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棉花质量检验精准性的策略研究

2017-03-19 02:19
中国棉花加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入库棉花队伍

〔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喀什844000〕

近年来,随着植棉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实施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降低,国内棉花总产量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而且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棉花收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混级、抬级收购现象屡禁不止,导致皮棉价格虚高,这些问题给棉纺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维护国内正常的棉花收购加工秩序,必须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举措和策略,稳步提升棉花质量检验工作的精准性。

一、严格执行质价分离和国家标准

为了更好地提升棉花检验的精准性,应该严格执行质价分离政策和国家棉花检验标准。棉花等级标准指的是按照棉花内外的综合质量,全方位确定棉花质量的等次和差别,如果不存在等级标准,就无法精准地判断棉花的优劣。棉花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的棉花质量判断标准,应千方百计保持与维护其严肃性与权威性,不使其受到市场的影响和干扰。

随行就市确定棉花的价格,原本是棉花收购的应有之义。棉花和其它种类的商品相同,它的价格高低既由棉花的价值量决定,又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棉花质量的优劣由国家标准综合判定,市场则在其价值的基础上根据供求关系对价格采取“质价分离”政策,既能够严格地落实棉花国家标准,又夯实了棉花价格的基础,有利于打造公平竞争的棉花市场环境。

二、增强棉花检验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纤维检验机构应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检验措施,持续强化检验队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棉检队伍的检验能力。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强化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第二,开展棉花检验的专业化培训。纤维检验机构应该在棉花收购之前,集中培训所管辖的各个棉花企业的质量检验队伍与分管检验质量的主要领导,学习有关的棉花检验技能与法律法规,增强政策水平与业务素质。

在收购过程中,纤检机构应该定期召集专业技术队伍,到各个棉纺企业举办棉花加工收购企业的厂长与法人代表参加的棉花检验会议,讲解国家棉花收购政策,强化企业管理队伍的质量管理意识。每年举办一到两期的棉检队伍培训班,为棉花加工收购企业培训业务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对多年从事棉检业务的工作人员开展两年一次的棉花检验考核继续教育、再培训和换证活动。统一棉花检验队伍的检验标准,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棉检误差。采取行政执法方式,监督检查企业的籽棉收购与皮棉加工活动。

三、确保棉花入库质量

在棉花收购检验中,入库质量是确定收购是否成功的重中之重,也是判断棉花收购检验是否准确的主要措施。因为无论室内检验多么准确无误,如果入库棉花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也是白费功夫。为了确保棉花的入库质量,棉花监仓(垛)员履行着至关重要的职责,其应该发挥棉花质量监督的积极作用,依据入库单逐一核对包数、等级、库号,查看是否存在异性纤维,棉花的干湿、质量是不是吻合相关的检验结果。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拒绝入库,坚决杜绝棉花混级混库的现象,也要禁止棉花和入库单不吻合的情况出现。仓垛应该采取立牌建账的方式,准确地标明棉花的入库时间、数量、品级长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分仓核算。

四、保障收棉仪器的灵敏性、准确性

试衣车应该依据相应的配车规格,定期予以调准,轧工质量指标应该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和企业管理规定。杂质分析机应准确地显示检验结果;回潮率电测器与探湿仪、天平、案秤、马克隆仪与长度分析仪应该达到国家规定的灵敏度与精度,配齐长度实物标样与品级实物标准。在收棉过程中,应该组织棉花检验人员定期校对和测试相关的仪器,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棉检制度。随着棉花收购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日益规范,棉花行业逐步走进了微利时代。为了在市场中逐步盈利取胜,确保棉花收购的水平和质量,就要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相关的制度,让它们从纸上、从墙上走到现实中来,落实到各位棉检员工的具体行动中。只有各位棉花收购检验者尽职尽责,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确保棉花收购的水平和质量。

五、抓好棉花扦样质量管理

扦样管理是开展棉花检验的首道工序,也是开展和落实好各种检验活动的基础。因为扦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与扦样的代表性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选派和安排对棉检工作高度负责的检验人员担任棉花扦样员。扦样的过程要有较强的代表性,采取倒包措施。倒包可查看和检验棉花的干湿、品质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异性纤维,有没有混入易燃品或火种。如果棉花产品缺乏较强的一致性,应该先进行整理,再依次进行扦样;如果混入了异性纤维,务必要挑拣干净,后再开展扦样工作;如果发现混入了易燃品或火种,应该在挑拣后独立存放24小时,确认没有任何危害后,才能够让这些棉花入库。

六、提前开展调研活动

棉花的品级、回潮率、衣分和纤维长度等都与棉花的具体品种、种植地况、生长过程、栽培技术与自然条件等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强化棉花产地的研究和调查,把握棉花品质变异的具体现象和规律,应该提前开展调研活动。尽早把握和预测棉花的具体品质,是开展好棉检活动的必要前提。纤维检验部门与棉花收购公司应该让棉检技术的专业人员和技术骨干,专人负责所辖区域的棉花种植状况,按照不同品种与土质的棉花品种,建立相应的联系户或联系点。将棉花分成早期、中期与晚期,提前调查棉花的实际品质,并且对调查结果予以“四对照”,也就是后期棉和前期棉进行对照、不同田块之间进行对照、不同品种之间进行对照、雨后雨前进行对照,且做好相应的分析和记录。在收购棉花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在空闲时间“到田间”、“下乡村”,有效地指导棉农及时采摘自己的棉花,并予以合理的棉花分级,以便于掌握棉花的采摘分拣、种植、销售准备、储存等情况,及时地发现当期棉花的品质变异现象和规律。预测当年棉花品质的具体变化态势,合理地把握销售棉花的具体品质状况。

七、结语

综上所述,棉纺收购企业应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举措,持续提升棉花检验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严格棉花收购环节的检验和管理工作,强化棉花质量管理。应该严格贯彻落实棉花收购检验的相关要求和表现,坚持质价分离,循序渐进地提升棉花质量检验的精准性。☆

猜你喜欢
入库棉花队伍
棉花是花吗?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棉花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