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的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15 10:14王莹华
职教论坛 2016年29期
关键词:体验式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摘 要:信息化时代导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学生受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显突出严重。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超过17.48%的学生在自我管理、情绪调节、人格发展、交友恋爱、实训实习和求职就业等方面出现困扰,严重的甚至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而休学。学校十多年来的体验式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心理测评;体验式;信息化

作者简介:王莹华(1967-),女,湖北浠水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育。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与学习能力指导研究”(编号:201417Y03),主持人:王莹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56-04

当今社会和市场需要高校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半壁江山,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现行高考体制来看,高职学生进校分数偏低,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湖北省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可略见一斑:湖北省2013-2015年高职(二批)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为200分、180分、180分[2],2016年地方高职院校、民办等录取分数线降低至150分,显而易见,高职的学生先天学习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也不容乐观。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2015年入学新生心理测评显示,超过17.48%学生有一定程度心理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充分运用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一、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通过创造情境,再现和还原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和教学观,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活动载体、自身感受、领悟知识、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情境设计有表演小品或短剧、游戏互动、脑力震荡等,学生参与性强、团队协作完成,较快获得新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内在的价值和生命活力[3]。信息化教学是教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和互动化。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将二者深度融合,虽然教师提前准备费时费力费心,但教学环节设计紧凑、信息量大、情境真實、视频影像冲击印象深刻,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放松自我、解开心结、释放压力、学习高效,将抽象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情境学习论。高职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其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且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使知识的生长、重组、转化和创新。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去情境化和抽象化的体验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运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学效果。近年来,体验式学习情境的丰富性、情绪体验性和知识建构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

2.全人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就是把学生的基本素质分解为诸多要素,即培养高职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整体协调发展。全人发展理论注重四个统一:注重学生的远大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国民素质相统一;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注重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高职教育工作者要以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看待高职学生,不能仅以理论考试分数衡量学生价值。

3.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各年龄段的各种形式、各种教育内容的教育的总和,既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教学特点是:时间上有连续性、空间是整体性、教育对象具广泛性、教育目标体现个别性、教育内容及形式灵活多样性。因此,高职心理健康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学习新技术和新观念,由传统的“教书匠”变成“学者型”的复合型人才,打造成为学生的一盏“心灯”。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一)测评情况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来参加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学生人数为16553人,其中,2013级有5223人参加测试,占总新生总人数的92.89%。2014级有5962人参加测试,占总新生人数的94.70%。2015级有5388人参加测试,占总新生总人数的95.20%。

(二)测评方法

每年11月中下旬的学生结束军训后进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到计算机实训室进入学校网站上的心理测试网页进行测试,由心理老师指导,时间为30分钟左右。测试所得数据用开拓者心理测评档案系统结合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分析

1.总体分析。根据总分,高一个标准差认为有心理问题,高两个标准差认为有较大心理问题,高三个标准差以上有严重心理问题。通过表1数据分析,连续三年学生严重心理问题比例高于全国常模比例,其中,2014年新生的严重心理问题比例最高,达到3.03%。高职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焦虑。

2.三个年级新生心理健康数据分析。2013级新生存在心理困扰比例为19.05%。表2为2013级新生SCL-90测试结果表,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前三位的是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抑郁情绪。新生可能存在心理困扰的人数是992人,占受测人数的19.05%。经过数据处理,一类关注对象有134人,容易发生心理“应激”事件;二类关注对象有374人,可能存在心理异常;三类关注对象有992人,可能存在心理困扰。

2014级学生心理困扰人数比例为19.65%。表3是2014级学生SCL-90测试结果数据,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前三位依次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敌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426人,占受测人数的7.14%。严重心理问题有181人,占受测人数3.03%。经数据处理,一类关注对象有83人,可能存在潜在的精神疾病有48人,二类关注对象有181人,三类关注对象有426人。

2015级学生心理困扰人数比例为17.48%。表4为2015级新生心理测试结果,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前三位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敌对和抑郁。存在较大心理问题的有406人,占受测人数7.54%,严重心理问题人数159人,占受测人数2.95%。这两项数据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经数据处理,一类关注对象人数为其中124人,二类关注对象人数406人,三类关注对象人数为942人。

三、心理健康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为优化心理品质、消除心理困惑、减轻心理障碍、整体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和及时干预心理危机突发事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体验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心理建康教育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校园网络全覆盖,信息化手段增强心理健康工作的高效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投入经费,校园网络全覆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快捷高效。

