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麦19号机条播秸秆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14 14:00常书琴孙建荣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条播全量墒情

常书琴,孙建荣,华 荣

(1.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业局,江苏泰州225300;2.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宁麦19号机条播秸秆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

常书琴1,孙建荣2,华 荣2

(1.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业局,江苏泰州225300;2.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宁麦19号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所和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红皮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本文从宁麦19号特征特性与产量结构、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宁麦19号机条播技术及高产栽培技术4个方面进行总结。其中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包括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和覆盖等;宁麦19号机条播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宜播期和播种量,应用小麦条播机完成小麦条播及镇压,同时完成相应配套沟系的开挖;宁麦19号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地力变化,从肥料运筹(基肥增加用氮量)、化控防倒伏、不同生育时期病虫草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一系列技术可为宁麦19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宁麦19;秸秆全量还田;机条播;栽培技术

常书琴,孙建荣,华荣.宁麦19号机条播秸秆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J/OL].大麦与谷类科学,2017,34(4):59-60,62[2017-08-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769.S.20170815.1135.004.html.

宁麦19号是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所和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红皮小麦新品种,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1]。该品种属春性早熟、中筋小麦品种,具有分蘖性较强、抗梭条花叶病、耐迟播、成熟期早、大穗大粒和产量潜力大等特点,适合在江苏淮南及江淮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小麦机条播秸秆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从小麦特征特性与产量结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小麦机条播技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4个方面进行总结。

1 宁麦19号特征特性与产量结构

宁麦19号熟期早,与扬麦11相当或略早。幼苗直立,叶片宽长,叶色淡绿。前期发苗快,分蘖力和成穗数中等。株型较松散,耐肥抗倒性一般。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感白粉病,抗黄花叶病毒病。长方型穗,灌浆速度快,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硬质-硬质,千粒质量高[1]。一般有效穗26万~28万/667 m2,每穗实粒数40~42粒,千粒质量43~45 g,高产栽培产量450 kg/667 m2以上。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容重 825.5 g/L,粗蛋白含量13.1%,湿面筋含量28.3%,稳定时间4.7 min[2]。

2 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切碎、灭茬、旋耕、混合及覆盖,从而达到秸秆全量还田,效率高且质量好,符合后续的农艺需求;还田后的秸秆一般在当季都会腐烂,并且被当季生长的农作物所吸收,从而减少了化肥的施用,培肥了地力,符合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同时,该技术可避免因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3]。

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技术流程主要包括:水稻机收、切碎秸秆、大田匀铺、机械整地、灭茬还田、机械镇压等。其关键技术环节如下:

2.1 水稻机收,切碎秸秆

10月中下旬,水稻成熟收获时,在稻麦联合收割机上配置同步切碎秸秆匀抛装置。水稻留茬10~15 cm,割幅宽4.5 m,收割时同步开动切碎和匀抛秸秆装置,保证秸秆长度在5 cm以下,将水稻秸秆全量均匀抛撒于田间,撒幅2.2 m。

2.2 大田匀铺,机械整地

秸秆切碎匀抛后,据茬口和土壤墒情,应用适宜耕整方式。耕整前按要求施足基肥。如出现茬口时间比较紧、墒情又不好的情况,水稻收获前几天就应尽早排掉田间积水。水稻收获后及时深旋,然后用机械精细整地,做到地表平整,土壤细碎均匀,无明显大土块的存在[4]。如果收获后有一定的耕整时间,应适墒采用翻耕浅旋或深旋耕相结合的方式,精细整地,确保耕深在15 cm以上[1-2]。

2.3 秸秆灭茬还田

选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备秸秆还田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机械的组合。动力在63 kW以上的拖拉机,可以配备使用反转灭茬旋耕机和秸秆还田机。旋耕作业时要保证埋草的深度不低于15 cm,耕翻要平整,要求埋草率在95%以上,尽量减少水稻秸秆在地表土层的含量[5]。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铧犁耕翻覆草后再旋耕平整。

3 宁麦19号机条播技术

3.1 播种期及播种量

宁麦19属春性小麦品种,前期幼苗生长较快,适合在中晚熟水稻(或直播水稻)收获后播种。在泰州,扬州等苏中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量9~10 kg/667 m2,适宜基本苗控制在12万~14万,11月中旬后的迟播小麦,每迟播1d,增加用种0.25 kg,最大播种量不得超过15 kg/667 m2。同时播前晒种1~2 d,选用合适的药剂拌种,预防小麦种传病害,减轻或推迟纹枯病的发生。选择适墒播种,播种时尽量保证播种质量,避免露籽和深籽的情况存在[6]。

3.2 机条播技术

如水稻收获腾茬及时,土壤墒情适宜,适耕性好,可采用2BX、2BG-6A等类型条播机。2BX系列播种机,行数24行,行距15 cm,播深可达4~6 cm,生产率1.60~2.67 hm2/h,该机在播种的同时可施肥,一次作业完成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2BG-6A型稻麦条播机,行数6行,行距20 cm,播深可达2~5 cm,生产率0.23~0.40 hm2/h,该机用于旋耕灭茬播种时,一次可完成旋耕、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农田作业。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田块大小,对条播机进行微调,其中2BX系列播种机,行数实行24行改16行,每隔两行堵一行,行距为大行距30 cm、小行距15 cm;2BG-6A型稻麦条播机,行数实行6行改5行,行距25 cm。播种深度由土壤墒情决定,当墒情较好时,播种深度可以在2~3 cm,当墒情较旱时,调节播种深度为3~5 cm。同时机械操作时要保持匀速,确保播种量均匀一致,尽量减少重播或漏播,防止田中停机,形成堆籽[4]。

