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改进探析

2017-03-16 19:57古南荣
商业会计 2017年2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工作高校工会改进

摘要:高校工会经费使用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的“8个不准”,工会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对经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会经费通过税务全额代收、先征后返是大势所趋,可以保证工会的自身权益。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应做到“四好”,即收好、管好、用好、督好。建议工会经费支出也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减少现金使用。努力实现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项目化、信息化、预算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校工会 财务管理工作 改进

校工会经费使用面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贯彻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和《中华全國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以及广东省总工会转发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关于〈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按照新形势要求建立高校工会财务管理机制,改革创新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促使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高效优质服务于会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就广东省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谈几点看法。

一、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工会经费核算口径不尽相同。高校工会经费收入主要包括:依照《工会法》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以及会员的会费收入、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是特定的收入,比如回拨补助、专项补助、超收补助、帮扶补助、送温暖补助、救灾补助、其他补助。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举办工会活动。广东省有的高校工会既核算工会经费,又核算部分福利费,部分福利费在学校经费账面反映;部分高校的预算安排中工会经费不是采用零基预算(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而是沿用往年的基数再上浮核定,或者根据学校的经济状况酌情安排,核算口径不尽相同。

(二)税务部门代收工会经费“新政”尚未开展。全国各地逐步开展委托税务部门代征工会经费,改变以往由上级工会收缴的方式。少数上级工会收缴基层工会经费是以上年上缴数为基数再上浮10%确定,这种方式缺乏科学性,因为每年工资的上涨比例并没有达到10%。同时税务部门代收工会经费也是创新收缴手段,在新形势下加大收缴力度,做到足额收缴的有效办法。税务部门以工资总额的2%全额收取工会经费,上级工会留存40%,返还基层工会60%。2013年初广东省科教文卫工会组织财务人员培训工会经费税务代征业务,但是该项工作至今尚未落实。主要原因是宣传力度不足,组织不够健全,配合与沟通协调工作不强,且适逢国家“营改增”工作的开展。会员对广东省科教文卫工会收取的部分费用使用去向不了解,有些会员甚至产生质疑。

(三)支出范围过于宽松。如餐费、礼品费、超市购物费等项目的范围太广,有会员凭超市购物发票套取现金,给动机不纯的人制造了可乘之机。甚至有些会员认为工会经费就是个人经费,使用不受限制,概念认识模糊,把工会经费与职工福利费混为一谈,超限额使用现金支付。

(四)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足。高校工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活动场所等相关的固定资产,尤其是活动场所与教学活动经常共同使用,由所在学校提供,并在学校的财务账上体现,不在工会的账面反映。依照《工会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工会使用工会经费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必须反映在工会账面上。在实际工作中,用工会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资本性支出较少,在工会经费支出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少。当工会通过政府采购购建固定资产时,是用学校的名户采购,因为资产管理处不想为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开立名户。同样地,校办企业的固定资产也存在这种情况,造成学校资产账实不一致。

(五)严控制,结余大。中华全国总工会要求“8个不准”特别是不准购买购物卡之后,逢年过节(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全年发放总金额控制在基层工会当年工会经费收入的30%以内,甚至“不敢使用”“尽量少用”,造成经费结余大。

二、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统一口径,规范核算。《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工会经费的来源,中华全国总工会也明确了收入和支出的范围,建议省总工会对高校工会及基层工会的经费来源进行清理和核定,高校审计处也可以履行职责,对本校工会经费的合法性进行审定。防止工会活动挤占行政经费,挤占福利费。

(二)推进税务部门代收工作进程,大力宣传经费使用去向。建议实行政府主导、工会主管、税务代征、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工会经费管控体系,把工会经费的费源管控好,做到应收尽收,如果“四位”都能履职到位,税务代收这项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工会经费的管理应秉承“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的原则,确保工会经费用于开展工会活动上和会员身上,要时刻关注会员的需求,推动解决会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问题,为会员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工会经费真正惠及会员。随着“三公”经费的公开,上级工会应向基层工会或会员公开经费的使用明细情况,接受会员监督,提升工会经费的公开透明度。工会经费的使用去向包括:

