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作家井上厦的戏剧创作思想

2017-03-23 10:28周婷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戏剧

摘 要:日本家喻户晓的剧作大师、小说家井上厦认为:在战败后的日本,国家和国民之间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是无济于事的,需要有意识地制造一些中间集团,通过这些中间集团,把国家和国民联系在一起。对于井上厦而言,能够实现其中间集团思想的具体方式便是戏剧这种文艺表演,他渴望通过戏剧创建不同类型人群之间的深刻对话,进而共同思考彼此都能收获幸福的人生方向。本论将通过《岩手县的剧场列车》和《人间合格》这两部戏剧作品,分析其独有的戏剧创作思想。

关键词:井上厦 戏剧 深刻对话 中间集团

井上厦(1934年—2010年)是日本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平民剧作家”,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剧作大师、小说家,发表过《和爸爸在一起》、《吉里吉里人》等著作。井上厦擅长通过文字游戏和独特的人物刻画来轻松描写国家权力与国民、战争责任等沉重话题。幼时的战争体验让井上厦多次发表反战、反核和拥护宪法的言论,在日本社会中一直站在保护国民言论和和平运动的最前列。

1984年,井上厦在满五十周岁的时候创立了剧团小松座,专门上演自己创作的戏剧作品。在这之前,井上厦一直投身于创作小说、剧本、广播电视剧等文化活动,可谓身兼数职。小松座的成立被日本评论界认为是井上厦对自己身为戏剧作家的一种身份宣言。本论将在井上厦的随笔、报道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手县的剧场列车》和《人间合格》这两部戏剧作品,分析其独有的戏剧创作思想[1]。

一、语言跳跃的哲学书

井上厦去世后,生前很多没有出版的作品陆续以单行本的方式问世,其中有一本2011年出版的《井上厦的读书眼镜》。书中收纳了一些井上厦的读书感言和文学介绍。其中有一篇名为《语言跳跃的哲学书》的随笔。在这篇随笔中井上厦提到:“为大家介绍一本我偶尔翻到的书,一提到哲学,人们就会联想到那些听不懂的大道理吧,所以平时谁也不会想去看什么哲学书。但这本哲学书却让我读后非常感动。”井上厦提到的哲学书是由佐佐木毅、金泰昌编写的,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的《公共哲学》。这本《公共哲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书中内容并非是一个人的论述,而是针对一个问题聚集了多位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研究者,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讨论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研究者们首先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再由其他学者对其进行提问、质疑,并做进一步的共同讨论。井上厦评价说:这种对话式的,正确地说是不同类型人们之间的对话式的记录方式让他产生了一种爽朗的心情,废寝忘食地一直读到了最后。

《公共哲学》共分为十卷,其中的第六卷《从经济看公私问题》中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公共善”的概念。这个概念摒弃了以往只存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二分法,强调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还存在公共利益,也就是公共善。对此井上厦读后深表赞同,在其随笔中提到:“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中间集团的思考方式。通过‘中间集团可以从以往的‘为了自己能做的事情(私)和‘为了国家能做的事情(公)发展到:‘为了彼此能做的事情(公共善)这样一个新次元。”

在以往的哲学思想中,人们大多倡导从只考虑“为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升华到思考“为了大家能做的事情”。但在日本这样一个经历过军国主义、霸权思想、侵略战争的国家,若轻易打出“为了大家、为了国家”这样的标语,动员所有国民朝着同一方向迈进的思想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在经历了美国主导下的战后改革的日本社会,国家与国民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井上厦在他的代表作《吉里吉里人》中也提出了一个到底应该如何建立民主国家的设想。受《公共哲学》这本书的启发,井上厦寻找到的答案便是上文中提到的“中间集团”思想。把以往的“为了国家”这种纵向人际关系修复为“为了彼此”的横向人际关系。

二、不同类型人群之间的深刻对话

2003年井上厦与日本知名评论家米原万里、小森阳一等人进行了一场公开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中井上厦又一次提到了中间集团的思想:“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存在着中间集团,社会中很多流行趋势、新的思维意识都是以这些中间集团为中心发展起来的[2]。”井上厦在这次座谈会中提到:在人生问题上,国家和个人之间进行直接的碰撞是没有任何效果的,需要在国家和个人中间制造一些中间集团,通过借助这些中間集团的力量去解决各类问题。同时个人也是在中间集团这样的组织中彼此学习、共同思考,最终达到个人、国家共同受益的。

