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919首飞想到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

2017-03-13 06:47
商用汽车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心内燃机重卡

特约撰稿柳献初文

从C919首飞想到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

特约撰稿柳献初文

The Significance of Fast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Heavy-duty Engine Industry

China’s first domestically produced large passenger, the C919,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ts maiden flight last month, which had proved to a certain degree that heavy-duty engine is kind of the “crown” of auto industry due to its combination of various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of the current auto industry. This article illustrated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of making domestic heavy-duty engine industry even stronger and bigger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ve innovation.

大鹏翱上九天,国人欢欣鼓舞。在中国大飞机研发的宏图中,C919上天还只是阶段性成果,国产长江1000A客机发动机正在研制中,1000A 成为大鹏的中国心时,才是中国跻身世界航空强国之日。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皇冠上的明珠”。有的国家造得出飞机、火箭、飞船,却造不出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航空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英美的三两家公司才造得出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正因为研制航空发动机集成了最尖端的工业技术,才集中体现了一国的综合国力。为了大国的崛起,为了进军国际大飞机市场,为了带动相关工业的研发能力,中国政府和航空业不惜代价,不畏艰难,毅然研发大飞机发动机。历史将证明,这一决心下对了,下准了。

汽车作为动力机械,发动机就是它的心脏,决定了车的基础性能,人们在决定购车意向时,首先会关注发动机。重卡发动机虽称不上现代工业的“皇冠上的明珠”,却因集合了汽车业的尖端技术,堪称汽车工业的“皇冠”。在国外的重卡型谱中,内燃机排量已达16 L,功率超过500 kW,转矩高达3 500 Nm。在有限的体量内,要产生如此强大的动力,并保障高度的可靠性,技术难度可想而知。我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孟少农,也是柴油机开发和6130柴油机改进的主持人,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是至今唯一获得最高科学学术称号的汽车业企业研发人员。研发大功率发动机的主持者李骏2013年当选工程院院士,成为迄今唯一获得最高工程学术称号的汽车业企业研发人员。他俩皆实至名归,李骏的当选尤其可佐证汽车工业的“皇冠”之誉并非虚言。

老牌重卡企业一般都先研发发动机,再开发整车,或者发动机与整车同步研发。由于我国重卡发动机一度主要依赖于引进技术,多个品牌整车共用同一品牌发动机,致使整车同质化。这在客观上麻痹了业界对重卡发动机地位的认识,延滞了重卡发动机的研发,造成重卡发动机技术滞后于整车的发展,成为中国重卡业由大转强有待攻克的难关。

作用和意义

以汽车的心脏做比喻,比喻的本体自然包括为电动汽车提供驱动力的电池和电机,在汽车正在经历能源革命的当下,当然要做强做优车用动力电池和动力电机。由于对继续发展车用内燃机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旨在论说做强做优重卡内燃机的作用和意义。为表述方便,以下用“重卡中国心”指称中国品牌的重卡内燃机,本文所谓“重卡内燃机”系指排量在10 L及以上的车用内燃机。

首先不能不说,现在断定内燃机汽车已成夕阳产业还为时过早。尽管电动轿车和电动轻型商用车近年来迅速发展,但在这两类汽车的8 000多万辆世界总销量中,仍属小众。电动重卡要投入商业运行,还有不少技术课题有待解决。大量使用电动汽车是不是能如人所愿,最终解除能源枯竭之虞和环境污染,还有待大量使用后的涌现来证实(小量使用的效果和大量使用的涌现有质的差异)。重卡内燃机不仅可使用柴油,还可使用天然气、石油气、工业副产燃料,以及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页岩油等矿物资源还在被认识和利用,人类花费一个多世纪为内燃机汽车建立起来的社会支持系统也不是短时就可以被取代的。所以,内燃机汽车还要伴随人类的机动交通走过很长一段时间,精炼的矿物燃料在“和而不同”的多元能源体系中,仍将担任相应的角色。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丝毫未放松内燃机的研发。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打造自己的汽车工业皇冠是一道绕不过的台阶。

其次,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可以产生强大的带动效应。通过自主研发先进的重卡中国心,可带动车辆控制、材料、制造工艺、传动系总成(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废气处理系统的研发,促其换代升级,还可以加深和提高对燃烧、气流、热效率、振动、可靠性、降噪、节能、催化处理等的原理研究,带动基础工业和工业基础理论的发展。

再次,研发重卡中国心可培养起从原理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产品开发的完整研发体制和创新文化。整车开发不易,还有许多整车开发的未知领域有待我们去认识,但相对而言,整车开发之难重在认识它的社会属性,开发重卡内燃机之难重在吃透并处理好它的物理属性。整车技术可看到或读到,知其然即可模仿,所以,整车技术更具可仿性;而内燃机技术更具内在性,即使用逆向工程模仿了零件的外形,经化验知道了材料的成分,却无法知道零件的公差、技术要求、加工和处理工艺及技术诀窍,甚至装配的技术诀窍也决定了机器的品质,很可能还无法得到特殊的材料,更不用说要获得设计的自由必须知其所以然了。所以,引领性的内燃机开发必先有研究,后有开发。通用汽车公司早在1918年就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从研究内燃机爆振起步,到1955年建成包括多学科研究在内的技术中心,从事相关的研究与开发(R&D)。有了坚实的研发做支撑,通用的技术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因为缺乏研发的传统和机制,世纪之交,在汽车部件从机械主导向微电子主导的转型中,中国汽车部件企业因既看不到转型的趋势,也无转型的能力而集体落伍。鉴于这样的教训,有能力的发动机企业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制。

