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再平衡

2017-03-15 18:01陈功
中国经济报告 2017年3期
关键词:结构性全球化世界

陈功

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形势,如果中国要提高对全球化再平衡的参与度,支持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难以行得通的

一如预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的讲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重点关注。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但许多问题也并非是全球化所导致的,“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要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

经济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一直就同时存在,而近几年来,反全球化似乎日益发展成为世界浪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深刻的世界性社会背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被少数人瓜分。一项关于全球财富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显示,包括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人在内,世界上最富有的8个人的财富,等同于人类财富总和的50%;而2015年这个数字为67人。其结果是,占发达国家多数的中产阶级所得相当有限,发展中国家更是因为文化、民族、发展次序、教育和知识等原因,处于被动的所获不多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在全球化问题上达成了空前一致,渐渐成为世界性的主流话语。这让反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未来应该怎么做?

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再平衡,且中国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非仅仅是简单的赞成和支持经济的全球化。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再平衡,是一篇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大文章,涉及到减小贫富差距、全球环境保护、贫困国家援助等诸多国际议题。事实上,在此次达沃斯论坛提出的一个全球发展系统模型中,就包含了城市化、中产阶级兴起和衰落、收入和财富差距加大、老龄化、社会极化、民族主义兴起、国际治理变化、气候变化、环境退化、财政危机、难民问题、失业问题、深层社会不稳定、网络依赖等众多社会、经济、环境及政治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超级复杂的系统之中,经济与金融问题所占的比重已经非常小,而要对全球发展进行调整,实际上就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再平衡。

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深入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但同时也显著加大了全球化的复杂性。在此背景下,中国显然无法也不能缺席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过程。如何参与呢?我们认为,中国与此接轨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当前复杂的全球形势,如果中国要提高对全球化再平衡的参与度,支持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难以行得通的。如果延续过去的发展模式,仅仅是简单的生产投入,只能是让更多的人指责中国,认为全球化仅仅有利于中国,这样的压力明显将导致中国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和靶子。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再平衡问题上,中国本来就是世界瞩目的焦点,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结合,不但有助于引领中国回到健康轨道,补平社会建设方面的窟窿和缺陷,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在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的抓手方面,我们建议,未来可以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向世界提供一个大而富有、公正而开放的中国市场;第二是结合“一带一路”,继续向世界各国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援助和投资。

经济全球化的再平衡是否有机会、是否能够实现,目前当然还难以预测。但最起码中国在这些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否则世界经济真的有可能回到封闭的黑暗时代。

(作者为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

猜你喜欢
结构性全球化世界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全球化陷阱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