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编导构思的内涵与特征

2017-03-16 23:39王波
活力 2016年4期
关键词:内涵特征

王波

[关键词]电视编导构思;内涵;特征

一、电视编导构思的内涵

中国戏剧家何之安说,导演构思的根据或称之为“工具”有三个:一剧本,二生活,三舞台。引申到电视编导中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理解,电视编导构思的第一根据是稿本,二是现实生活,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即稿本的题材内容所表现提示的特定的对象——人、事、景和编导平时的生活积累与经验知识。第三根据是屏幕的美学与技术规定性。

(苏)古里叶夫认为构思的基础“永远是一种思想”,而且“是某一种具体的思想”,“行动着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什么?焦菊隐认为是对剧本的“整体把握与确定主题”,即“统帅全局的战略设想”。当然这些见解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细思起来,这个作为编导构思基础的“思想”还有另一更深层的意思,即编导欲达到的某种社会目的与艺术目的,正如英国纪录片大师格里尔逊说的“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我视电影为讲坛”。这是纪录片大师眼里的电影功能,作为以新闻、专题、纪录片为主体的电视,编导构思中“行动着的思想”,其核心更应该是手拿“锤子”的战士,身居“讲坛”的宣传员和忠实报道纪录现实的镜子。

总结以上诸家看法,针对电视创作的实际,我们认为电视专题纪录片的编导构思是这样一种创作活动:以稿本为依据,以现实生活、新闻事实为源泉,以编导的某一“思想”为主导的对未来屏幕演出形象与社会效应的预见与设计。

二、电视编导构思的特征

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不同的艺术各有与它们相应的艺术思维,一个思想绝不可能用不符合于它的形式来表现。”因为从本质上说,电视的文化品格是新闻,是对社会现实的本真性的纪实纪录与报道,而电影戏剧的文化品格是艺术,是以艺术的形象而作出的对社会现实的象征性的表现。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看法,连“不同的艺术”,其“艺术思维”都有其不能互相替代的特征,何况是电视与电影、戏剧这样并不同属于一个艺术层面的文化形式,其“艺术思维”或“编导思维”当然更有其不可替换的特殊性。当然尽管这样,电视编导的构思不论从理论、实践、规范、经验上都不可避免地一定要从其亲缘母本电影、戏剧的导演艺术世界中,从报刊、广播等的编辑艺术中引进、借鉴、熔铸若干有益有效,而又必需的因素,从而构成电视编导构思的理论基础与艺术规范。

有文字稿本或意向性提纲的创作,因有“本”可据,我们把它命名为据“本”创作,这在电视创作中是较常规的一种情况。经电视台总编室或文学工作室提供稿本,如果稿本是按分栏格式写成,已具有确定的解说词和基本的画面提示,那电视编导构思的工作主要是,从审读解说词入手,找到稿本内容的结构主线、主题立意,同时参照稿本中给出的画面提示,将作品作出视觉化“意象”性的想象。这种完全以稿本为依据的编导构思,或可名为自上而下的构思。当然,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最根本的支点是对现场作出直接采访的构思。即便有“本”可据,若有条件也必须根据稿本内容,根据稿本所写事件人物的地区,作拍摄前的实地采访,这一采访是以稿本为据的采访,是对稿本内容作证实、补充,对“画面提示”作现场充实的采访。英国电影理论家马纳尔在《电影导演》一书中甚至将这种据“本”构思与采访工作看做是编导结构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环,他说“写纪录片剧本的实质就是进行充分而彻底的考察”。考察什么?“考察题材和环境”,即“在这个阶段,导演不仅为剧本收集材料,熟悉有关人员,决定他们之中谁参加拍片,也要在他将要介入的环境中让人可以接受”。同时,他还要有能力检查环境要求的物质条件,即同期音响拍摄的最佳地点、照明条件,找到适宜抓长镜头的地带。他最后还归纳说:“考察期间最重要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导演接触了实际”,使他的“预想”得到“事实验证”,构思计划“落实到人头”。其二是“酝酿对题材的热爱”。其三是“介入了环境”。这是一位经验丰富、艺术阅历深的老导演、老艺术家的金石之言。他将我们说的据“本”构思已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艺术行动,很值得我们记起。

据“本”构思并据“本”采访、考察,这是电视专题纪录片中最常见的编导工作方式,即便稿本本身就是由编导自己获得新闻信息并已经采访而写成的稿本,在作实地拍摄的编导准备前,也同样要经过一番据“本”再采访再考察的过程,只不过因其是编辑、撰稿与导演是一个人,而大大缩短了由编到导的构思过程。

据“图”构思的创作中,有一种更多见的情况是,原编导已将所拍摄回来的素材,按照他的构思剪辑成片,甚至片名都已拟定,只需你据图撰写相应的解说词。这也是一种编导创作,这也需据图采访一番,将其画面内容、背景材料、原编导者的创作意图、艺术设想、预期目标,了解得清清楚楚,有条件的也需到原拍摄现场作些观光采访,以酿成创作的激情,这样“填”出的解说词,才可望多一些创作的成分,而少一些据图填词的枯干生涩,言不及义甚至张冠李戴。

据“本”构思、据“图”构思虽然是两种情境,两种创作,但有一个共同点是:最终都要以稿本为编导构思的依据。有稿本的据“本”构思与据“图”采访构思,最后也要写成一个有解说词、有画面构思的专题纪录片稿本,才可望进入真正创作,所以整个创作又回到有“本”可据的据“本”编导构思状态。由此可见,电视专题纪录片的编导构思说到底是以“思想”为轴心,以稿本为依托的艺术创作活动。当然有的音乐片,因为从广义上说,音律音响的本质就是一种泛语言的解说。潜在于编导构思少的解说可从画面的蒙太奇逻辑组合中 “看”到,更可以从音乐音响的旋律乐句中“听”出,所以音乐片的创作也是一种据“本”编导构思,只是其“本”的解说部分设计为“潜台词”式的音乐音响。

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创作,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据“本”编导构思,还是无稿本的据“实”、据“息”、据“图”的自下而上的编导构思,最终都需经过这样几个创作程序:分析稿本,确定主题,形成总体概括形象,设计叙述结构,拟定结构模式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思敏.刍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2]刘笑娣.新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研讨[J]. 新媒體研究, 2015(08).

猜你喜欢
内涵特征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抓特征解方程组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木木相册
寻找色彩与线条间的内涵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