研发不同于产品开发,投资大,周期长,更具探索性、创新性和风险性。尤其是研究,更具不确定性,是个不同于工程的领域,它不能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而要在历史的维度上去认识探索的意义和评价成果的价值。从开发升入研发,不仅需要创立一套新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更需要转变传统的价值观,去浮躁心理,营造求真、务实、宽容、民主、合作、勇于质疑的企业文化,培养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人们不大容易注意到转型背后的机制和文化的力量,实际上,这种软实力才是企业和产业处变不惊,长盛不衰的源泉。通过研发重卡中国心建立起来的研发体制,培养起来的创新企业文化,将带动整个产业体制和企业文化的提升。

此外,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还有助于培育工匠精神。造好车需要精雕细琢,造好机更要精益求精。由于车用内燃机集高温、高负荷于有限的空间里,主要部件处于高速运动中,精密偶件多,制造和装配精度高,工艺难度大,需要默会知识把握的技艺多,更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改进和积累。有时候,二流品与精品的差距就在工人的操作和技艺的积淀中。这些年来,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也由于轻视技能的思想作祟,整车厂在技能操作岗位上大量雇佣劳务派遣工(临时工),影响了工人学艺的动力,割断了技艺的传承,这种状况影响到了铸精品,出杰作,阻碍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是以量为纲的竞争特征。立足于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来认识技能的价值,着力培育工匠精神,对于提高中国品牌的世界地位有着深远的意义。

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认识了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接下来要解决该怎样做的问题。解决该怎样做的问题,首先要在宏观上确立使研发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做法。

就像竞技运动员和运动队在面对面的竞赛中,由于受到求胜心理和对手表现的刺激而爆发出超常的体能和技巧,创造出超常的成绩一样,只有在竞争的刺激和压力下,研发团队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更强烈,战胜困难的意志才更坚定,才会全力以赴,攻艰克难,务求成功,才会主动发掘自身的潜质,千方百计,精益求精。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有了比较,研发团队和个人对自身能力的长处和短板才有清楚的认识,取长才有方向,补短才有目标。有了这样众马奔腾,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再施以其他有效的激励措施,把团队和个人的能动性都调动出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重卡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业,应该顺应市场的规律来让研发资源发挥高效,上述那种生动的局面不是靠行政指令能够形成的。政府应该放手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的竞争,政府所要做的只是,营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做好服务,企业家比政府官员更精于成本与收益的计算,投入的收益,让企业家去做决断更有效。一个采用公共产品而没有自己品牌发动机的重卡企业终究缺少关键的技术主动权,形不成自己的技术特色,品牌的技术领先地位得不到同行的承认,深究起来,这也是欧洲重卡得势于美国重卡的一个原因。中国要有三五家跻身世界重卡强企的企业,就要有三五种各具特色的重卡中国心。理解了竞争的正面作用,就不难理解当年中国重汽与潍柴分手的正面意义,也会认同某些整车厂自主开发重卡发动机的战略转型意义。

然而,竞争不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无往不胜的神器,狭隘的竞争导致自我封闭,目光短浅,各自为战,浪费资源,既不利于整体的进步,也有损于个体的利益。中国是研发重卡内燃机的后来者,人才少,技术积淀薄,更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更需要集中力量,攻克一些共性的、基础性的技术难关。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既要靠竞争激发活力,也离不了合作攻坚,形象地说,既要竞争作动力,也需合作做支撑。真把竞争与合作(竞合)做好了,就真如郭孔辉先生所言,汽车开发即使有上万个难关,被13亿一除都是小事一桩。

竞争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合作大多心生疑虑,对技术交流更是疑虑重重。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既然是中国企业的共同目标和意志,为什么不能协力共进呢?为什么那么害怕竞争对手(其实也是竞合的伙伴)成长呢?正如当年斯隆担心福特式微后通用没有了强劲的对手而自我衰退,说服担任别克分部总裁的克莱斯勒另起炉灶,创立了克莱斯勒公司一样,棋无对手,武无匹敌,高手怎么长进?做强做优重卡中国心,最需要斯隆那样的心胸和眼光,那是成大业者的心智素质。

2016年,由国务院和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出资500亿元建立专事航空发动机研发和制造的特大型央企——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的科技人才中,网罗了6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6名“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及一批专家学者和杰出的技能人才。虽然政府和企业不可能为研发重卡中国心做出如此大的动作,但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建立一种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来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开发的做法却是可以借鉴的。中国汽车业素少合作与咨询的机制,在技术和管理上,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状况正在无形地制约着中国重卡的发展步伐。以产学研合作研发重卡中国心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契机,可创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SwRI)的研究与咨询机构,从而建立起稳定、长期的共性研究和咨询的机制。有了这样的机制(包括SAE那样的知识库和交流平台),中国汽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就多了一分保障,而使共性研究与咨询机制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创建一套适合这种机构运行的制度。

猜你喜欢
中国心内燃机重卡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最高效和超低排放
——内燃机4.0 Highest Efficiency and Ultra Low Emission–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0
《国外内燃机》2014年总索引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排量可变的内燃机
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