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探索

2017-03-15 10:10王强孔锦
职教论坛 2016年29期
关键词:构建高职院校

王强+孔锦

摘 要:随着书法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升温,中小学墨香校园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高职院校因其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往往忽略学生对传统书法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高职院校墨香校园的构建,面临着院校思想上认识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所限、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可以从统一思想、独立管理、课程改革、优化师资和整合资源等途径加以解决,从而有力保障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

作者简介:王强(1982-),男,江苏扬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书法创作及教育理论;孔锦(1961-),男,辽宁锦州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雕塑、职业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编号:2014SJD719),主持人:邓峰。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43-04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教风、学风的体现,是高职院校师生精神风貌的展现,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书法艺术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此,更主要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们文化底蕴的积淀与对人性情的陶冶。良好的书法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构建墨香校园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更是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内涵建设的需求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一、墨香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在全国各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之下,各地中小学纷纷涌入争创书法特色学校、书香校园、墨香校园的工作中。“墨香校园”这一名词一下子被人们所熟悉并逐步受到重视。各地中小学在开展墨香校园建设中,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并逐步形成以“墨香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普通高等院校多为办学历史较长的老牌学校,通常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拥有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往往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环境。不少文科类普通高等院校,墨香校园其实早已形成。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公共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比等作出了具体要求,加大了对艺术教育普及化的力度,这对高等院校墨香校园建设无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放眼全国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最新《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27所,全日制在校生1006.6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2547.7万人的39.5%。如此庞大的群体,却难以窥见以“墨香校园”为特色校园文化的高职院校,笔者作为从事高职一线书法教学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亲眼目睹学生们书写现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深刻地体会到在高职院校开展墨香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二、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的瓶颈分析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学生常以学习技术技能为主要目的,對素质教育往往容易忽略,在高职院校构建墨香校园阻力重重。

(一)思想上认识程度不高

目前专门研究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的资料甚少,仅有少量相关的论文散见于期刊杂志,但这些论文调研不够深入,论据不够充分,论点稍显空洞。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1],往往不太注重学生书写能力和书法美育的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实际水平普遍低下,提笔忘字、错别字连篇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书写能力现状令人堪忧。影响高职院校墨香校园建设的因素很多,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始终在思想上对高职院校开展墨香校园建设、开设书法课的必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开展墨香校园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或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练字”上。

(二)书法课程无法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8月26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不断加强书法教育的课程化和深入化,对中小学每周开设书法类课程作出了硬性要求。政策力度如此之大,对推动中小学墨香校园建设无疑起了巨大作用。而就目前现状而言,高职院校大多将书法课列为公共选修课,为数不多的专业将书法课程列入专业基础课。能够开设书法类课程的高职院校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有师范专业的院校,这类院校因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书法类课程成为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所以不得不开;第二种是有艺术类或文秘类相关专业的院校,书法课程绝大多数以专业选修的形式存在,但是否开设,还得取决于专业教学计划的课时安排,以及是否有教师愿意开设;第三种是普通综合类高职院校,这类院校是否开设书法课程,完全取决于是否有相关专业的教师,且几乎都归属于公共选修课程。

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与课程的设置往往考虑更多的是专业课程的配比、面向就业的需要。书法等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存在专业覆盖率低、课时比例不足、教学和考核方式单一等诸多遗憾。已开设书法选修课程的学校,据了解在20—32课时之间,授课方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室赏析类教学为主,最终的考核方式也以提交课程论文或简单的临习作品居多。故而虽有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书法课程,然而其出发点亦并非墨香校园建设的需要。

(三)教育资源匮乏

1.师资不足。高职院校书法教师配比向来问题诸多。近年来,随着大量的书法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其中有不少进入到高职院校。按理说,这些书法专业毕业的专门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学识素养,这无疑给高职院校的书法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将会成为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的有力推动者。但事与愿违,由于种种因素,在教学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书法教师都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存在着实际的不平等,造成书法教师情绪上的不满和教学上的懈怠,书法教师转授其它课程等现象时有发生。书法课程师资大致有这么几类:第一类是其它专业的教师只要字写得好看,有无相关的专业背景、专业知识是否过硬一概不问,直接走上讲台;第二类是书法专业的教师,不大愿意去教公共类的书法课程,总觉得这类通识类课程属于普及性课程,含金量不高,无法体现自身价值;第三种是公选课程开课的随意性较大,任教教师多为学院专业教师,全凭教师意愿,课程的延续性无法得到保障。

