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课堂兴趣盎然

2017-03-23 11:13洪小春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诗句古诗古诗词

洪小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诗歌能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净化学生的灵魂。进行诗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本文只想抛砖引玉,以让更多的语文教师重视古诗,传承古典文化,让诗歌“活”起来,让民族的传统文化重焕光彩。

一、诵读积累,培育智慧沃土

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正是因为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读或领读或齐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我们常说的诗歌的意境正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它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如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的也便是诗的“意境”。古诗的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而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髓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激励人们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寓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有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学生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他们往往通过诵读很快受其感染,势必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情感,从而达到心物交融、心领神会。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形成了他们健全的人格。

二、主动探究,点燃智慧火花

陶行知辩证的知行统一观,为我们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在行动中产生思想与智慧。

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借助工具书等,理解了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借助重点词,借助注释,学生就会很快明了诗句的意思。但要真正领悟这诗中的意境,光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古诗都是十分精练含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我们的是无穷想象空间。在能熟练朗诵古诗的基础上,再抓住古诗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感情的基本特点,把对学生情感的引发、激荡、升华,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乘上腾飞的飞船,进入如梦如幻的诗境。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幕幕古诗所表现的情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播放出不同的個性“电影”,就像不同的电影导演会导出不同的“电影”来一样。

三、引导创新,结出智慧硕果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这句话警示我们: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具有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位发现者、创造者,这种需要在儿童世界里显得尤为强烈。

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毕竟对古文的认识是有限的,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的时候,这时我们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其认识自己对诗意理解的偏颇,指导其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促就其日后进一步思考问题。创造精神与生俱来,哪怕我们没有能力去培养和发展,至少也应该小心翼翼地去呵护,不要让学生的创造之心在我们的“教育”下日渐衰退。要相信今天“小小的孩子,就是将来小小的科学家”。对于他们在古诗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创新火花,我们都应该小心地呵护,积极地加以肯定,并引导其继续沿着自己的创新思路前进,结出一个个创造智慧的硕果。

四、拓展空间,走进生活心灵

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为他们提供在具体环境中开展语言实践的机会。

首先,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板报、墙报、学习园地、多媒体、校园文化节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其次,可定期(周末或周日)开设诗词讲座,主要是专题学习的讲座,如“唐朝边塞诗与盛唐气象”“诗人笔下的梅、松、菊、竹”等,主讲者先是教师,然后培养学生成为主讲或主持,强调师生互动、自由活跃,突出自主、合作、对话、情感与理性结合、具体与抽象结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诗词朗诵欣赏和诗词表演等活动,使诗词从远古走进现实生活、走进心灵,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实现诗人、作品与读者的精神交汇。或者可以引导学生指物诵诗、感怀吟诗、即景背诗。最后还可以开展主题为《生活因诗而精彩》的系列写作活动。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只有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满眼诗意、满怀诗情、满口诗香,在生活中品诗,在品诗中生活,诗词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毕生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是铭刻于华夏儿女精神世界的独特符号,中华民族历来都很注重古诗词学习的传统。在传承民族精神财富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创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让古诗词课堂兴味盎然,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更亲近古诗词,更热爱古诗词。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小学古诗教学一得.教育评论,2001.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诗句古诗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