1.畅通网络预警机制渠道,增强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性。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危机预警机制,实行了应急值班和周末加强班制度;辅导员和心理教师建立学生QQ心理咨询群、心理教师QQ交流群、微信和微博等,畅通渠道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干预心理危机事件。学生工作处还建立班级心理信息员制度,定期进行网上交流与培训,发挥朋辈辅导作用。

2.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心理教师利用多功能教室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每章节内容和课堂教学都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辅助讲解,增强教育有效性。如,视频编辑软件编辑“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新闻报道”视频、“尼克·胡哲的励志视频”、“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并成功出生”视频等,直观性的视频冲击和震撼了学生,信息手段的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3.校园网络全覆盖,心理测试方便快捷。学生比较关注自身心理状况,但是传统的笔纸进行心理测试繁琐复杂,费时较多,学生往往会选择放弃。网络覆盖后,学生课余时间可在学校网站的信息化学习中心栏目“心理健康网络课程”中进入“在线心理测试”,通过气质类型测试、情商测试和焦虑自评测试了解自己,方便快捷[3]。

4.聊天软件咨询辅导,保护学生个人隐私。少数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具有较强自我保护意识,关系到隐私问题,如性心理障碍、性侵或者父母婚外情,难以表达,而网络聊天工具,微信微博、QQ等让学生避免尴尬,且咨询不受时空限制。另外,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通过人际交往交流QQ群、心理大讲堂QQ群和心理咨询师培训QQ群,极大方便学生培训学习和交流互动。

5.开展网上普查和手机APP,缓解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每年新生心理普查结果,心理教师要与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约谈。首先是辅导员对曾经有“自杀意念”且抑郁分高的学生重点访谈30分钟左右,之后在所在学院的心理老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A、B、C三类。A类学生为心理异常学生,例如,神经症、或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等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B类是存在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不良,不适应新环境等,其余为C类,症状暂时不明显或在心理课堂上就可以自行缓解。

手机APP客户端的安装使用方便学生网上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立APP平台名叫“心兜兜”,消除来访学生隐私得不到保护的疑虑,也拓展了学生咨询内容和咨询的深入度。另外,还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分析中外经典作品的人物性格内容,促进深睡眠的轻音乐、诗歌朗诵、励志故事和心理学专业知识介绍,可帮助学生利用碎片的时间学习所需知识。

6.建设省级信息化网络课程,网上答疑和学业反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2016年期间建设了集趣味性、自主性、互动性和发展性为一体的湖北省“百门信息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栏目有心理知识、心理新闻、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论坛、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和预防艾滋病的动画等,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上网选择性的学习。学校除开设必修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开设选修课《人际交往心理学》、《心理影片赏析》、《幸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极大拓展学生学习范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二)打造精彩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引入心理游戏,促进心理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课件教学,内容中穿插“心有千千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勇敢向前进、挖宝送宝”等心理游戏,挖掘学生潜能、促进自我感悟,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游戏中得到增强。

2.强化情境训练,提升心理素质。课前在网络课程或者QQ班級群发布任务,以小组竞技即兴表演情景剧、角色模拟、书面发言、陌生人寒暄和姿态礼仪训练等方式,加强互动,体验成长,提高心理素质。

3.制作微课视频,充实课堂教学。教师借助网络中的微课或制作较为实用的微课,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内容或者巩固复习,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画面、阅读文字、思考问题,引起共鸣,产生较强的心理律动。

4.开展团体辅导,消除心理困惑。设计户外团体辅导项目,学生小组为单位,有热身、承诺、活动、竞技、体验和分享等环节,培养宽容、理解和乐观等心理品质[4]。

(三)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隐性课程的渗透作用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重视活动载体,举办各类主题心理班会、趣味心理运动会和心理情景剧大赛等活动,体验式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如主题心理班会内容可选择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健康恋爱心理和性心理内容可观看安全校园恋爱视频、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视频,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异性、感知社会,打消对社会生活和异性的恐惧感,发展爱的能力;人际交往内容可自导自演或拍摄学生视频,充分表现性格缺陷的学生特殊行为表现,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生命教育内容要借鉴极端性案例进行讨论,可观看生命形成过程的视频、影片等,通过生动有趣又有深度的活动载体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师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计算机水平普遍偏低,教学方法单一,为推行体验式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人事和教务等职能部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如,精彩课堂建设、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信息化教学培训和课堂教学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师知识结构,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模式陈旧、提高了教师现代化教育教学能力[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Z].2005.

[2]湖北省招生网[EB/OL].http://zsxx.e21.cn/e21html/zhaosheng/listihszbkx.html.

[3]王莹华.高校心理健康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37-338.

[4]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95-98.

责任编辑 王国光

猜你喜欢
体验式心理健康高职院校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