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转变视阈下河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7-03-20 21:07王菲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红利经济增长

王菲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河南 新郑 451150)

【摘要】文章以河南省历史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素质结构变动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在对变量做单整、协整检验,变量之间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了河南省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红利 河南省 人口结构 经济增长

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最终归宿。人口与经济,特别是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更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河南省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蜕变,亟需摆脱对人口数量红利的依赖,转而从人口结构转变中挖掘支撑潜力。对河南省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现状的了解,及对二者真实关系的客观认知是河南省人口红利转变实现的前提。文章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及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一、文献回顾

鉴别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性质和方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长期争论的话题。从研究脉络来看,国内外学者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单纯地探讨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促使学者转向对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和人口质量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同时,由于研究的样本和所采取的技术方法不同,至今仍未得出普适的结论。

田雪原(1999)等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提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贡献程度在30%左右,这与20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状况相类似。

郑娜(2010)利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经济方法得出,长期来看,劳动力人口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且作用高于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素质结构两个因素的作用。

黄润龙(2009)研究分析指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的政策制定导向和人的创造性思维。人口并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其无法解释中国经济的涨落和突变。

二、河南省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历史演进

(一)经济增长历史轨迹

从1978年-2012年,河南省生产总值从162.92亿元增加到6152.6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27%。人均生产总值从230.54元增加到5810.19元,年均增长率为9.96%。但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00年后经历一段平稳的增长之后,从2008年之后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

总体来说,与其他省份对比,河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增长速度都较为明显。1978年-2012年,河南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5元增长到20442.62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4.71元增长到7524.94元。

(二)人口教育水平变动及特征

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中高等受教育人口占比大幅增加。小学生人数先升后降,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33196人下降为24108人,下降了27.38%,超过同期全国水平的20.61%;初中及以上人数迅速上升,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39392人增长为42460人,增长了约7.79%,每10万人中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在十年间由10031人上升为13212人,增加了约31.71%;同时,高层次人口比重也迅速增长,每10万人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数十年间由2674人为6398人,增加比例高达139.27%,这些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深入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以及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全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不断增加,人口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河南省政府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强,全省大学和相当于大学学历人口迅速增加,全省大学和相当于大学文化人口比重由最初的0.33%提升到2010年的6.4%,提高了近20倍,平均受教育年限在这28年间也由4.41年提高到2010年的7.88年,文盲和半文盲的比率迅速下降。

(三)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及特征

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一般包括少儿人口系数、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年龄中位數、抚养比等。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河南省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人35.70%和5.11%,老少比为14.30%,人口年龄结构总体表现为成年型人口的特征。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与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少儿人口系数由35.70%上升到39.76%,老年人口系数由5.11%下降到4.29%,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进一步年轻化的特征。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均显示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仍表现为成年型人口的类型。但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类型正快速向老年型标准靠近,其中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分别为25.89%和7.1%,老少比为27.44%,除老少比指标外,少儿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均符合老年型人口类型标准。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则表明河南省已完全进入了老年型社会。从2011年、2012年两年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及特征

人口城乡结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现代化、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看,人口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程度。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和高工资水平,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河南省历年城镇人口呈现上升态势,乡村人口从1978年-1999年间虽然绝对值有所增加,但所占比逐年下降,从2000年开始,乡村人口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所占总人口比重都有所下降。城镇化率逐年稳步上升,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2.40%,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52.57%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说明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为滞后,今后还存在着较多的提升空间。美国地理学家纳森对城市化的进程分阶段如下:城市化水平低于30%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为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超过70%为后期阶段。根据此标准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三、河南省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为定量分析人口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更为准确的关系,以达到观察人口结构各个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部分通过适当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将衡量人口结构的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三项指标引入模型作为自变量。其中,选取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X1)来反映人口素质结构,选取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X2)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选取城镇化率(X3)反映人口城乡结构。选取人均GDP(Y)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因变量。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用1990-2012年间的数据。

在对变量做单整、协整检验,以及对变量间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受篇幅限制,分析过程省略),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协整方程表明,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人口素质的提高、城镇化率的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均具有积极的作用,经济增长也有助于人口素质、城镇化率的提高。同时,协整方程也显示出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向的关系,因此,在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时应考虑调整人口年龄结构这一因素。

第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短期内,河南省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向的关系,而人口城乡结构与人均收入之间在短期内则具有负向的关系。

第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不是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的格兰杰原因,而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为提高河南省人均收入水平,可以从提高人口素质和城镇化水平、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寻找突破。

第四,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表明,从长期来看,当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产生一个正向冲击后,会对经济增长持续产生正向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有一个正向冲击后,经济增长呈围绕横轴正负交替波动的特征,周期并不固定。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从长期来看,河南省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人口素质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分析其机理可知,人口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下降,从而使得就业、消费之间的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使得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非食物性支出占收入比例较低,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得不到大力发展,人们受教育水平维持在较低水平,又使得人口增长成为可能的事实。

四、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河南省目前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协调河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加快人力资本累积。教育是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愈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人口素质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河南省还需继续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实现河南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努力提高河南省人口特别是劳动人口的素质,将与其他地区相比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高效发展。

第二,及时调整人口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生及社会领域的投资比重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呈加速态势。人口老龄化必将对河南省未来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影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消極影响,河南省应树立起“老有所用、老有所养”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发挥老年人余热。并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养老的经济压力。同时,政策制定者应落实完善国家的“二孩”政策,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第三,优化人口城乡分布,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前面对河南省人口城乡分布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经济发展也较迅速。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因此,现阶段河南省应大力促进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D.L.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S.S.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3]耿明斋等.人口流动、制度壁垒与新型城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邹士年,李震海.应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J].宏观经济管理,2014.

[5]李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博士学位论文)[D].武汉大学,2010.

[6]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D].吉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人口结构人口红利经济增长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城镇化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