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7-03-17 09:43李晓煌
财会学习 2017年5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互联网+互联网

李晓煌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面向互联网数据的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需求进行调研,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会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型。模型主要涵盖了多个涉及会计专业资源的系统共享模块,并自上而下从师生交互层、软件应用层以及物理设施层三个组成部分设计了模型架构。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专业;协同教育;改革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数据管理模式。数据的处理从用户数据库转变到大数据集成,数据规模、数据类型及数据处理更加海量与多样化,云计算为远程高负荷及可靠性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为资源共享和探索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1-2]。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又为开放教育改革提供了广泛空间。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3]。

目前,全国各地的开放教育模式虽然也在逐步改革,但仍存在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等问题[4]。鉴于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仅以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为切入点,以会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型进行设计。

一、“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型设计

(一)模型逻辑结构设计

本文设计的会计专业协同教育模型的核心模块主要包含五部分,具体是指会计专业教学中心主模块、理论知识教育子模块、实践及技术资源子模块、学生实习培训子模块以及软件资源子模块。

“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专业协同教育模型将校园网络系统的中的服务器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部署,形成会计专业协同教学网络存储模型中的核心组成元素,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按照自身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权限划分,通过互联网通信设备或者移动互联网终端对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获取和共享[5]。

(二)教学模型架构设计

按照以“互联网+”指导思想为前提的网络存储模型的服务层次,本文设计的“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型主要包括四部分,自上而下分别是师生交互层、软件应用层以及物理设施层,具体模型架构如图1所示。

1. 物理设施层

在物理设施层中具有大量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其中物理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环境的云存储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来完成,各教学机构可以定制获取符合系统模型应用要求的计算机基础设施。物理设施层的教学资源通过分布式存储和集中交互共享的模式,被分别存储到各自教育机构对应的子存储系统中,由各机构独自进行管理,但是实行统一的集中共享策略。

2. 软件应用层

该层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环境下的相关存储技术的软件和服务完成,通过网络传输媒介即时的分享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类应用教学软件,主要涵盖的种类包括会计类应用软件、会计专业系统运营维护类软件以及会计專业环境模拟器等资源,也包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类办公软件、技术软件和多媒体应用软件。

3. 师生交互层

师生交互层面对的是用户(通常是教师和学生),会计专业教育中心主模块将所有教学资源完成汇聚后存储在网络存储虚拟机中,利用虚拟化云存储技术为教育用户提供一个获取相应教育服务的可视化接口,各教育部门和机构的学生和老师首先通过身份认证系统,验证完毕后使用互联网或相关的教育类应用软件对平台中的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实时获取。

(三)实施策略及原则

会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教育机构部门的协同配合完成,需要多个参与的高职院校完成分布式部署和不同职责划分。因此,在模型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环节中要求各参与部门必须遵守规定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及共同建设的实施策略和基本原则。

1. 总体规划原则

通过分析会计专业教育系统模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思路,详细制定所设计教育模型的基本功能、各参与教育机构的职责、任务和权限以及具体项目实施的形式、计划进度以及各种参数标准等相关事宜,确保该模型在满足其设定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兼顾各参与的教育部门和机构的实际客观利益,使学生和教师能够享受会计专业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信息资源共享。

2. 分步实施原则

会计专业协同教育模型项目总体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功能实现过程以及资源采集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建设和运行项目需要使用到的各类软硬件基础设施;同时,构建会计专业协同教育模型中心主模块以及各子模块的独自存储空间,实现教育模型的基本功能;最后对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采集,各教育机构使用远程上传的模型对会计专业教学资源进行提交,完成信息共享存储过程。

3. 共同建设原则

会计专业协同教育中心主模块和各子模块独自存储空间能够通过由各教育结构协同构建实现,各教育机构在总体设计标准的基本要求下,根据不同机构部门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协助工作,各高职院校搭建自己的分布式存储系统的子模块,并进行管理控制,从而确保整个会计专业协同教育模型的稳定运行。

二、结论

在“互联网+”环境下,面向互联网数据的教育是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需求进行调研,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会计专业协同教学模型。模型主要涵盖了多个涉及会计专业资源的系统共享模块,并自上而下从师生交互层、软件应用层以及物理设施层三个组成部分设计了模型架构。

参考文献:

[1]汤长胜.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2):12-15.

[2]齐萱, 杨静. 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相关性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5(28):62-65.

[3]王家斌. 浅谈大数据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5(1):42-43.

[4]刘丽娟.互联网+时代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2):260-261.

[5]许韵聪.民办高校会计专业“互联网+”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技资讯,2016,14(15):132-132.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互联网+互联网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