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与展

2017-03-17 00:14望蒋琰
大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三农问题农村信用社

望蒋琰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农村信用社在组织结构、员工队伍以及业务发展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观。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存在的发展目标异化,产权关系不明晰、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建设滞后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只有明确市场定位,坚持合作性质,重构农村信用产权结构,才能加快农信社的发展,因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十分复杂,需要从系统上完善,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三农问题,贷款风险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省联社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各个省联社政企不分,产权与控制权之间存在矛盾,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信社采取了省联社的方式,而省联社的法律地位也比较弱。第一,省联社是由不同区域范围的县农村信用社入股而来的,而且省联社的入股人员大部分都是县农村信用社。第二,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其也是一个独立的行政主体,如此一来省联社就有两种职权。然而,省联社与政府机关和金融企业不同,其具有多重性,所有权是自下而上的,县联社拥有所有权,一般是通过入股组建省联社的,管理自上而下,省联社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因此,控制权、所有权反向而行,县级联社的设立亦是如此,方向上不一致。

(二)偏离了“三农”政策的正确导向

农村信用社必须以农村为根基,需要以三农为根本,这取决于市场的优势与政策的导向、农村市场资金的安全等。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三农,当前,我国有诸多的农村信用社的日常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都是比较低的,完全忽略了自身的优势性,开始参与到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品种比较繁杂、管理经验比较丰富,这就已经偏离了政策的正确导向。

(三)潜在的风险比较大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缺乏合理性,资产很容易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在制度发生转变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新的坏账,且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又会出现新的资产问题。另外,农村信用社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风险比较高、利润比较低,服务的对象比较分散,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存在的潜在风险比较大。

二、改善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的对策建议

目前,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出现了变化,金融市场化的程度在加深,农村信用社的现有部门需要与时俱进。

(一)逐步完善省联社的管理体制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是有利的,如果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发生了变化,就会对经济的波动造成负面的影响。随着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的变化在日益加深,省联社的管理制度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需要根据变革的不同进程来逐步取消各省的联社,最终完成股份制变革。

(二)把握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

农村信用社离不开农村这片土地,服务三农是其发展的根本,如果不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放弃“支农”的初衷,农村信用社就是去了根基。因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服务地域有限,其产权形式、组织方式与其他的银行金融机构有较大的区别,农信社一般是社员入股和参与民主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社员服务。实际上,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违反了合作的原则,大量发放非农的贷款,进行房地产投资等。从全国来看,发放小额贷款,积极支持三农扶持政策的那部分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经营状况比较好,农村信用社在后续的发展进程当中,基础不是很稳固,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其日常的生产经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解决农村信用社当前的矛盾。

(三)合理规避潜在的风险

第一,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方法应与商业银行不同,需要依靠比较积极的政府政策,避免风险。免征并降低各种不同的税赋;合理管理存款金的数额和比例,从而大幅减少利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要适当地扩大经营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相关的副业,比如代理保险、代收业务等,为社员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第二,选取适当规模的、拥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农村信用社,并积极鼓励其他的农村信用社参与合并,成立地方农村商业银行。

在我国,最近几年以来,比如广西的农村信用社加大了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其中与农相关的贷款和给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占到了50%,为广西的三农进程加快提供了便利、为小微企业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第一,农信社创新了特色农业的贷款,从而进一步帮助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桂林市的阳朔白沙镇蕉芭林村开启了致富的榜样,其带头人十几年来一直在广西农村信用社信贷的积极扶持下组织生产,从最初的1万元的贷款增加到了现在的50万元,目前的年收入数百万元,是阳朔金桔的种植大户,每年的收果均超50万公斤。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15年末,阳朔全县的水果种植的面积达到了30.18万亩,年产量为39.28万吨,其产值总额为34.75亿元,金桔的种植面积、产量和效益位于全国第一的水平,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22万元,增长率为12%,其中有一部分村民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万元。第二,农村产权的抵押贷款,满足了农村资金的需求。玉林市区的联社开发出了新的贷款产品, 比如金地贷和农房贷等,这些都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当地种植业、设施农业和农户创收等各项活动的发展进程的加速,當地的农户可以合理利用贷款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当中。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

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变革方面,农村信用社的积极作用显著,农村信用社一直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革,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社区型的农村信用社

一般来说,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与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信息的对称性是其具有的特殊优势。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存在为地区内的农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为农民创收,给农村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熟悉对该区域内的发展情况、信用情况、农民的信贷需要以及还贷的能力等。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小,诚然,农村信用社的客户范围也是比较稳定的,这样建立信任的联系就十分容易,这样也可以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农村信用社为经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其产生的利润和商业银行相比较是很低的,因此,这就需要农村信用社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对称的积极作用,最大化地降低了贷款的成本,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因此,农信社的未来发展应朝着区域型的、小而精的社区型的金融机构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的商业性

在我国,由于历史问题和实践方式的不同,很大一部分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了非农化的问题,它们把大部分信贷资源投放在工商业企业当中。所以,在历史过程中,有一部分的农村信用社成立了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一部分的农村信用社则成立合作制、股份制相结合的农村合作银行,而约一半以上的采取的是统一法人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目前,从农信社目前的情况上来看,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该地区的农村信用社都开始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展开,甚至也会出现有一部分农村合作银行逐步朝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我国的金融制度必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虽然我国目前有部分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仍有一部分没有改制的农信社。因此,未来农村信用社一定会向管理先进、风险控制良好的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的特色化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而我国的农村经济则是以农业发展为主要方面的,与工商业的发展有着本质区别,因为我国的管理体制存在很多的弊端,农业贷款的抵押物较难提供,尤其时间比较短更困难,其所需要的贷款的数额比较小、周期比较短、应急性比较强。为了应对此种贷款的需要,农村信用社会大力地发展农村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而与此同时,由于农业区域的集中度加深,农业生产当中的不同行业对贷款的需求是不同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理财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比较单一,以存贷为主的状况会极大地限制农村的理财市场发展,未来的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会成为其发展的首要任务。

总之,要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熟悉掌握农村信用社的各项业务流程、经营方式,创新组织架构、修订业务流程、做好风险控制、积极鼓励员工等各个方面,有效地进行资源的整合。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十分复杂,需要从系统上完善,需要不断地创新,逐步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曙光.构建真正的合作金融:合作社信用合作模式与风险控制[J].农村经营管理,2014(05).

[2]蓝虹.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成因探究及启示[J].南方金融,2016(04).

[3]李芒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組织的发展障碍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6(01).

[4]王璐,吴东立.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6).

[5]管福泉,黄敏,邵来安.杭州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经济成效及发展调查研究[J].金融经济,2015(10).

[6]韩立达.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05).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三农问题农村信用社
三农问题专家陈家泽:农村改革突破重点在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报纸类媒体三农问题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
银行信用担保贷款风险及有效控制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