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2017-03-21 11:21陈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12期

陈梅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实现教育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赋予数学知识游戏化功能,发挥数学游戏的教学作用。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知识时可以针对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能快速、质优地完成学习任务。本人主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分析开展美术游戏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式教学;兴趣;课堂;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68-01

1.游戏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活动中,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A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如:在教学"1-10"各数的认识后,我组织同桌学生进行"猜数字"游戏活动,先让一位学生从自备的1-10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然后让同桌的另一位同学猜"我拿的是几?"猜数的同学如果说出的数比卡片上的数大,手持卡片的同学就说:"大了";猜小了,就说:"小了",直到猜对为止,然后再交换进行。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1-10各数之间相对的大小关系,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游戏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动手操作、演示、学习的交互活动。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插入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课中凡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都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算一算等,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次数学课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长14米的绳子,分给甲、乙两人扎包用,甲包裹大,应多分2米,问甲、乙两人各分得几米?我要求学生先分组讨论,看怎么分好。再根据讨论意见,把各组准备的绳子拿出来分分看。这时学生中拉的拉、量的量、剪的剪,都十分感兴趣。从各组汇报情况来看,基本上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意见是把绳子一端先卷起2米,后将余下的部分对折,再从对折处剪断,列式为:乙分得:(14-2)÷2=6(米),甲分得6+2=8(米);第二种意见是:先把绳子对折,然后从对折处的一端退后一米剪断,列式为:甲分得14÷2+2÷2=8(米),乙分得14-8=6(米)。这种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游戏,不仅形象易懂,而且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始终处于活跃之中。

3.游戏式教学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

数学反映了客观事物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形式,生活现象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可以设置猜价格游戏,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教师先给出价格范围,例如在5元到8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游戏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即使是学习落后的学生也敢于估价。猜价格游戏不仅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而且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后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4.游戏式教学要善于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对游戏非常感兴趣,有的游戏是百玩不厌。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我创设游戏环境,让小朋友以角色的身分给生活用品进行匹配,如茶杯和牙刷、桌子和椅子等等,小朋友在游戏中进行匹配玩得非常开心,同时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教学《位置》一课时,可以安排一个"抢位置"游戏,老师先抢一位学生的位置,抢到后大声宣布自己的新位置:"我在第…组第…个。"接着继续让位置被抢了的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去抢另一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也大声宣布自己抢到的新位置。师生共同游戏,有效地改善了学生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

5.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或游戏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形象化和趣味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影子游戏中,可以让学生测量影子的大小,学生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来进行比较,有用尺子的,有用木棒作参照的,也有用绳子来量的等,不同的学生根据其生活经验,会选择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儿童在选择积木拼搭建筑物的过程中,激活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这样能使儿童在自由活动和有趣新奇的游戲体验中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数学意识的目的。

6.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老师要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设计多种多样有趣的游戏来提高学生运算的积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如:在解决数学问题:"鸡兔同笼,有头10个,足36只,问鸡兔各有几只?"时,学生心算、笔算都会现困难。这时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条腿!"学生开怀大笑。现在兔子和鸡的腿数一样了,上面10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学生答:10×2=20条。少了多少条腿?16条,这时学生很快想出:"有16÷2=8只兔子,2只鸡。"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激发了出来,并迅速地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面对的计算题的确是枯燥乏味的,作老师一定运用好游戏教学法,设计出丰富多样的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游戏,以此来激发他们计算的积极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

总之,游戏式教学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据此,我们提出了《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的策略研究》的课题。通过研究,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转型。让教师意识到,教学活动不只是教书,而且还有游戏;认识到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成长的多方面生命需要及以游戏的方式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和发展的可能,从而重视、研究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使教育活动过程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章显联.数学游戏与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教学,2005年08期.

[2] 朱平天.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版),2012年06期.

[3] 尤晓莺.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1年09期.

[4]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