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2017-03-16 23:10胡喜生
活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对策

胡喜生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它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决定因素。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和改善运营。

一、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责任追究制度、考核奖励机制尚不健全,审计质量评价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考核制度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2.审前准备不充分。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审计覆盖面不够;审前调查不充分,对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未进行初步评估;审计方案制定简单,审计重点不突出,对审计工作缺乏指导作用。

3.内部审计质量重要体现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审计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对审计建议部分重视不够,质量不高,很少从管理和效益角度以及风险控制角度提出有质量的审计建议;审计报告过于专业化和程式化,比较空泛,不具有可操作性,难以引起领导层的重视和理解。

4.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部分审计人员某方面业务缺乏,直接影响到审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最终影响审计的质量。

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强化职业能力培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教育,督促内部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树立业务精湛、廉洁高效、团结精干、充满活力的内部审计队伍形象,增强审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强化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由于内部审计业务涉及的知识面广,更新快,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强化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学习班、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内部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3.加强制度建设,塑造审计良好形象。一是建立和完善统筹配置人力资源的良性机制;二是实行审计项目轮换制;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力度。

(二)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1.强化内部审计底稿、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要求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底稿、审计报告,按复核程序、复核权限经过审计组长、内部审计复核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复核,对审计目标是否达到、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审计依据是否可靠等进行确认,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反映问题,控制审计风险。

2.完善审计工作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分级负责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计各个环节审计人员的负责内容、承担责任事项及责任追究的形式,将审计结果和责任纳入月度审计工作综合考评,激励大家重视审计质量,提高审计质量控制的责任意识。

3.建立审计工作质量互检制度。由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成立检查组,不定期对各审计组的审计质量,从审计程序的执行、审计文书的应用与规范、审计结果定性的准确性、审计档案资料的归集等方面进行检查,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起到互相交流、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

(三)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审计质量

一是由审计部门在系统分析风险、合理安排审计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二是管理层或是内审人员通过分析判断,对发现急需关注和处理的问题,可实施计划外异常事项的审计;三是对临时审计项目,应按风险大小原则实施审计。通过一系列措施,科学合理地计划审计项目,合理安排审计项目的时间,有效避免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项目,压缩审计的准确时间和报告时间,甚至减少现场检查时间的现象。

(四)规范内部审计过程,有效控制审计质量

通过强化和完善审计机构机制,对审计项目立项、方案制定、审计取证、审计报告、审计追踪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管理,有效控制审计的质量。一是加强对项目立项的管理,以风险为导向,综合考虑需求、审计资源和审计频率等因素来选择项目;二是加强对方案的审核,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对审计目标要十分明确,对方案的讨论要全面充分,审计方案的制订要有可操作性;三是强化审计项目的分级复核,明确规定各级复核的内容和责任。首先,要加强对审计取证和审计底稿的复核,审计底稿应实行三级复核制,重点审核内容是否翔实完整、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引用的有关依据是否充分、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等,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提高审计底稿的质量;其次,对审计报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结论是否恰当,审计发现是否全面反映,描述是否清晰,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审计建议是否有效,审计报告是否及时发布等进行全过程复核;四是通过对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督导,有效控制和提高审计项目质量。

(五)充分应用内部审计成果,加强风险预防和管控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审计发现的情况进行筛选加工,将能整改和不能整改的区分开,风险大的和风险小的区分开,高管层重视的和不重视的区分开,切实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价值。其次,在关注审计报告所反映信息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审计过程中收集的一些基础资料所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审计发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那些屡查屡犯的问题,更是要挖掘问题的根源,并在完善制度和机制、关注人员心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三是要注意审计建议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审计成果能在公司各个环节较好地执行。

总之,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具体的审计业务时,应从客观实際出发,通过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等措施,从审前、审中、审后等各环节入手,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