3.3 播后镇压

由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土质偏黏性,所以播种后要注意土壤墒情变化,保证小麦出苗顺利。由于秸秆还田不容易还到位,导致土壤易跑墒,所以在小麦播种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镇压,以促进小麦全苗、齐苗,提高小麦出苗率。

3.4 沟系配套

在前作收获前及时组织人力清理开挖外3沟,保证沟系配套,排水通畅,雨止田干。一般要求达到如下标准:排水沟深1.5 m以上,导渗沟深1.2 cm以上,隔水沟深1 m以上。播种时使用机械开挖内3沟,一般要求达到如下标准:每3~4 m开一条竖的排水沟,深20~30 cm。距田头两端2~3 m的地方,各开一条横的排水沟,深30~40 cm。整个田块长度如果超过100 m时,还应加挖一条腰沟,深大约30~40 cm,而且要保证内外沟系配套相通,确保雨水过多时,排水及时[4-5]。

4 宁麦19号高产栽培技术

4.1 肥料运筹

因为土壤中的秸秆在腐烂过程中需要吸收部分氮素,用于自身的分解,故秸秆还田的田块应通过增加氮肥的用量,来调节C/N比例,以减少因缺氮而造成的小麦幼苗黄化[7]。具体运筹为增加基苗肥中氮肥的用量,比例约为60%,以复合肥加尿素混施为宜。具体措施为小麦专用肥35~40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苗期根据苗情决定是否追肥;小麦生长至大约倒3叶时,施拔节肥,小麦专用配方肥10~15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生长至孕穗期时,施用孕穗肥,尿素3 kg/667 m2[3]。

4.2 防倒伏

小麦倒伏对后期产量的影响较大。针对宁麦19大穗大粒的特征,可在7叶期(拔节期)用矮苗壮50 g/667 m2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5 g/667 m2对水20 kg/667 m2进行叶面喷雾,降低后期倒伏的风险。在破口前后对有倒伏倾向的田块,用增产抗倒剂“劲丰谷德”100 mL/667 m2对水20 kg/667 m2叶面均匀喷雾,能缩短倒1、2节间长度,从而提高抗倒能力[8]。

4.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草害等发生情况,针对性适时开展防治,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种子处理、冬前化除、春季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抽穗结实期以防治白粉病和赤霉病为主。

4.3.1 种子预处理。播种前选晴天晾晒3 d左右,杀死寄生在种子表面的病菌及虫卵。然后用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拌种,可以有效地预防地下害虫的侵害及小麦生长后期黑穗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发生[6]。

4.3.2 冬前化学除草。冬前,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进行化学除草。对不同的杂草类型选用不同的除草剂,如以禾本科为主的麦田,可选用世玛乳油;而阔叶杂草较多的田块,可以使用使它隆乳油等,两者也可混合使用[7]。

4.3.3 春季病虫害防治。2月下旬气温上升时,用24%噻呋酰胺预防纹枯病的发生,对于发病重的地区,要增加用药次数,同时要注意防治麦蜘蛛。

4.3.4 抽穗及结实期病虫害防治。这个时期主要防治蚜虫的危害及白粉病、赤霉病的发生。蚜虫可以用稀释的氧化乐果等药剂杀死,白粉病发生较重时,可以用戊唑醇20 g/667 m2。小麦扬花期,用25%的多菌灵或30%多酮吡(用必灵)对水40~50 kg/667 m2,喷雾,施药期间如遇雨,应于雨停间隙期喷药。

5 适期收获

5月底至6月初小麦成熟后,要及时用收割机抢收。收割机需带有碎草装置。一般要求留麦桩在10 cm以下,收割时启动碎草匀抛装置,便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操作。由于小麦吸湿性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在7月份,选择高温天气,对麦种进行高温晾晒,含水量要降到12%以下,下午趁热入仓密封。采用民用磷化铝,可以有效防治老鼠、玉米象(油子)、锯谷盗等粮食害虫,麦种用药1片/200 kg,用布或报纸包好放入仓库内,密封7 d即可杀死害虫。

[1]姚国才,马鸿翔,张 鹏,等.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89-90.

[2]华 荣,朱海鹏,王 凤,等.早熟小麦宁麦19在苏中地区种植表现及迟播高产栽培技术 [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5 (1):39-40.

[3]王 艳,于松溪.稻草全量还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配套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7):74-75.

[4]冯素明,吴兰田,嵇友权.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4):54-55.

[5]董建国.苏北沿海地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6(12):190-193.

[6]项德荣,董 升.小麦淮麦30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1(4):55-56.

[7]陈俊才,陈船福,孙敬东,等.小麦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初探[J].耕作与栽培,2006(6):25-26.

[8]杨文飞,潘德众,朱云林,等.“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5): 1-3.

S359

B

1673-6486-20170353

2017-04-13

常书琴(1982—),女,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522858420@qq.com。

猜你喜欢
条播全量墒情
成都市温江区全力推进医保全量数据采集试点工作
水稻不同播种方式直播应用技术研究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两化一结合”有机旱作农业技术成果展示(三) 小麦宽幅条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机播高产栽培技术
神经网络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江孜沙棘种子温室条播种植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估的误区及其改进方法
水稻冠层光谱变化特征的土壤重金属全量反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