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语康方言敬语

2017-03-20 01:23李春梅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敬语手势方言

李春梅

康方言属藏语三大方言之一,与其它方言相比,尽管文字保持统一,但口语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最明显的差别表现在语音方面,其次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有细微的差别。康方言如同其它语言,有一组表示词彩情态有别的同义词,被称作是“敬语”(zhesa),它是康方言词汇的组成部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被广泛的适用日常口语中。所谓敬语,通俗地说,指含有恭敬口吻的用语(《现代汉语词典》)。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尊人卑己,谦恭礼貌。其表达形式不仅包括语素、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因素的运用,还包括握手、弯腰、鞠躬等非语言因素的运用。因此,在学术上敬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敬语指带有恭敬礼貌色彩的词或短语、句子;广义的敬语,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它非语言的敬语表达形式,如肢体敬语等[1],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的敬语。

藏语三大方言中,卫藏方言使用敬语非常丰富,运用最为普遍。康方言中也有敬语使用,但数量有限,有些敬语的使用同卫藏方言相比有明显的方言特色。这里所谓的康方言主要针对的是甘孜州各县使用的语言,不包括其他地区的语言。生活中,康方言一般只针对喇嘛、活佛、尼姑和菩萨等才使用敬语,使用范围小、对象单一,而对俗人很少用到敬语。从使用和掌握敬语的情况看,同等情况下僧人和男士使用敬语比女士好,因为在康巴地区而言,一般和高僧大德接触和服侍的是年长的男士,因而他们了解和掌握敬语较好。而女士则忌讳给喇嘛和活佛服侍、交谈,尤其是遇见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这与藏族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有关,因而她们在生活中很少使用到敬语,掌握的敬语词汇固然也不多。一般受到文化教育的人比没有受到教育的人更会使用敬语。从敬语的发展情况看,有些古老的核心敬语词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去了敬语的色彩,并进入到日常口语中,经常使用后便形成了普通词,失去了敬语的功能和色彩,在康方言中,这样的词汇占有相当一部分数量。

一、康方言中使用敬语现状

从词性上看,康方言中使用名词、动词的敬语最多,它们占康方言敬语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从词义上看,大多数名词敬语是与人体有关,像人体的组成部分、衣着装饰、还有与宗教用品有关。动词的敬语数量不及名词,大多数动词敬语是与人的活动有关的称谓,像肢体活动、心理状态,其次也是与宗教活动有关的敬语词。(本文所涉及到的藏文专名统一用藏文字体)

(一)名词敬语

普通词敬语汉义semsthugs心skrdbuskr头发gosˌnabazv衣服semsthugs年龄

(二)动词敬语

普通词敬语汉义vdugbzhugs坐drindgos想bshdgsu讲slebsphebs到

从统计的敬语中了解到,其实在康方言常用到的敬语几乎都是最古老的核心词,除了名词、动词和代词外,没有其它词性的敬语可用,而且名词和动词的敬语数量有限。

一种语言中有无敬语或者使用敬语的多少,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地方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历史上拉萨属于整个藏区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腹心地带,一直以来人口较集中,与藏区其它各地人民来往密切,长期相处,为了对别人的尊重或充分表达自己的敬意,达到更好的与人交流、和睦相处,在语言使用的技巧方面需要更加谨慎、注重。因此,卫藏方言在交际过程中形成了统一而丰富的敬语,敬语发展快。而康区而言,由于民族结构复杂,分布不集中,加上康方言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土司割据的封建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分散,地区幅员辽阔、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也影响了康方言的接触和统一,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方言特点,基于以上特殊的历史原因,康方言中很难形成统一的敬语,也导致敬语的发展。

二、康方言与其它方言敬语比较

藏语敬语在书面语中都是统一的,但在方言中有些敬语的使用并不一致,比如卫藏方言和康方言之间、牧区和农区、嘉绒方言等之间所用敬语范围和情况都有明显区别。卫藏地区使用敬语的范围较广,不管在男女老少、辈分高低、贫富差距、僧人俗家均可使用,而康方言则相反,敬语适用范围单一,所使用到的敬语基本与喇嘛、活佛和宗教活动、宗教用品等有关。

