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2017-03-21 21:13张笑非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产业化发展对策

张笑非

摘 要:工艺美术产业在河南省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南省重点发展五大文化产业之一。通过调研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存在问题,研究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背景下的发展走向趋势,提出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对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河南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052-03

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唯一具有传承创新文化使命和功能的经济区域,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部分的河南省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这一崇高使命。2013年初,河南省政府出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重点方案》,明确将工艺美术产业与数字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一起定位于今后河南省重点发展的五大文化产业,提出了通过重点产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提速,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路。这些都为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契机与发展空间。近年来,河南传统工艺美术在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的背景下,渐渐融入了海内外大市场,通过市场化,一些传统工艺焕发了新生机,有效带动了传统工艺本身的传承与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还存在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产品老化、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大力探寻传统工艺美术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成为推动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发展的重中之重,值得深入研究。

一、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现状

厚重的中原文化和丰富的工艺美术资源为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雕塑、金属、漆器、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刺绣、艺术陶瓷等11个大类,70多个品种,是全国工艺美术重点产区之一。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技艺精湛、地方特色较为鲜明,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地方传统特色,已成为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加快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

据河南省统计局2015年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分类中“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法人单位476家,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的11%;吸纳的从业人员逾11万,占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数的12.8%;资产总计504亿元,占比10.4%;实现营业收入786.3亿元,利润总额68.25亿元,占比14.7%。这些数字均远超12个行业大类的平均值。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利润总额73.37亿元,在全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1%的情况下,实现同比增长11.1%。2016年前三季度“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742.62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55.96亿元,同比增长7.7%,超出全省平均值2.7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工艺美术品制造业在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全省“十二五”期间建成了41个特色文化产业村、34个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汴绣、钧瓷、汝瓷、牡丹瓷等文化产品的开发实现较大突破,镇平县石佛寺镇玉石产业、固始县三河尖柳编工艺品、孟津县平乐村牡丹画、民权王公庄画虎村等乡村文化产业享誉海内外。笔者对几个传统手工艺发展状况的调研情况如下。

(一)汴绣

开封市目前生产汴绣的企业约5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以开封汴绣厂、开封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等为代表。这些较大规模的企业经营管理正规,但是数量较少。其余多数都是作坊式、来样加工式。目前汴绣市场需求量稳中有升,再加上汴绣有较高的工艺要求,制作工期较长,不易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所以,虽然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但是企业经营状况都比较正常。

(二)禹州钧瓷

2013年钧瓷生产厂家已达到197家,从业人员2.8万人,年产值达7.86亿元。钧瓷企业以神■镇为核心,产业辐射周围10余个乡镇(办),带动面广。产业体系颇具规模,内部分工协作关系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产、供、销相衔接的产业发展体系,专业技术人员充裕。多家钧瓷生产企业建有研发机构,有多项成果荣获省级以上科研奖。

(三)镇平玉雕

玉雕加工遍布全县所有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其中,专业村50个,玉雕专业户近1.5萬户。县内拥有10大玉雕专业市场,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其中,玉雕加工群体占到全国加工群体的70%。文化产业园区内各类企业达1 621家,其中文化企业1 072家,达到66.1%,形成了各类玉雕专业市场10个,辐射带动县内外玉雕从业人员25万人。镇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二、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市场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名牌产品少。由于资源分割和分散,河南省工艺美术文化资源的集中度太低,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尽科学、不尽合理的现象,缺乏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得响的工艺美术品牌。二是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濒临失传。一些传统工艺匠人生活条件窘迫,生产环境恶劣,缺乏创作欲望和热情;父艺子不学、师技徒不受的情况十分严重;继承和传承的出版及声像资料缺乏,传统手工绝技和工艺美术品种濒临失传。三是创新人才匮乏。产品创作人才尤其是在全国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少,熟练技工匮乏,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成为制约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瓶颈”。四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产品设计出来以后,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和防范措施不力,自己原创的设计产品为他人所仿用,伪劣产品挤占市场,鱼目混珠,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五是产业集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一些地方的工艺美术产业尚处于民间自发状态、家庭作坊式的水平,生产布局分散,区域性的乡、村、街的规模和工业、产业园区未形成规模,不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不利于创建产业品牌。

三、河南省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充分认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作用和地位

我国的工艺美术文化饱含了中国人民的智慧,融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艺术凝聚和文化形象;既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又是一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價值。同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重要载体,更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正是通过这个桥梁,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也开始了解世界,并影响着世界,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出台,工艺美术业被列入11个重点行业之中。同年,国家统计局也修订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把“工艺美术品的生产”确立为十大类中的第七类,而在2004年制定的分类标准中工艺美术品仅作为“相关文化产品”。这些变化充分体现出工艺美术行业在文化产业中愈发重要的地位。一系列政策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说,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已经成为中央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重要战略。

传统工艺美术品生产的材料多是就地选取,加工也适于就地实施,加工中的能耗低,污染也较少,产品的附加值高、收益多,可以说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属于典型的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有效带动就业。另外,工艺美术品蕴含丰富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在国际市场有较大需求量,能增加出口、拉动经济。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产业价值。越来越多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工艺美术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对外宣传与交流的品牌名片。

