是不屑看的,但会认为很重要,对其重要性当然也是从儿童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认识的。因此,改革开放后,我们忽然发现少年儿童迷上了日本、美国的动画片,便觉得问题非常严重。于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从政府和国家的层面“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1](P31-35)因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新世纪中国的“动画(动漫)热”正是由此升温的。由此也可见,不仅国产动画具有计划经济时代儿童教育、教化功能的传承,新世纪中国动画的复兴乃至后来发展成为文化产业重要门类的动漫产业的兴起都是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即儿童教育、教化密切相关的。这就是长期影响中国动画界,直到今天仍然作用不减的“动画儿童观”的表现和由来。

这种“动画儿童观”表面上政治正确、无可非议,实际上有很大的问题。首先它把整个动画艺术的受众低幼化,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动画的影响面,而且严重地阻碍着这门艺术的成长和成熟。因为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既然动画是做给小孩子看的,那么只要思想内容方面没有问题就可以了,艺术上是不需要太讲究的——虽然事实上即使是儿童艺术也需要精致,但目前国产动画片大量粗制滥造之作的诞生却都与以“低质”应对“低幼”的创作理念有关。其实即使制作精良,“动画儿童观”也有可能限制作品更深刻思想的表达、更高的艺术追求。最近上映的一部国产动画电影不仅制作精致——已与好莱坞优质动画电影不相上下,在国内动画界堪称无出其右者,而且题材、内容也涉及了一些社会重大问题;但由于其定位在儿童,不仅让一群儿童角色承担如此重大的社会事件表现显得勉强,而且其主题表达也只能舍深就浅、避新求旧,泛泛地表现片中几位小主人公的“勇敢”“成长”了事——对于小孩来说,除了“勇敢”“成长”还能表现什么呢?可惜了一个好题材、一手好技术!其次,受传统伦理观念和现实教育制度的影响,“动画儿童观”也使得我们的国产动画片大都缺乏平等的叙事,多是居高临下的教化、教训;与此相应,题材、内容也以道德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主。例如一部片名为《美术馆之夜》的动画,表现的竟然是一只大老鼠带着几只小老鼠每天夜里在美术馆里一幅一幅地欣赏世界名画,创作者的意图不过是通过大老鼠给小老鼠们的讲解,向作为动画观众的小朋友们介绍美术作品、传授美术知识。还曾看过一部号称改编自《三字经》的动画片,原以为是发挥想象将原著中“窦燕山,有异方。教五子,名俱扬”之类的内容通过故事形式演绎出来,却没想到通篇是一位老先生带着几个学生在上课、讲解《三字经》:每一集先让学生朗读两句原文,然后老师解释这两句的意思,最后布置学生背诵,标准的课堂程序!这也是动画片?但这就是当前我们的一些国产动画片!或许这两个例子有点极端化,但在“动画儿童观”的指导下,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的教育、教化功能被强化到了极致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动画的想象力、灵动感以及作为艺术审美、情感共鸣必须具备的平等表达、自由精神和深刻思想则难以见到,甚至连轻松的娱乐都没有了。第三,“动画儿童观”对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众所周知,迄今为止最困扰原创动画企业的问题是电视台购片价格太低,有时动画公司是0元“售”片,甚至倒贴钱送片——当然这种情况的存在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府对在国家级和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动画片按分钟数进行补贴。而直到现在,国产电视动画片的主要出口是少儿电视台(或各级电视台的少儿频道),以及几家完全“少儿化”的卡通频道。这样的“出口”,一方面充分说明了国产动画创作所居于的普遍的“儿童定位”,另一方面则注定了其作品售价的低廉,因为少儿频道一般是各级电视台中最“贫困”的机构——只能面向少年儿童,商业广告播出受到极大限制,而财政拨款又非常有限,所以别说对劣质片它不愿意高价购买,即使是优秀作品它也开不起高价。这就意味着如果国产动画的市场只在这里,那么要把这个产业做大、产值做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以“动画儿童观”创作的定位于少年儿童观看的作品,又难以进入电视台的其他频道。于是,承载着巨大期待的中国动画/动漫产业,就这样止步于创作定位之“小”。

