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检验站”实训教学新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17-03-22 03:41尹国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社会服务社会实践

尹国欣

【摘要】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实训教学模式,运用移动检验站这一新生载体,实现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功能三合一。

【关键词】医学检验 移动检验站 实训教学 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36-01

一、背景

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与社会需求之间尚有差距,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学习热情不足,专业角度下对国情、社会的了解十分缺乏,学校实训教学的有效途径比较匮乏。

另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内容往往脱节,不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目的和意义:

1.创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模式

结合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实训培养本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补充完善专业教学方法,创新实训教学方法。

2.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色相融合

通过充实的社会实训学习和服务,体现大学生志愿者价值,培育医学生关爱社会群体意识,拓宽医学生的视野,提高医德水平。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3.实现社会服务功能

开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同时,能为实训地点的群众能提供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让学生在实训中走上社会服务岗位,体现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三、移动检验站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

1.移动检验站的概念

移动检验站即把完备的医学检验设备集成为车载设备,从而开展可移动式的医学检验相关业务,有利于开展便民医疗合作服务,解决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移动检验站实训教学模式就是运用移动检验站开展实训教学,同时促进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深入社会进行日常志愿服务,实现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功能三合一。

2.移动检验站的建设和维护

因为移动检验站的初次建设成本较高,初始阶段可以采用租赁和技术服务的形式实现。这个办法既可以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又能对车辆和设备的维护成本有效控制。可以与移动检验站提供方签订合作协议,以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形式实现移动检验站的使用。

在先期运行顺利并且后续服务功能开发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自购移动检验站,并进一步开展各类医疗合作服务项目。

3.移动检验站的功能设置

可以按照实训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定制。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医学检验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移动检验站的基本检验功能应包括:肝功肾功、生化项目、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另外可以附加彩超、DR胸透等项目。可以根据实训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进行相应检验项目的增减。另外在实际实训中可以配套进行部分检查项目,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心肺功能等。

4.移动检验站实训教学运行的实现

要在教学计划中合理规划实训教学学时,可采取日常实训教学安排为主、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实训教学为辅的模式。

开展实训教学时,要配备专职教师指导实训教学活动,专职教师应由具有医师、检验师、检验技师资质的临床教师担任,既能进行有效的现场教学,又能开展合法合规的医疗服务。同时实训教学活动还应该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实训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各类检验项目的联系和落实工作。

实训教学中,党团组织和辅导员要全程参与,对参训学生的进行学习纪律和思想道德的双重教育管理。实训教学不仅仅要强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而要更加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让大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了解国情,体验民生,提升医德水平。

四、移动检验站的远期建设目标

1.在完善移动检验站硬件功能的基础上,加强本地师资人员的技术培训,达到既能完全掌握移动检验站的技术操作,又能达到指导和培训学生的目的,能够购置和参与建设具有自主产权的移动检验站。

2.与当地医疗机构开展便民医疗服务合作项目,从而实现更深入和广泛的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魏巍, 赵春艳,黄晓华,夏楠,左云飛.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中国实用医药,2011(02)

[2]姜晓,雷呈.检验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思考,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

[3]冯文莉, 涂植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

[4]蒋建军,李鹏程,丁琳.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与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4(35)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社会服务社会实践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