由于方言的差异,康方言与安多方言和卫藏方言对同一个普通词所使用的敬语也有所不同,比如:

地区普通词康方言敬语安多方言敬语卫藏方言敬语汉义nsougzhisoup疾病khozhlozhlzhlrs面容gosnbzvnbzvnmbzv服装khrobthugs l phogthugskhrosSkurlubzhes发怒shigsheg pskuvdsskugsheg pa故世chchvphurgserskyemsmchodch敬酒phuposkugdubemposkuvphu遗体lodgu lodgu lodgu lo年龄zmchodmchodbzhes p吃rgbdgu lo mthopodgu lo mthopobgrespo年老

三、康方言中敬语的误用现象

语言中常用词语的变化或误用现象是常有存在的,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但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短暂的、有规律的。康方言也同样如此,我们就用其中的词义来说,有些词义由原来的贬义、粗俗、藐视等的意义向褒义、高雅、尊敬等意义变化。康方言中词语slomob指乞丐、乞讨者,本义是贬义词。但现在很多僧人为了佛事而进行一些募化活动,僧人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很多能布施斋僧的人认为与佛门有缘,这种行为也叫slomob,指化缘的意思,已经由原来的贬义变成了现在的褒义。再用敬语误用的现象来说,如:

mchod指“吃”的意思,这个古老的敬语动词是普通词bzc(吃)的敬语,主要是用于尊贵的喇嘛、和佛等方面,但在雅江县波斯河和牙依河一带经常使用后已经进入当地老百姓的日常口语中,然而他们自己并不知道是敬语,作为普通词使用,不仅用在普通人方面,乃至动物方面也在用mchod这个敬语词,例句:bs rwmchodvdug牛在吃草,存在明显的敬语误用现象。

四、手势(肢体)敬语

所谓手势(肢体)敬语,就是通过手势、身姿、眼神、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系统,对交际对象及其所涉及的人或事物表示恭敬和礼貌态度的敬语表达形式。[1]这种表敬方式,在康巴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有的是借助语言或伴随着语言进行表达,有些不用借助语言能直接表达敬意。常用的手势(肢体)敬语有:摘帽、放下盘辫,俯首躬腰双手掌心向上平伸、让道于右、跪地、俯首躬腰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双手递东西等等。

生活在康巴地区的藏民族一向是个注重人与人之间礼仪规矩的民族,这种礼节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层面,也体现在动作形式层面。为了表示尊重、敬意,遇见喇嘛活佛时要摘帽,女的要放下头上的盘辫;途中遇见德高望重的僧人和自己尊贵的老师,要让道于右边,而且俯首躬腰双手掌心向上平伸或者俯首躬腰双手合十置于胸前;向长辈或客人递交东西时需双手献上也表示敬意;接待客人敬献哈达也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这些动作形式的敬意不需要更多语言来修辞,只要是藏族和了解藏文化的人都会明白其中的寓意。

其实,手势敬语是针对文明敬语而言,人类最早的敬语,应当是原始手势敬语。原始手势敬语是随着原始手势语的产生而产生的。语言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在有声分节语言产生之前,是以手势作为主要交际手段的,原始手势敬语,是以原始手势语为物质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类原始蒙昧时期的的敬语表达形式。每一个手势动作皆有特定的含义,它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其中一揖一让,一招一式早已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无需有声语言再来帮助。过去不管是中文《左传》还是藏文的史书中,都可以看到我国远古时代具有丰富发达的手势动作语言,而手势敬语就是由这种语言发展而来的。

总之,康方言敬语只是藏语敬语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口头敬语还是手势敬语都充分体现出康巴人的文明礼仪,也传承了藏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这种美德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能巧妙的运用敬语,不仅丰富了藏语词汇,更重要的是美化了语言,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亲切感和亲和力。

[1]刘超班.敬语起源的猜想[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8月第4期,p68、p69

猜你喜欢
敬语手势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挑战!神秘手势
V字手势的由来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胜利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