毫无疑问,动画确实是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动画也可以拥有有儿童教育甚至教化的功能;但动画又绝不只是专属儿童的艺术门类,动画的功能更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化和教育。可以有少儿动画,甚至可以有专门的婴幼儿教育动画,但它们都只是动画的一个门类或一种特定类型而已,并不是动画的全部。如果将动画纳入影视领域(实际上动画已不仅仅局限于影视范畴)来考察,就定位而言,动画是对应于真人影视的虚拟艺术,而不是对应于成人影视的少儿艺术。如果将影视分成真人与虚拟的两大块的话,那么动画占据了整个影视艺术的“半壁江山”;而如果将动画看作是对应于成人影视的少儿艺术,那么它仅仅是影视艺术的一个小小的类型而已。显然后者只有一个小格局,而居于前者才能做成大产业、成就大艺术、具有大前途,正如日本、美国动画所为。

二、新世纪动画艺术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20世纪,中国动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叫“美术片”。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主要创作、出品机构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些动画片在制作上特别强调美术性。当然,“美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工艺美术六大门类。作为“活动的绘画与运动的摄影”,所有的动画片都在“美术”的范畴内,或都与“美术”相关,应该都可以叫“美术片”。但中国20世纪的“美术片”强调的则是特定的绘画形式和特殊的工艺种类,如水墨画、剪纸和折纸。正是对这些中国独有的绘画形式和工艺种类的借鉴与创造性运用,中国动画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获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原本具有世界性影响、声誉卓著的“中国学派”却忽然风光不再甚至一蹶不振了!此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国有体制难以适应商业大潮、人才流失+老化+培养乏力/乏术=创作后继无人,等等——但这些还都是外在的原因,在我们看来,真正拖住“中国学派”动画让它止步不前甚至走向衰落的应该是其自身内在的某些与这个时代动画艺术/产业发展和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不相适应的东西。

在“中国学派”的创作中,鸿篇巨制寥若晨星——很美、很好,但可惜太少,大量的是半个小时以下时长的短片——除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少数几部90分钟的大电影以外,其余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三个和尚》《渔童》《猴子捞月》等“中国学派”的代表性作品全都是十几二十分钟的短片,号称“中国学派”开山之作的《骄傲的将军》时长也仅为30分钟。因为以短片为主,所以过去的国产动画片很少作为“正片”放映,往往都是“正片”放映之前的“加映片”,跟当时的新闻纪录片(如著名的“新闻简报”祖国新貌)、科教片一起放。为什么“中国学派”的动画片会少长片多短片?个中原因就有可能与中国特色“美术片”的特性不无关系。譬如水墨作为中国国画,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写意与含蓄风格,强调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创造,于形象描写则重宏观、整体的把握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显然,这样的特点表现在动画创作上必然是长于抒情而弱于叙事,其朦胧的笔法更不利于角色细腻表情、细微动作以及复杂细节的表现。因此,水墨动画可以做很美、充满诗情的写意小品,却很难做情节生动、角色鲜活、场景震撼的剧情大片。剪纸片和折纸片也一样,其依托的工艺美术特质也决定了它们宜小不宜大、宜短不宜长:篇幅短小还会让人觉得新颖有趣,一旦片时增长了、故事复杂了、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丰富了、场景也既多且大了,剪纸、折纸毕竟手法有限,就根本无法满足其创作要求了,所以迄今也无人敢做创作剪纸或折纸动画长片的尝试。毫无疑问,当“中国学派”动画连长片创作都无法支撑的时候,它可能就只适合于“动画儿童观”指导下的相关创作了,而很难满足新世纪动画作为与“真人影视”(而不是“成人影视”)相对应的一门“虚拟艺术”(而不是“儿童艺术”)的创作需求,背离了动画艺术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衰落自然难免。

导致“中国学派”美术片创作走向衰落的另一个其自身的内在原因是它创作手法的传统,气质、风格的小众,娱乐性较差,商业运作很难。当然,仅仅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问题,甚至还是其重要的美学价值所在;但国产动画如果想要在这个时代继续生存并很好地发展下去——就既不能只做短片、只能做短片而不能做长片;更不能只做儿童短片、艺术短片,而不能做剧情商业大片。我们完全无意贬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学派”及其代表着过去一个时代中国动画辉煌成就的一系列美术片作品,更对创作这些作品、创造了中国动画一个辉煌时代的老艺术家们充满了崇敬之情,然而我们仍然坚持认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需求,因而各个时代的动画也应该有适应各自时代审美需求的不同的艺术特征。在我们看来,新世纪动画最重要的创作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漫画性;一个是数字化。