2.教学配套难以保证。某种程度上说,硬件设施的条件直接决定书法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笔者了解到,在开设书法选修课程的学校,教师绝大部分是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里完成教学的。选修课的上课人数大多在百人左右,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让学生都去铺上画毡,准备笔墨纸砚,簇拥着趴在长条桌上写毛笔字,那是绝对不现实的,于是软笔教学只能改成了硬笔教学,教师现场示范和作品展示也只能靠PPT和播放相关影像资料来代替。如今信息化教学不断受到热捧,但对于传统书法艺术教育而言,笔者认为仍离不开传统师傅带徒弟式的教与学。连基本的画室或工作室都无法保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只能作出调整,纸上谈兵,索然无味,正常教学必将无法开展。很多学生选课后,都觉得与自己期望值相差甚远,逃课现象屡有发生也是必然的,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书法课程的教材,并没有官方的统一规定,学校也很少对这类通识课程的教材选用做过多的干涉,一般是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定。因此高职院校的书法教材五花八门,有选用本科院校教材的,有选用一般社会化书法考级教材的,也有让学生在书店随便买本自己喜欢的字帖的,还有不使用教材,全凭教师讲授的等等。

三、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的路径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墨香校园的构建所遇到的瓶颈,应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一)统一思想,独立管理

高职院校应将墨香校园的构建纳入到院校的精神文明内涵建设纲领中,充分认识墨香校园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台相关文件制度,以院校领导为第一负责人,持续开展以墨香校园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让墨香校园建设在高职院校深入人心;成立校级公共艺术管理中心,对师资选配、开设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考核、学生评价等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有力保障书法活动有序开展。

(二)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点面结合

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加大书法类课程开设比例和考核要求。高职院校中开设书法课,与本科院校书法专业培养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几乎没有书法基础,即使是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和师范生也不例外。据笔者前期调研,开设书法课程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书法课时普遍在30课时左右。有限的课时,学生的书法兴趣刚刚被激起,课却已经结束了。对于普招生,书法类公选课属于“零门槛”,只要学生有兴趣都可以选修,课上主要讲授书法概要、简单技法、名家作品赏析等内容,可将书法课程设定为公共选修课中必选科目,此为“面”,意在墨香校园建设的普及教育。美术生、师范生等则可以高等级书法水平考级证书作为其获取技能证书的条件,倘若能在此之后,继续开设书法提升类小班化课程,设立一定的门槛,供有一定书法基础、兴趣浓厚的学生选修,当为有意义的尝试,此为“点”,意在墨香校园建设中普中拔优,凸显亮点。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学生而言,让无缘书法专业学习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亦能接受书法提升学习的机会,此外,对书法公选类课的学生来讲,也是一种促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对于教师而言,小班化提升教学,教师教学的专业性更强,有利于教师才能的施展,有利于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教学热情的提升。再者,对于学校而言,分类繁多的各类文艺比赛,如大学生艺术节、廉政文化作品大赛等等,一方面可以丰富高职院校墨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另一方面也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学校争得荣誉。

(三)政策扶持,优化师资

对于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而言,书法教师在整个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影响墨香校园建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书法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应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提升上,不断拓宽教师的专业眼界,加大对外交流,系统提升墨香校园构建的理念等等。其次,在书法教师数量上也应有所增加。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要求,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3]。按照10000人规模的高职院校来计算,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应在15-20人,其中一半应为专任公共艺术教师,很显然现状是专职教师明显不足。再者,各校在公共艺术教师的评优、晋级等方面也应出台相关的政策。由于专业和课程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不同,很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太多的成果,如专业建设成果、企业实践成果、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等,这无疑造成公共艺术教师教学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差异。书法教师无论作为墨香校园构建的主要推动者,还是作为一名公共艺术教师,都急切期待真正符合其评优、晋级的政策出台。

(四)因地制宜,资源整合

在高职院校墨香校园的构建过程中,必要的硬件设施必不可少,可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一般不大愿意出资专门建设。硬件设施的局限,使得高职院校书法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的现象比比皆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专门的书法工作室,配备相应的施设。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而言,采取整合教学资源的办法更为实际。如公选性质的书法课程,属于书法知识普及性教学,学生人数多,大多时候可以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小班化提升班级,学生人数虽不多,但涉及临习创作,需要大一些的画案,可以借用制图教室、画室等开展。集中性作品展示,则可以借助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长廊等场所进行。如此,既可以节约经费,又可以有效利用资源,保障书法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高职院校墨香校园构建的意义

墨香校园的构建,不仅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更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学风教风和社会责任感的真实写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第一,有利于学生学习传统书法艺术,提升人文素养。通过墨香校园项目的开展与实践,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既有益于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又能提升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第二,有助于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尝试摸索书法教学改革之路,可以使教师树立新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使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有利于高职院校文化正能量的传播。通过墨香校园项目的开展与实践,能够把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书法艺术资源,转化为师生共同开发的校园文化资源,进而形成“墨香遍校园”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吴俊,王小强.勤工助学对高职学生发展的影响——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2][4]王强.高职院校书法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0(17).

[3]邹为诚.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語界,2001(1).

责任编辑 韩云鹏

猜你喜欢
构建高职院校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