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

2017-03-16 22:06李丹
大观 2017年1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民族声乐形式

摘要:艺术表现是民族声乐演唱的生命和灵魂,演唱者不但要具备丰富多彩的音色,而且要有声情并茂的演唱与神韵之美的表现,这样才能使演唱达到扣人心弦的境界。本文从演唱者丰富多彩的音色、声情并茂的演唱,以及神韵之美的体现三方面来分析民主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表现是民族声乐演唱的生命和灵魂,演唱者不但要具备丰富多彩的音色,而且要有声情并茂的演唱与神韵之美的表现,这样才能使演唱达到扣人心弦的境界。因此,演唱者不但要投入充分的感情,还要了解声乐作品中的音乐内涵,这样才能在演唱过程中做到艺术表现与演唱技术的完美统一,才能为广大观众呈现出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

一、丰富多彩的声音

音色是造型艺术塑造形象的表现工具,不同的音色适合于塑造不同的形象,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声乐演唱过程中,不仅通过声乐作品表达情感、表达审美情趣,同时也借用作品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音色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到非常主要的表现作用。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歌曲的旋律音高、歌唱语言、情感基调都是作曲者通过创作而事先规定的,不能由演唱者任意篡改和自由发挥,而只有音色,是作曲者唯一难以明确的要素。这样,不仅给演唱者留下了相对灵活自由的表现空间,而且也提供了一条可以成就某种特定风格的通道。在声乐演唱中,有的演唱者由于崇拜某个歌唱家而刻意模仿他的音色,这样就抹杀了个人风格的建立。其实每个人的音色从生理上就是不同的,我们学习科学的歌唱方法不是为了获得千人一声的音色效果,而是要挖掘个人极具潜力的,独特的音色特点。歌唱音色的个人特征是我们追求丰富音色的基础,只有有了真正美好的、科学的歌唱个人音色,我们才能运用各种调整手段与自身的审美理想去获得丰富多变的音色表现。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丰富性已经体现出特殊的艺术魅力。如今,在技术上和作品上,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都有了很多的变化。如果只有单一的音色去表现同一首作品,已经不适合现在民族声乐音色的美感要求了。每个人的声音特色是独具个性的,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声音色彩的丰富性,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是声音造型艺术赖以塑造形象的工具。如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借鉴美声唱法发声技法改变了民族男高音细腻甜美的一贯演唱风格的美感特点,而更多的是音色多了一分厚实,宽广和大气,开创了新一代民族男高音的演唱特点。因此,在作品《西部放歌》演唱中,高音区混合真假音色的运用,洪亮的音响、宽广的音域、完美的共鸣的综合运用,让声音在一定音域的范围内能自由驰骋,声带的发声能力,气息的控制能力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提出了新的技术难度的课题,这种高难度的演唱技术带来的演唱音色特点也大大提升了作品艺术品质内在的美感,给听众带来极大的听觉效果的震撼力!这首民族男高音的作品也成为21世纪初我国民族声乐歌坛的一首很“给力”的“正能量”接地气的好作品,开创了新一代的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特点。

二、声情并茂的演唱

音乐中声与情的关系,在中国可谓由来已久。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是民族声乐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情”是声音的表达内核,在现今浮躁的社会中“情”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真情流露的演唱方式也成为人们最为欢迎的表现手段。因此,只有达到声情并茂,才是真正的民族声乐艺术。只有这样,歌唱者才能完整且完美地将词作者和曲作家想要表达的事物和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把心灵深处的情感传递到听众的内心。从而与广大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刘和刚演唱的《父亲》所表达的音乐艺术形象“父亲”是他的声音和情感完美结合的“产物”,让观众在自己内心深处产生一种父亲的“联想和表象”,刘和刚的演唱完全渗透到歌词说出的意义,然后他在这种内在的情感中用一种意味深长的情感将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歌曲通过“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这种对父母的长辈养育之恩的内心独白,情感的抒发“声声”的打动了每一位听众。这种“声情并茂”的演唱也完全体现了中国儒家音乐审美观,完全体现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演唱“音心对映”的美学思想。音心相映的美学思想要求欣赏者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展示原有音乐作品的价值,在这点上民族唱法所体现的音心对映之美正是通过演唱者字、声、情的三者结合。演唱者的吐词发音无不是为情的,演唱者不动情,观众是不会感动的,声随情走,腔随情转,这种情不是一般意义的情,而是演员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富有个性化的感情,把人物唱活,把人物唱动,这样的演唱才能表现出强烈打动人的艺术效果。刘和刚《父亲》的演唱正是这样的例子。因此,民族声乐的演唱如果要更好的表现情,演唱者就要从感知和理解上下功夫。二度创作要求我们必须要挖掘歌词内涵,熟悉歌曲旋律,要如临其境的去体验声乐作品的背景,同时结合新形势下的审美观念,正确的把握歌唱的感情基调,把握情感细节旋律的处理,使演唱有轻有重、有浓有淡、有起有伏、变化有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民族声乐演唱中情感的完美表达。

三、神韵之美的表现

中国民族声乐的形、神、韵的完美结合体现,是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理论的精华,中国民族声乐更注重一种实体存在的可视性,让欣赏者通过视觉感受演唱者所表达的内涵。这种形体的美感表达和声乐演唱结合一体可以使演唱者达到一种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眼神、手势、面部精美的服饰等都可以借助发挥,如今在民族声乐演唱女歌手中表现的很突出,这种歌唱与表演的一体具有传统戏曲表演的美学特点,现在也成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特殊的审美要求。“神”是蕴藏在演唱者内心深处的特殊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从而通过演唱者的外部造型和精神方面的体现。从演唱者的姿态中见精神,气势中见神韵,使人通过演唱者的面、目、体、动、感到他内心世界中亲切自豪的民族情感和典雅高尚的民族神韵之美。“韵”是中国民族声乐独具特色风格的体现,通过演唱者的声韵、情韵表达出来,韵味是中国传统美学歌唱特征,也是区别的西洋美声唱法的特点之一。我国56个民族表演体现在神要准,情要真,形要美,味要浓。其中“韵味”在我國地方民歌的演唱风格中尤为突出,它要求演唱者对生活和文化长期体验所表达的审美意识,通过内心情感表现在歌声中并为表演融为一体的一种艺术表现,它是民族唱法的灵魂。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不但要符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传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底蕴,而且要受到中国老百姓的喜爱。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基础。所以,无论是民族声乐的歌唱家,还是活跃在高等艺术院校一线民族声乐教学的老师,都要深入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发扬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博大精深,诠释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独特艺术美感,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大舞台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探析[J].大舞台,2015(04).

[2]姚云飞.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分析[J].北方音乐,2015(20).

[3]程烨.略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个性体现[J].黄河之声,2015(18).

作者简介:李丹,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从事声乐教学、演唱及音乐理论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民族声乐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