进入新世纪后,一个名词在社会上悄然出现,并迅速流行,且得到人们不假思索的认可:动漫。一般可能会认为“动漫”指的是动画和漫画。确实,如今的动漫产业包括动画、漫画,还有游戏。但我们认为,除了指动画和漫画两种艺术样式,“动漫”也隐含着对这两种艺术样式之间关系的确认,并由此揭示了动画的漫画特征——在这种意义上,“动漫”实际上指的就是动画,指的是与漫画关系非常密切的动画,或即具有漫画特征的动画。

其实,日本动画就是典型的“漫画动画”,因为日本不仅几乎所有的动画作品都改编自相应的漫画——其普遍采用的创作、生产模式就是先漫画、后动画,动、漫联动;而且,几乎所有的日本动画导演都同时又是漫画家,或者曾经画过漫画、插画;还有,动画电影在日本就被称为“漫画映画”,这几乎就是“动漫”的意思,充分显示了动画电影的漫画特征。

美国动画也同样如此。除了美国动画史上大多数动画导演也都做过漫画师、插画师以外,即使是3D动画片,其角色的造型、动作也都通过特定的夸张、变形表现着漫画的特征,具有漫画的功能。

漫画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觉得好玩、好笑,同时又有一定的思想、深意,既可针砭时弊、讽刺劣习,又可感悟人生、抒写无奈,以表面的“乐”引发深层的“思”或“痛”。所以具有漫画特征、漫画功能的动画总是以极大的娱乐带出深刻的思考,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获得大众的喜爱;而绝不是一本正经地说教——像以“动画儿童观”创作的作品,或曲高和寡地令人孤芳自赏——如同“中国学派”的艺术品位。当然,这也正是日本、美国动画广受欢迎的原因,因为漫画性不仅是美、日动画的特征,也是动画的本质特征,它更符合当下这个生活节奏快因而人们需要娱乐、提倡消费又拒绝平庸的现代大众文化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

如果说漫画性作为新世纪动画艺术的重要特征更多的是缘于其对所处时代社会心理满足的话,那么数字化则因为其提供了超强的叙事能力、使一切想象都能得以呈现而且无比生动、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虚拟艺术的创造和表达功能,从而成为新世纪动画的又一重要特征。我们知道,动画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艺术,不仅故事是虚构的,而且所有的场景、角色——剧中的一切人物、事物都是虚拟的,镜头前面并不存在真实的演员和客观的环境。这种虚构+虚拟的特质其实为动画艺术提供了超越真人影视的巨大的创造空间——不受任何肉体和物体的限制,理论上想表现什么就表现什么,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当然,如果仅仅依靠人工绘制,其表现能力实际上仍然受到人力的限制——所以在数字动画出现之前,动画艺术的虚拟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数字动画诞生以后,这种虚拟性才得以最大程度地运用,使动画艺术展现出它前所未有的巨大魅力。它不仅可以创造任何客观存在的和世界上根本没有的生物、事物,而且能够把它们做得像真的一样!正因为如此,所以数字化的动画创造如今已经开始被运用于真人影视的创作之中,创造全球票房纪录的美国电影《阿凡达》和曾经成为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一的国产电影《捉妖记》正是得力于这种数字化的动画创造。连真人影视都在运用数字动画元素,对于动画艺术来说,当然更应该充分强化其数字化特征,以此将动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发挥到极致。毫无疑问,这既是世界动画发展的趋势,也应该是新世纪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

当然,如上所述,指出“中国学派”美术片存在的问题,推崇漫画性和数字化,并不是要彻底否定中国动画的传统、反对民族动画艺术的传承,而是希望中国动画能够跟上时代,能够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审美与娱乐结合,用漫画性和数字化改造提升和创新“中国学派”,打造真正属于新世纪的“新中国学派”。

三、中国动画产业距离美、日还有多远?

