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带来的教学思考

2017-03-20 00:02李岚艳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形义音形字音

李岚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6-0111-02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脑键盘和手机输入汉字,其汉字的书写能力逐步退化。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央电视台连续几年举行了汉字听写大会。这项赛事一方面可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另一方面让汉字得以交融,体现出了“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汉字听写大赛注重了字音形义的考核,可见,正确认读,书写和使用汉字,必须准确地掌握汉字读音、字形和意思。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文字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就充分指明了语言文字在语文课程中的核心作用,特别强调“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影响。实际上是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要求,即必须掌握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特点有哪些?汉字科学认为,汉字的性质是语素文字,即表意文字。由该性质产生了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这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字母,只有形和音,没有义。所以汉字教学的科学化,就是要做到音形义的统一。但是,多年来的汉字教学,基本沿用的是拼音文字的教法;拼读字音,描摹字形,很少将有形义联系起来。由于没教抓住“特点”,造成汉字教学的高耗低效。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源自单字产生时,“因义构形”,许多错别字之所以产生,甚至伴随学生的一生,就是教师没讲清字的音形义的联系。比如,听写大赛第二届第一场有个词是“初衷”,它考的是“初”写法,“初”字左边是衣,右边为刀。拿着刀裁剪衣物是制作衣服最开始的步骤。引申出“原来”“从前”之义,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些,“初”的衣旁就不会写成“示”旁。学生还常常将“游”右边写成“文”。

有些教师为了方便学生记住字形而编造一些形义关系。如形近字“戍”和“戎”。正确的区别方法很简单。一个人(人)拿着武器(戈)是“戍”,即站岗、放哨,如“北京卫戍部队”。“戎”戴着盔甲拿着武器(戈),即:当兵打仗、戎马生涯。切不可是“人”读shu(戍),是“€住保羠€髇g(戎)。这实则是让学生被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在汉字的音形义的教学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把音、形、义紧密的结合起来,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学生不单要熟悉一个个具有音和形的汉字,而且要了解一个个字的意。了解字义,实际上这个字便变成了词。具体的语言环境相联系。学生掌握汉字不但要感知汉字的音形义,还要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且三者之间联系要能迅速地互相沟通。要求形而知音,闻字而知义形,知义能辨字音,写出字形。通过识字教学,让学生达到:

1.能一看到音节就能准确迅速地读出字音,培养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的能力。

2.通过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促进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3.熟练地掌握和部首查字法,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的能力。

二、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1.对字形学习,小学生一般缺乏精确地分析和比较能力。在学习中,常常对一个其中的笔画安排和组合存在相同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一些易混的形近字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比较,如“渴”和“喝”,人渴之时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2.象形联想。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田,鱼,山等,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的相同点,以便牢记这些字形。

3.形象识字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偏谜语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不易忘记。如教“困”字,可编儿童,一个四方方,一棵树在中央。如教“春”三人看日出,有些形近字,可用转字盘游戏方式进行教学,如丁盯钉叮,池地馳他。

三、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进行识字教学

1.拼卡片。让学生用手中的字卡去拼组新字,或让学生将偏旁与字拼组生字,学生在动脑筋,摆一摆,拼一拼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新字,发现了构字规律,又玩得开心。

2.猜谜语。把字编成谜语猜一猜,是学生喜爱的识字方法。在班级中开展编猜字谜比赛。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然后去猜别人的字谜,评出编和猜的优胜者。如:十月十日——朝,村中——树,月长半斤——胖,一刀分开牛和角——解,尽管学生编的字谜还很幼稚,但他们对识字的热情却在活动中长起来。

3.编儿歌。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创编儿歌教学识字。另一方面可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生字。如教一年级下册《识字8》时,可编“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我行”。再如:学生编的儿歌: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形义音形字音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巧用儿歌教拼音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从词形、语音看日语拟声拟态词的特征
马礼逊“重汉字形义,略汉字读音”汉语观分析
乐音音形的感知与谐和性分析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泊船瓜洲》一诗中“间”的字音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