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对《孙行者》中惠特曼阿新的伦理困境简析

2017-03-15 09:18李磊詹保荣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惠特曼伦理困境

李磊 詹保荣

【摘要】本文以汤亭亭的《孙行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主要从社会伦理层面对小说进行伦理解构从而揭露故事中导致惠特曼.阿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迷惘漂泊的伦理本质。

【关键词】《孙行者》 惠特曼·阿新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困境

一、文本简介

美国著名华裔作家汤亭亭的首部小说《孙行者—他的伪书》(1989)讲述了主人公惠特曼·阿新作为第五代华裔在美国60年代旧金山迷惘漂泊以及最终回归的故事。他的经历是作者对《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仿作,也是主人公对美国身份探寻的艰辛历程。自该小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地关注,相关的论著也大量涌现,在探究的广度以及深度上也值得肯定。近年来随着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国内的发展,以及其自身的理论框架的逐渐完善,笔者认为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该小说进行研究,一方面就批评方法运用上可以填充对小说进行批评研究的空白,也丰富对该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的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阐释文学的批评方法。因此,通过该理论我们可以分析小说中主人公所面临的复杂关系以及最终发生的变化,从而从本质上反映导致华裔奥德赛迷惘,漂泊以及最终得以回归美国社会的历程。

二、种族主义的枷锁以及文化盲从

在长期受种族主义毒害的美国社会,亚裔包括华裔在内的少数族裔一直受到美国白人的歧视,他们常常给予刻板的定位“东方人是‘荒诞,‘堕落,‘幼稚,‘不可教化。”在文本中,阿新曾参加过一项关于白人与华人的测评实验,当阿新填写关于华人的“勇敢”,“嬉笑”,“自然”和“易处”等评语时,却被判定为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而与之相反的“沉默寡言”,“害怕的”, “冷淡的”,“保守的”以及“难以捉摸的”等评语却认为是与华人形象相符合的。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其实对于阿新来说,他承担着对双重伦理身份的处理。自小出生在美国并接受美国主流教育的他无可否认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身体中来自中国的血统也是不容抹去的。由于来自周围对华裔的歧视,故事一开始的阿新并不认同自身的族裔身份,当阿新在公车上遇见华人女孩朱迪的时候,他同样对她持有偏见。阿新认为朱迪相貌平平,行为粗鲁,甚至谎称自己是日裔。可见阿新认同主流表征体系下被歪曲的华裔形象,从而拒绝承认自身的华裔身份。

三、主流表征体系下的平等失衡

在主导权争夺的方面,从表征政治的角度而言,“社会集团之间通过表征争夺意义的赋予权和阐释权,以期建构以本集团为主导的话语体系,这就是所谓的‘表征政治(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白人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对自身进行美化而对异族进行压制,歪曲甚至抹黑。而本来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处的和谐伦理关系也必然会因这些种种的因素而失衡。从社会伦理的角度而言,由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种族主义等观念而导致的种种伦理问题充斥在主人公阿新的周围是影响其游荡于白人社会与华裔族群之间的问题所在。在工作方面,阿新在百货商店里工作,他认识店内其他的成员,而包括路易斯在内的其他白人售货员却不清楚阿新的具体姓名,他们并不平等的对待阿新,因为“他连雇用都算不上,临时雇员而已”。而对他们的使唤,阿新却又不能置之不理。由于对现实的种种不满,阿新辞去了售货员的工作,他尝试过去失业办公室获得失业补偿金,结果却不尽人意。在此之后他转而寻求自己理想中的创作戏剧的工作,于是在人力资源就业办公室,阿新尽力的推荐自己,并表达自己想成为剧作家的职业请求,而墨西哥裔的工作顾问却认为华裔擅长数学却并不适合从事人文艺术类工作,因而他认为对于阿新来说商人或是工程师更适合他。与阿新处境相同的还有在事业办公室申请失业金的周婆婆以及南希,正如小说开始时南希说的那样,“女演员都将别人讲的话。我是个女演员。我只知道讲别人说过的话。”他们只能从事主流社会允许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而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没有稳定的工作所带来的問题无疑是巨大的。在小说所提供的伦理环境下,主流话语无疑可以替代其他族裔的意志,阿新也不例外的在工作方面逃离不了白人社会给他设定的售货员,洗衣工以及厨子等职业。 实际上阿新也曾尝试劝服工作顾问,让他相信自己可以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但这恰恰象征阿新试图打破主流政治表征的束缚,寻求平等的就业环境,然而这却与主流的表征体系相矛盾,陷于这样的伦理结当中的阿新并没有如愿以偿在白人工作顾问的同意下从事自已想要的工作。其实就事业这个表象而言,阿新所要完成的并不是简单地找寻工作的任务,而是如何为自己的族群寻找平等的话语权利问题。阿新寻找工作的失败也是决定阿新游荡漂泊的外在表现之一,而自身话语权的缺失以及阿新对其处理的茫然是其内在的伦理问题所在。

四、结论

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借用惠特曼·阿新游荡于二十世纪六十年的美国西部,隐喻主人公在处理社会关系以及自我身份的迷惘的精神状态。而导致主人公陷于伦理困境的社会本质无疑是美国种族主义观念和主流文化的影响导致惠特曼.阿新对自身伦理身份认识的混乱,以及在白人的政治霸权下公民基本权利的缺失。

参考文献:

[1]Edward W.Said,ORIENTALISM[M].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79.

猜你喜欢
惠特曼伦理困境
交友指南:如何与惠特曼成为好友?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
惠特曼遗失165年的小说重见天日
翻译职业道德准则的伦理困境
脑机接口技术:伦理问题与研究挑战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潜在举报人秩序遵循伦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