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新农村拾趣

2017-03-20 08:56
神州学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农家菜京郊留学生

2016年5月2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感知中国——京郊新农村拾趣”活动拉开序幕,来自30个国家的40多名来华留学生参观了北京市山区建设示范样板村——北京平谷区的挂甲峪村。

挂甲峪村村口道路两旁果林茫茫,郁郁葱葱,除了随处可见的桃树,还有苹果树、柿子树、梨树、枣树。留学生中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农村,充满了新鲜好奇。他们先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参观现代化农业种植园,并亲自下地采摘,体验了一把劳动的乐趣。采摘结束后,同学们有的手里拿着菜,有的怀里抱着瓜,满载而归。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岳阳、哈萨克斯坦的马帝、赤道几内亚的马恩德、摩尔多瓦的王力等几个男生还爬上了村里菜农的三轮载货车,在乡间小道上呼啸而过。

在挂甲峪山庄景区里的旋转餐厅,留学生们不但吃了跟城里完全不同的农家菜,还进到厨房里观摩厨师们烧中国菜。来自斐济的谢若拉说,她在学校里吃到的主要是炒菜,而在农村,农家菜更多的是煮的菜(炖菜),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

在参观农民们居住的房子时,留学生们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别墅,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家具,让来自孟加拉的韩正阳感叹:“北京农村的生活水平这么高啊!”老师告诉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农村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在民俗特色体验馆,同学们看到了以前北方农民的住房和生活生产用具,石磨、马车、纺车、炕、簸箕和各种瓦罐等,同学们好奇又兴奋地摸摸这个,摇摇那个,不停地拍照。前后鲜明的对比,让留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来自东帝汶的南特感慨地说,希望可以有機会到更多的中国农村看看,感受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猜你喜欢
农家菜京郊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京郊独栋别墅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巨型面包(大家拍世界)
京郊赤城游
驾绅宝D50京郊撒欢儿看APEC蓝
乡村土菜
如何做好县级台电视专题这道“农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