中国动画在新世纪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产业化。虽然2004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发,将“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当作了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和“紧迫的现实任务”[1](P31-35),这似乎与产业无关;但两个月后——2004年4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作为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具体执行而出台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1](P36-39)则明确了动画的产业性质和特点,强调的就是产业建设了。《意见》指出“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必然要求”。一开始就强调了“产业”的概念,并明确提出:“影视动画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开发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度等特点。”认为“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是推进资产增值、催生高新技术、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2](P36-39)很自然地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21世纪开发潜力很大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结合了起来。当然,此后的动画产业逐渐被叫作“动漫产业”,却并不是将动画视为“具有漫画特征的活动映画”,像美、日动画那样,如同前文所述;而是将漫画、游戏引入,形成新型的“动漫游——ACG产业”。本来,在国际上,尤其是在日本和美国、韩国,“动漫游”或“ACG”是具有内在相通性、可以资源共享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跨界融合、互动共赢的“共同体”,甚至可以联合形成一种特定的亚文化——ACG文化。但在中国,迄今为止,动、漫、游不仅没有形成任何共同体,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动画产量高而产值低,大量的作品粗制滥造;漫画质量不错但产量不大、类型也不多,且没有很好地进行动画和游戏的跨界转换;游戏产量大、产值大、负面影响也大,其制作很少与国产动画、漫画相关联。所以目前的中国动漫产业还处于一种内部割裂的状态,其可以带动动、漫、游三方跨界联动的核心运转机制还没有形成,因而真正的“动漫产业”在中国实际上还没有出现。

仅就本文界定的中国动画产业来说,其在2004年以后迅速地由小变大,标志便是动画片年产量的年年飙升,由2004年的21800分钟猛增到2011年的261224分钟。据有关统计,日本动画片年产量约为120,000分钟; (P154)法国以300小时(18,000分钟)动画节目的年产量居欧洲首位,约等于整个欧洲动画产量的一半。[3](P27,P3)由此可见,中国动画年产量在2011年的时候竟达到了日本的两倍多,当然也远远超过了欧洲排名第一的法国和整个欧洲,同样也超过了美国,因为美国动画以动画电影为主,作为“剧场版”的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长,而作品的篇幅却不长,分钟数有限。与此相应,两三年之内,中国原创动画企业也由原来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片厂以及可能偶尔也拍动画片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寥寥数家增加到近6000家。*“据国家工商总局对27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6年10月,全国动漫企业达5473家。”参见赵实《在纪念中国动画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中国动画年鉴(2006)》,第12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如此多的原创生产企业和动画产品当然意味着产业规模的巨大,但规模大不等于产业强。在动画年产量为日本了两倍多的2011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为621.72亿元(这个数据显然没有把漫画、游戏的产值分出来,也没分出用国外动漫IP授权开发销售的衍生品收入,因为如果仅仅计算国产动画片的票房和电视台+视频网站的销售收入以及为数不多的国产动画衍生品进账,其总产值肯定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而日本动漫的年总产值却已达到了230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4421亿元)!同样,美国仅迪士尼一家企业2014年的总营业额就是490亿美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因此,中国动画虽然已是生产大国,却还远远不是产业强国——只有产值高,才意味着作品接受度高、受众面广、社会影响大,才能形成主流文化,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创造真正的动画强国。于是,从2012年开始,中国动画界通过反思,进入转型升级时期,迄今转型升级还没有完成。