(二)探索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多层次创新发展之路

1.寻求材料和技术创新

工艺美术属于造型艺术,新材料的创造和制作技艺的改进是工艺美术创新的重要方面。传统雕刻领域已出现现代电动机械工具,陶艺作坊和工厂中电窑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一些适宜于批量生产的传统工艺品中,更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新品种、新花色的开发以突显现代风格。汴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工艺品,但人们对汴绣生产方式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手工刺绣上,但实际上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工艺品的生产已经使用到了电动缝纫机机绣,甚至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的电子绣花。工艺品的生产技艺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实现着创新。如今一些经营者通过电脑对绣画稿件进行辅助设计,画师上稿的效率被大大提高,虽然这与传统刺绣作品相比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市场需求量的提升。这在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正确处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重要性。

2.时尚化产品的创新

传统的民间艺术品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手工艺品无论是在物质功能上,还是在审美情趣上都需要找到发挥自身功能和价值的新途径。工艺美术企业需要转变思路,一方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提升其“服务人民大众”的功能,积极开发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新产品结合。河南一涵汴绣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工艺美术企业,近年来企业坚持产品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涵汴绣以汴绣生活化、汴绣艺术化、汴绣装饰化为目标,汴绣生活化主要以汴绣丝巾、披肩、手包、旗袍为代表作品;汴绣艺术化的代表作品有汴绣清明上河图、汴绣牡丹图、汴绣山水图、汴绣人物图等;汴绣装饰化则体现在专注于酒店、地产、企事业单位等用于布置空间环境的装饰画、屏风的中高端定制。一涵汴绣的工艺美术产品体现了时尚化特征,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2015年7月,河南一涵汴绣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汴绣行业中唯一一家挂牌上市的公司。

(三)进一步提高工艺美术品生产集约化程度

依托地区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大力建设工艺美术产业专业村(镇),进而培育工艺美术特色区域,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培养壮大产业集群。围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工艺美术特色区域的基础上,以其为中心,依托大中型城市,着力建设工艺美术产业园区,聚集大批的工艺美术企业,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创意、研发、生产、物流等一体化功能,提高集约化程度,打造地方品牌,提高国内外的影响力。2013年6月,《河南省文化产业“双十”工程实施方案》经河南省政府同意并颁布。该方案的出台对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2014年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许昌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镇平县(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园区3个园区被评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以镇平县(石佛寺镇)玉文化产业园区为例,镇平县依托悠久的玉文化历史、玉雕工艺独特等优势,以打造“中华玉都”为目标,加速打造集玉原石销售、玉雕生产加工、玉雕精品展销、玉文化研究传播为一体的国家级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如今,南阳玉雕已形成具有丰富玉文化内涵、魅力独特的文化品牌,成为支柱产业得以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健全工艺美术产业市场体系

加快工艺美术专业化和高端市场建设,促进工艺美术产业与现代旅游产业结合,促进文化资源与工艺产业的协调发展。伴随旅游业开发的规划布局,应积极鼓励引导工艺美术企业和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依托特色景区开办旅游商品专卖店,建设并开放特色手工艺工作室或工作坊等,引导公众接受、喜爱并消费工艺美术创意产品,培育产品市场环境。以会展品牌推动产业发展,拓宽河南省工艺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空间,扩大工艺品的销售。中国南阳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前身是始于1993年的南阳(镇平)国际玉雕节,每年一届。2002年改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更名为“南阳玉雕节”。时至今日,玉雕节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在促进南阳玉雕产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强工艺美术产业与地方高校的产学研合作

工艺美术产业应将院校作为工艺美术技术来源和智力支撑、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加强地方高校和工艺美术企业联合开展工艺和产品研发,促进产学研结合,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校企合作共赢发展方面许昌学院与当地钧瓷产业的互动发展是成功的案例。许昌市禹州市是河南省首批8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之一,许昌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河南省首批3个“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之一,许昌市禹州市神镇是河南省首批25个“河南省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之一。早在2007年,许昌学院就与禹州钧瓷研究所合作共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陶瓷专业技术人才。2012年又成立“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集科学研究、造型开发、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和产品生产于一体,为促进钧瓷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许昌学院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得益于多年来坚持的校企良好合作成果,许昌学院在2015年成为首家省市共建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并入选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5年,宝丰县与平顶山学院签订陶瓷发展合作协议,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成为宝丰县陶瓷研发和培训基地。二者的强强联合将更好地促进宝丰县的陶瓷产业发展,提升陶瓷产业人才素质,同时双方发挥各自的人才、生产和销售优势,促进产学研的深入开拓,大力推动汝瓷产业发展。

(六)促进工艺美术产业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

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文化传承、科技支撑。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要依托地方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提升创意和设计内涵,拓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途径。河南省工艺美术产业中有不少品类都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能够进一步發展壮大,应高度关注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文化创意已成为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新引擎,在工艺美术技艺的发展传承基础上,要积极运用创意设计思维,创意开发具有时代气息、实用性、日用型、产业化的工艺美术新产品,进一步做强品牌,实现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的工艺美术产业是传承历史、弘扬优秀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只要找准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方向与对策,势必会推动河南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中原经济区独有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宝庆.促进当代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学术评论,2015,(1).

[2] 姚青华.中原民间美术资源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3] 镇平.做大做强玉雕产业 奋力打造中华玉都[N/OL].http://henan.sina.com.cn/nanyang/economy/2016-04-28/080745920.html.

[4] 周郑生.新常态下全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N/OL].http://www.cnaca.org/info/2015713/1-1939.shtml

[责任编辑 王燕文]

猜你喜欢
产业化发展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土地流转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浅析红皮洋葱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江省遂昌县土猪产业化发展思考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