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学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7-03-16 23:13韦华
活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韦华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担负着学前教育重要责任的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践为导向转变课程观念。教学方法上从重“教”转向重“做”。达到在实践中形成智慧,在合作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批判,最终使知识面向实践。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担负着学前教育重要责任的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地给幼儿教师予专业化的角色定位——幼儿教师是对孩子一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专业人员。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注,也充满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期望,给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作为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基本知识素养,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明。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积累足够的实践性知识应该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目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来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1.责任观。教师的责任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可能自由地发挥才能和培养兴趣,特别是创造才能和创造兴趣,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切实会生存、会学习、会合作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人。

2.角色观。教师的角色不再限于文化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管理者,而且还应是研究者、创新者、学习者、决策者、参与者、工作者,同时还是全面发展的楷模。

3.职业观。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是值得人终身追求的事业;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万物之灵的人,由于人的复杂性,由于人的创新智慧的复杂性,教师必须投入全部身心,才能使他们领悟生命的内涵,规范意志和行为。

二、加强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

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观念是当今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转向。教学方法从重“教”转向重“做”。多数教师认为我怎么教,你就怎样学。体现为“以教定学”,它强调教师的主导身份,而忽视了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这实际就是注入式思维模式的体现。在我教授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指导》课程教学中,我把教师“教”的理念转化为对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指导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引导式”教学模式,以学生“做”为核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引导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探究职业技能实施,采用“理论引导——任务探究——实训反馈”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课程实践相结合,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性。

理论引导主要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按照“听、看、思、议”四步进行教学。“听”是认真听老师讲课;“看”是认真看书(优秀的教学案例)及观看优秀教师实录课;“思”是积极思考书本上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议”是把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跟同学交流一下,多方听取意见。达到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树立“实践观”培养人才的意识

大量的事实表明,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取决于他的教育程度,也不取决于他对知识的见解,而关键在于实践本身,取决于他的实践智慧。 实践人才观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实践需要什么样的幼儿教师”。能够自如地应对实践并将教育机制应用于实践,唯有专业化教师才能够胜任。

四、加强教育见习、实习的指导与考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强调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提倡把学习知识与培养实际工作能力融为一体。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采取及时落实理论课实践环节的方法,可采取和幼儿园联合起来进行教法类专业课学习的方法。作为实习基地的幼儿园可以提供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授课教师和示范课程,具备了上好课的全部因素。学生观摩学习结束后,再通过亲身试教,将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进一步升华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形成实践性知识,完成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无缝对接。

还可以通过教育实习将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学生熟悉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技能的实践教学方式。即要求实习学生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可先和本小组实习的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课题。然后指导老师再亲自指导学生,看教学设计、说教学程序。带队教师也要把好质量关,确保实习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指导教師和带队教师在学生上完课后要认真评议,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幼儿教育情境,在体验中积累经验,感悟未来职场教育的意义,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最终成长为反思型幼儿教育实践者。

学校还要安排专人负责督导和考核实习学生,带队教师要跟踪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并起到联络沟通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情绪愉快、思想平稳的状态下完成实习,取得最好的实习效果。从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切入点,从参与备课到讲课,从驾驭教材到驾驭课堂全方位的训练学生教学能力,同时反复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使学生缩短了成为合格教师的时间,加快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步伐,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在未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基本具备了合格幼儿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尽快成为教书育人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于岩. 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 学前教育,2012.7—8期.

[2]刘儒德.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7.9(3).

[3]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研究,2010/6.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