毫无疑问,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从动画大国走向动画强国。那么如何变强呢?大家都能认识到的方法和途径是变“多”为“精”——提高作品/产品质量。但实际上,仅仅提高质量可能还不行,还必须调整创作观念、改变作品定位,要把动画当作“大艺术”,而不是“小儿科”,正如前文所述。记得20世纪90年代,当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作为美国大片进入中国院线狂揽票房时,曾引起中国动画界专业人士的一片惊呼:“动画片怎么也能这么卖座?”“怎么那么多成年人也对动画片如此感兴趣?!”这种吃惊、不理解的后面无疑正是中国动画人固有的“动画儿童观”在起作用。后来,《冰河世纪》《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来了,见得多了,也就不奇怪了,但奇怪的是明明看见美国动画、日本动画都是可以给成年人观看、鉴赏的,也明明知道这样的动画才更有人气、更有市场,而到了自己创作时,却又仍然强调“为儿童”“为孩子们”,好像自己多么关心儿童、爱护孩子一样!连模仿《功夫熊猫》创作的一大批“熊猫片”也都毫无例外地丢掉了成熟、深刻而有趣的思考,做得幼稚、愚蠢、可笑而不可乐。其实今天的孩子们普遍都比做“小儿科”动画的创作者聪明,他们仍然对日、美动画片情有独钟,而对当前大多数国产动画片的评价往往只有三个字:太傻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在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而发展中国民族动画的后面,是大多数中国少年儿童迷恋美、日动画的现实,但在为改变这种现实而努力了十多年后,这种现实似乎仍然没有改变——在这一个层面上,中国动画和日本、美国动画之间仍然保持着十多年前的距离,丝毫没有缩短。与此同时,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中国动画也还远远没有做成应该成为的“支柱产业”,这其中的原因又不仅仅是因为作品质量,还因为低幼的定位,如同前述;实际上,质量和定位之间也存在某些内在的联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发展动画产业之间同样如此。或许,当国产动画片质量提高了,不再幼稚——“小儿科”了,少年儿童们反而喜欢看了,成年人也可接受了——这时候,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动画产业当然也会随之而强大起来。

美国、日本动画艺术成熟、产业强大,而中国动画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就是中国动画产业与美、日动画产业之间的真正距离。

(责任编辑 彭慧媛)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2月发布)[A].中国动画年鉴(2006)[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Opinions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Strengthening and Advancing the Eth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of Juveniles (issued in Feb., 2004),AnnalsofChineseAnimation, Beijing:China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Press, 2006

[2]白晓煌.日本动漫[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Bai Xiaohuang,JapaneseAnimation, Beijing:China Tourism Publishing House, 2006.

[3]贝尔朗·杰南(Bernard Génin).动画(le Cinéma d’Animation)[A].电影手册(Cahiers du Cinéma),2005;动画年鉴[M].法国动画协会,法国动画职业工会,Dujarric出版社联合出版,2006.

Bernard Génin, Le Cinéma d’Animation,CahiersduCinéma(2005),AnnalsofAnimation, French Animation Association, French Animation Professional Union and Dujarric Publishing House, 2006.

ThreeQuestionsofChineseAnimationintheNewCentury

Pan Jian, Su Huan

Chinese animation was initi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1920s and it enjoyed a prosperity of “Chinese School”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80s. However,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School” decreased in the new century. Whil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animations,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em are acknowledged by the audience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al support is strong,the animation industry is barely satisfactory.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behind these issues: mis-targeting of audiences, miss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imation and the disconnection of creation and acceptance. 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questions and three answers. First, when we are talking about animation,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As far as the targeting and concept are concerned, animation is a virtual ar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lms and television of real people, rather than a children art corresponding to adult films and televisions. The former decides whether or not animation can be made into a grand industry and grand art with a grand prosperity. Second,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anim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should have?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two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creation of anim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should have: the first is carica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econd is digitization. Chinese animation should combine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ethnicity and the world, art and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 and entertainment, using caricature characteristic and digitization to transfer, upgrade and create new “Chinese School”, as well as making a “New Chinese School” that belongs to the new century. Third, how far is Chinese animation away from that in the US and Japan? In terms of distance, animations in the US and Japan are mature and strong while that in China has not yet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that it should have been.

Chinese animation, children’s view of animation, virtual art, caricature characteristic, digitization

2017-09-24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J954

A

1003-840X(2017)05-0047-08

盘剑,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主任;苏焕,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博士,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 杭州 310028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5.047

AbouttheauthorsPan Jian, Professor and PhD Supervisor at College of Humaniti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Director of Research Centre of Films, Televisions, Animation and Games at Zhejiang University, Vice-Chairman of China Film Critics Society, and Director of 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Animation and Games of China Film Critics Society; Su Huan, PhD,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at Research Centre of Films, Televisions, Animation and Games and Research Centre of Cultural Creativity at College of Humanities at Zhejiang University, Deputy Director and Secretary Genneral of 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Animation and Games of China Film Critics Society.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猜你喜欢
新世纪动画片动漫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2020《新世纪智能·新高考》全新改版了,快来订阅吧!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新高考》更名为《新世纪智能》
推荐一部动画片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