对于应如何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创建中间集团的问题上,井上厦在小学馆出版的《谈话的日语》中提到:“在我看到,最困难的事情是如何建立一个将不同类型的人群集中在一起进行深刻讨论的平台。想法、境遇都互不相同的人们,通过深刻的对话,寻求到一种彼此都认为是最妥当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过程是我最希望看到的。理想样本就是电影《七武士》。”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描述了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一小山村面临着山贼的威胁。为了保护秋天的收成,村中长老决定去请武士来保护村子的安全。他们从日本各地请来了七名流浪武士,这七名武士的出身、性格、生长环境都完全不同,只是为了击退山贼这同一个目的而被集中在了一起。在整个防御山贼的准备过程中,武士与农民间,七名武士之间发生了许多摩擦也闹出不少笑话。而在最后他们终于战胜了山贼,保护了村庄。

井上厦理想中的中间集团就像七武士一样,他希望能把不同类型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深刻的对话,以达到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的目的。井上厦在其随笔中提到:若想要不同类型人之间的对话得以成立,首先必须要去倾听并理解对方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同于自己观点的对峙,在感受这种对峙的同时仍然要继续接受对方的观点。彼此的观点相互纠缠,将对话进行下去。这样深刻的对话能够磨练自身的主观性,对自身的性格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不同类型人群之间的深刻对话又是如何才能实现的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时间能够进行真正深刻的对话呢?在这方面,井上厦寻求到的答案是:戏剧这种文艺表演方式可以承担为人们提供深刻对话的作用。戏剧是演员当众演给观众欣赏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具有直观性、过程性和仪式性的特点,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井上厦认为: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戏剧舞台上,登场人物通过台词、表演将深刻的对话内容直白地、并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观众。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内心会产生与戏剧内容相互纠葛的感情,进而在心灵深处进行着一种自我意识与戏剧内容之间的深刻对话[3]。

三、《岩手县的剧场列车》和《人间合格》

在井上厦众多的戏剧作品中,最能体现其中间集团思想的作品便是《岩手县的剧场列车》和《人间合格》。日本评论界普遍把《岩手县的剧场列车》这部戏剧认定为井上厦文学的转折点。井上厦在接受采访中曾提到:在创作《岩手县的剧场列车》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何为民主主义思想,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又应是如何的?在这部戏剧中,井上厦将不同类型人之间的深刻对话表现到了极致。

《岩手县的剧场列车》是井上厦根据自己崇敬的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一生经历和重要代表作品改编的戏剧。作品中表达了宫泽贤治对妹妹的眷恋以及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而产生的苦恼。在作品结尾,主人公带着对日本近代社会的梦想与苦恼,爱与绝望乘上了开往梦之国度的夜行列车[4]。《岩手县的剧场列车》以台词量庞大,内容深刻而被人们广为颂赞。在台词设计上,井上厦尤其注重对话的形式,几乎为每一位演员都提供了充分发表自己台词的机会。在井上厦的创作下,剧中主人公宫泽贤治的人生充满了对立:与父亲在价值观上的对立,对妹妹的眷恋与妹妹去世的对立,理想中的农民活动与严酷自然现实的对立等等。井上厦在接受采访中提到:对立产生对话,同时对话消弭对立。在《岩手县的剧场列车》中,登场人物众多且个性各异,内容主线均放在人物之间通过丰富的台词进行深刻对话的场景上,大量的台词在内容上充满了井上厦式的幽默,诙谐且深刻。很多看似绝望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都在进行深刻对话的过程中被消化了。在作品的最后,主人公的各种苦恼并没有完全消失,但各种思想上的对立却都自然而然地在一个方向上沉淀了下来。《岩手县的剧场列车》这部戏剧在充满爆笑和感动中为人们描绘出了崭新的宫泽贤治形象,被评价为日本近代戏剧史上的杰作。