1.职工活动支出。职工教育、宣传以及文体活动方面。比如举行各种竞赛,涉及高校的有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师德标兵评比、劳模的休养活动,摄影比赛,羽毛球比赛、健力球比赛、兵兵球比赛、篮球比赛等球类活动等。

2.维权支出。如劳动关系协调费、劳动保护费、法律援助费、困难职工帮扶费、送温暖费等。

3.业务支出。各种培训及会议,如联络员培训、女工上岗培训、工会主席培训、女职委主任培训、工会财务培训、经审委培训等。

4.行政支出。如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高校工会及基层工会无这项支出。

5.资本性支出。如房屋建筑物购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大型修缮、信息网络构建。高校工会及基层工会这项支出较少。

6.补助下级支出。如回拨补助、专项补助、超收补助、帮扶补助、送温暖补助、救灾补助、其他补助。

(三)着力落实制度,信息公开透明。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按照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工作要求,依法履职、尽职尽责,养成求真务实、讲求实效、雷厉风行的良好工作作风。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加强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各省也根据本省实际情况拟定了补充通知,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强,应把制度落实在具体事务中,提高经费使用效能。

高校工会财务部门有的设在工会,也有的设在校财务处。我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由校财务处代理记账,设立在财务处有利于资源共享,即核算软件和人力资源共享,不必单独支付软件维护费。采取统一核算,实行预算管理,项目控制,工会主席和部门工会主席均可以查询收支明细,实时掌握经费状况。实行财务“一枝笔”审批制度,谁审批谁负责,凡使用校工會掌管的工会经费的开支报销由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审批,5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由工会主席审批;凡使用部门工会掌管的工会经费的开支报销由部门工会负责人审批。鉴于高校工会每年将一年收支结余情况公布于教职工,因此,建议部门工会一学期或一年将收支的情况向会员公布,不仅在年终总结会上宣读,而且将账目在QQ群或微信群公布,以接受会员监督。

(四)强化资产管理,突出公益服务功能。随着工资的逐年增长,工会经费也在逐年递增,工会的资产逐步壮大,管理和使用应实行“统一所有、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应为工会独立开户,以工会户名进行政府采购,明晰产权关系;采用“以账对物、以物对账”“账、卡、物”三者对应的方法,及时掌握资产的使用保管状态,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运动场所应免费向会员提供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会员可根据自身爱好参加活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五)拓宽工作领域,把经费用到实处。工会应大胆创新,不局限于往年的活动项目,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举行各种比赛,如羽毛球、兵兵球、网球、篮球比赛等,不仅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也有益于职工之间的交流,从而增强组织凝聚力。可举行有益健康的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深受教职工欢迎。也可成立各种协会,比如羽毛球协会、兵兵球协会、网球协会、篮球协会、棋牌协会,尤其是棋牌、瑜伽等活动备受会员喜爱,建议多举行这类活动,这样经费也可以使用出去了。

三、结论

笔者基于从事高校财务工作多年的经验,认为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应从源头抓起,目前就全国各工会的实践情况来看,工会经费通过税务部门全额代收、先征后返是大势所趋。新形势下,工会管理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对经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应做到“四好”,即收好、管好、用好、督好。建议工会经费支出也推行公务卡结算,减少现金使用。公务卡消费清单一目了然,时间、地点、内容呈现得清清楚楚,无法弄虚作假,从而可以减轻高校繁重的监督工作。努力实现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项目化、信息化、预算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古南荣.高校工会财务工作探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1,(3).

[2]祁爱华.规范工会会计基础工作 发挥工会财务服务效能[J].商业会计,2013,(05).

[3]周山.高等院校工会经费审计规程探析[J].中国工会财会,2016,(4).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工作高校工会改进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