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甜+特效,新《金刚》来了

2017-03-23 11:48董铭
环球时报 2017-03-23
关键词:景甜帝国大厦骷髅

本报特约记者 董铭

带着刚及格的北美影评和2.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新版“大猩猩”姗姗来迟。24日,《金刚:骷髅岛》将登陆国内院线。“大猩猩”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怪兽形象,能否通过新版本的演绎满足中国观众,有待市场检验。

又见景甜

《金刚:骷髅岛》讲述一群科考队员跑到骷髅岛上,遭遇史上最巨型的金刚和其他怪兽后,弱小的人类且战且逃,损失惨重。这部新作已于3月10日在美国亮相,对于这部视效突出、剧情简单的商业片,专业影评网站Metacritic给出62分,远远不及2005年的彼得·杰克逊版(82分)。在《时代》周刊看来,新版《金刚》“画面惊人,视觉效果出众,导演罗伯茨知道该如何把一切巨大化,毫不犹豫地去实现”;《好莱坞报道者》认为“在动作和幽默间找到平衡”。但也有英国《卫报》这样的批评声:“就像《侏罗纪公园》《现代启示录》《西贡小姐》的混搭,毫无乐趣。”

作为一部典型的特效大片,《金刚:骷髅岛》的成本高达1.85亿美元,目前全球票房已过2.6亿美元。该片的中方投资和中国演员也是看点,景甜继《长城》之后再度“乱入”——相比“抖森”汤姆·希德勒斯顿、奥斯卡影后布丽·拉尔森等人,她戏份虽然不多,不过单靠一身红白格子衬衫和比白种人还白的肤色,在一群欧美明星中也分外扎眼(图一)。

经典难再现

《金刚》题材电影一直不缺。这只大猩猩爬上纽约帝国大厦的一幕,已然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好莱坞符号,被赋予太多象征意义:野蛮与文明的对峙,贪欲与自由的向往,男权统治和女性解放……如今更与时俱进,平添保护动物的环保主题,远远超出当年“金刚之父”梅利安·库伯的初衷。在1933年的初版《金刚》里(图二),导演带着摄制组在骷髅岛上发现金刚,漂洋过海带到纽约,抓着女演员爬上帝国大厦,这些创意来自于库伯儿时对冒险故事“森林之王”的向往。当年成本不菲的《金刚》一上映就获得巨大成功,在大萧条时代也创造票房奇迹。观众蜂拥到影院争相目睹视觉奇观,还得归功于特效师威利斯·奥布莱恩使用微缩模型和巨型机械等当时最先进的拍摄技术,奠定好莱坞怪兽片的技术储备。不过到了1976年好莱坞重拍《金刚:传奇重生》时,口碑却不理想,甚至给观众留下“金刚好猥琐”的印象——性感女主角杰西卡·兰格在巨兽的玩弄中带有明显性暗示。该版本的背景搬到上世纪70年代,主角变成石油商和勘探队,最后金刚爬上的也不是帝国大厦,而是当时刚刚建成的双子塔。1976年的特效如今看来十分粗糙,动作甚至还不如1933版流畅。

真正把金刚重新带回大银幕的,还是凭借《指环王》蜚声国际的导演彼得·杰克逊——2005版《金刚》在剧情上又回到1933版的设置,此时的数码特效突飞猛进。影片中金刚虽然只有7.6米,但显得异常威武,大战霸王龙那场戏尤其精彩。2005版还运用动作和表情捕捉技术,安迪·瑟金斯的表演与特效配合得天衣无缝,大猩猩的眼神里有着人类一般的心理活动(图三)。从各个层面来看,2005版《金刚》都是该系列巅峰之作,以至于今年的《金刚:骷髅岛》很难超越,只能在特效层面去堆积铺陈。

“本土金刚”有意义吗

拍不拍“金刚(怪兽)电影”,其实更多是商业考量。当年好莱坞版《金刚》大获成功后,全球跟风的同类影片不少,日本人甚至买下版权,让他远渡重洋加盟“特摄片”,与本土怪兽哥斯拉联手出场。在上世纪60年代的《金刚大战哥斯拉》《金刚的逆袭》等电影中,外语不通的金刚不仅拳脚功夫惊人,还学会电击等超能力。对商业最敏锐的香港电影也不甘落后,邵氏在1977年打造《猩猩王》,倪匡几乎照搬美国人的剧本,把故事背景从纽约改到香港,大猩猩最后爬上当时港岛最高的建筑康乐大厦,以至于有网友吐槽该片为“山寨版金刚闹香港”。

由此可见,要拍“本土金刚”并不难——中国市场如今的资金和容量都能承受,技术也不是大问题,关键是,这样翻拍出来的意义何在?张艺谋去年拍《长城》试水“怪兽片”效果并不理想,真让大猩猩爬上东方明珠、小蛮腰等中国地标建筑,也极可能沦为一场“视觉马戏”,若无法体现更深层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很难呈现出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那种震撼感和批判意义。▲

猜你喜欢
景甜帝国大厦骷髅
意林2021年5月
《司藤》景甜:担心无法胜任,最终勇敢走出“舒适圈”
智闯骷髅岛
骷髅行乞
景甜 东方的神秘力量
骷髅行乞
会移步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