在《岩手县的剧场列车》的结尾部分,主人公宫泽贤治坐上了开往另一个世界的长途列车。这时登场的女列车员问道:“有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遗憾的乘客吗?有需要遗憾车票的乘客吗?”宫泽贤治回答说:“如果有个广场就好了。如果每个村子里都能有个广场就好了。村里的人们可以聚在广场上做祭祀活动;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交谈;一起欢快地唱歌跳舞。总之如果有一个能成为村子中心地带的广场该有多好啊。”主人公提到的“广场”也体现了井上厦的中间集团思想。主人公渴望通过在广场上的对话、唱歌、跳舞来发展农民的艺术。“广场”即承担了农民生活里的中间集团的作用。在宫泽贤治和农民之间若能加入“广场”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或许可以增加一些沟通的机会,加深一些对彼此的理解。

除了《岩手县的剧场列车》,井上厦的另一部戏剧作品《人间合格》同样体现了其中间集团的创作思想。《岩手县的剧场列车》强调不同类型人之间进行深刻对话的表达方式,而在《人间合格》这部作品中,井上厦是通过有意识地制造“第三人”的方式来表达其创作精神的。《人间合格》这部戏剧单看标题便可得知是根据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改编的作品,在原著《人间失格》中,生性怯懦敏感的主人公大庭叶藏和外表优雅但却内心险恶的堀木正雄整日纠缠在一起。大庭叶藏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他在堀木的影响下一步步走入颓废的深渊,不能自拔。但在井上厦改编后的《人间合格》中,主人公却由两人变成了三人。《人间合格》演绎了寄宿在东京附近的三个年轻人的生活。出生在青森大地主家庭的东京大学生津岛修治;研究新型演剧的山田定一;进行非法政治活动的佐藤浩藏。三人共同经历了从大正时代到昭和初期的日本战败后社会秩序混乱,民众思想颓败的二十年动荡时期。《人间合格》中的津岛修治便是太宰治原著中大庭叶藏的化身。

在这部戏剧中,首先登场的是佐藤,一个对当时的日本社会制度充满反叛意识,悲观保守的人物。紧接着出场的是山田,是一个能够迅速扑捉到时代变化,充满激进冒险主义的男人。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对主人公津岛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但在戏剧上演前的采访中井上厦提到:近代文明中的二分法、二元对立的原则,例如:非正即反、非公即私这样的观念是需要被打破的。在正反之间存在着中间部分。在《人间合格》这部戏剧中,为了打破这样的两极对立,井上厦安排了第三人中北登场。中北最初以敌对的立场出现,是一个被所有人都讨厌的角色。但随着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中北开始慢慢靠向津岛,成为一个担任津岛守护天使的角色。中北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津岛消化了佐藤与山田对其带来的影响,津岛通过和中北之间的深刻对话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沉淀。中北在这部戏剧中即起着中间集团的作用。井上厦通过在左与右(佐藤与山田)这样的对立关系中加入一个“第三人”(中北)的方式,有意识地构建一个新的中间集团,主人公在这个中间集团(中北)的关照和影响下慢慢成长,达到戏剧主题“人间合格”的最终目的。中北这个“第三人”的出现为剧情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并为观众赋予了新的感动。

井上厦后期的剧作大多取材于近现代史,主张和平反核,强调普通人也应对战争做出反省。他曾说过“我们不能忘记曾经发生的事,更不能假装忘记。”“如果一直轻视过去,我们也終将被未来轻视[5]。”井上厦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观察,并用最明快的语言传达着自己的思想。2010年4月9日,井上厦患肺癌去世,享年75岁。

参考文献

[1]井上厦.井上厦第一期戏曲全集[M].日本:新潮社,1984:15-30.

[2]井上厦.井上厦的读书眼镜[M].日本:讲谈社.2011:73-89.

[3]小森阳一,秦刚.井上厦的语言[J].日本学刊,2010(03):135-138.

[4]扇田昭彦,李艳丽.戏剧与“时间的乌托邦”——悼井上厦先生[J].戏剧艺术,2011(02):14-15.

[5]张立波.“国家”与“国民”——井上厦的文学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39-45.

作者简介

周婷婷,(1981— ),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戏剧
现代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戏剧表演中的“隔离”与“开放”研究
《在华十二年》所载戏剧资料及其戏剧史价值
清代新疆查禁戏剧演出考
戏剧类
对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的几点思考
戏剧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