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2017-03-15 08:08邓庚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髋关节

邓庚德

(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600)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邓庚德

(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600)

目的:研究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接受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这30例患者手术的平均用时为(1.8±0.3)h,其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280±30)ml,其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均为一级愈合,其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平均用时为(12.6±1.8)个月,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34%,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

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老年人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骨质疏松,因此在出现跌倒、车祸等意外时,很容易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1]。以往,临床上主要使用牵引疗法等保守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但效果一般,而且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并发症[2-3]。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这3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4];2)未患有凝血功能障碍;3)未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4)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30例患者中,有男13例,女17例;其年龄为65~83岁,平均年龄为(74±9.41)岁;其从受伤至进行手术的时间为1~5天,平均时间为(2.05±0.56)天。他们中有22例患者的病因为发生跌倒,有8例患者的病因为发生车祸。他们中有6例患者骨折部位的Evans[3]分型为Ⅰ型,有16例患者骨折部位的Evans分型为Ⅱ型,有5例患者骨折部位的Evans分型为Ⅲ型,有3例患者骨折部位的Evans分型为Ⅳ型。他们中有6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有8例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4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有3例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本次研究获得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这30例患者进行治疗,方法为: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四项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常规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对存在合并症的患者进行相关的对症治疗。此外,在手术前使用抗生素对这30例患者进行预防术后感染的治疗。在手术开始后,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股骨粗隆上3 cm处做一个7 cm左右的纵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脂肪层、肌肉和阔筋膜。从股外侧肌的起点处剥离股外侧肌,然后将股外侧肌的后缘切开,使股骨粗隆的顶点和骨折处充分显露[6]。对骨折处进行手法复位。在确定骨折部位复位良好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延伸处理,使股骨粗隆的顶部充分显露。将解剖型锁定钢板置于股骨外侧,使钢板的头部完全覆盖股骨粗隆。将3枚克氏针置入导向套管内,然后在C型臂X线机的观察下,将这3枚克氏针置入股骨头内(要确保克氏针未穿过髋关节的软骨)。对最上端的1枚克氏针进行加压锁定,然后用C型臂X线机观察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在确定骨折部位固定良好后,对另外2枚克氏针进行加压锁定[7],然后再次用C型臂X线机观察骨折部位的固定情况。在确定骨折部位固定良好后,冲洗创面,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关闭手术切口。在手术结束后,给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防止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给其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的治疗(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为3~7天)。在手术结束24 h后为患者拔除负压引流管。在手术结束48 h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屈髋、屈膝运动[8]。在手术结束3天后指导患者使用CPM(膝关节功能训练机)进行锻炼。在手术结束4周后指导患者借助拐杖进行行走锻炼。在术后结束5周后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X线检查,在确定其骨折部位有骨痂形成后,指导其进行无保护的行走锻炼和负重行走锻炼。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这30例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90~100分说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优,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0~89分说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良,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为70~79分说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可,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在70分以下说明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为差[9]。优良率=(优的例数+良的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这30例患者手术的用时为1~2.5 h,平均的手术用时为(1.8±0.3)h;其术中的出血量为200~430 ml,平均的术中出血量为(280±30)ml;其手术切口均达到一级愈合的标准;其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的用时为6~20个月,平均用时为(12.6±1.8)个月;其中髋关节功能恢复为优者有17例,为良者有11例,为可者有2例,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3.34%。在手术结束后,这30例患者中没有发生脱针、断针、髋内翻、骨不连和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调查资料显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约有90%的患者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保守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但效果较差,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在治疗后容易留下髋关节僵硬和髋内翻等后遗症。近年来,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逐渐获得了临床上的认可。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证实,用该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1]国庆.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1(3):138-140.

[2]郭涛, 张亚奎, 张星火,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J]. 河北医学,2016, 22(1):10-13.

[3]尚红涛.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25(6):61-65.

[4]Collinge C A, Hymes R, Archdeacon M, et al. Unstable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 Treated With 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s: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111 Cases[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2016, 30(9):489.

[5]Kempegowda H, Richard R, Borade A, et al. The Role of Radiogr aphs and Office Visits in the Follow-Up of Healed Intertrochan teric Hip Fractures: An Economic Analysis[J]. Journal of Ortho paedic Trauma, 2016, 30(12):687.

[6]张宝.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Evan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 41(2):224-226.

[7]陈平, 喻秀兵, 王海洲,等.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26(12):78-81.

[8]朱成栋, 乔高山, 朱乐银,等.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5, 12(4):33-36.

[9]柴瑞宝. 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 23(16):1481-1484.

[10]阮彩莲. 闭合复位经皮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 解剖学报, 2015, 46(1):91-93.

Effect of 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Deng gengde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ounty Yibin Sichuan 644600)

∶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 of 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Select 30 cases of 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treated in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ounty Yibin during June 2014 to June 2016 ,make retrospective research to situation of treatment of these cases. Apply 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these patients.After treatment,observe duration of operation,bleeding volume , operative incision healing , fracture healing time,good rate of hip joint fuction ,incidenc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 Results∶In the 30 cases of patients,average operation duration is (1.8±0.3)h,average bleeding volume is (280±30)ml,incision healing were wounded up, average fracture healing time is(12.6±1.8)months,good rate of of hip joint fuction is 93.34%, incidence of operative complication is 0. Conclusion∶ Effect of 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s good.

∶ 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 fixation;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R687.3

]B

]2095-7629-(2017)21-0010-03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