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要实效性与多样性并重并举

2017-03-23 11:20吴彩虹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实效性德育工作

吴彩虹

德育教育是当今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对人心和灵魂的教育,是对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正因为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就内容而言,仅近些年见诸报刊、论文的就不下十几种,如养成教育、儒雅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礼貌教育等;就方式而言,有校园文化、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三位一体、案例交流等。

但毋庸置疑,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方法,轻实效。很多的论文写得文采飞扬、声情并茂,观点不可谓不深刻,例证不可谓不鲜活,但每每出现将德育工作简单化的倾向。比如,绝大多数的德育论文,在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后,为了论证其方法的效果,其例证往往是一场或数场主题班会就纠正了一个孩子的不良习惯,一次或几次的耐心谈话就改变了一个叛逆期学生的性情,一个学期的感恩教育就使得所有的孩子主动拿起了扫帚、抹布……

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鉴于此,我觉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一、当今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肤浅平淡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的政治课只单纯具有考试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活动只是为了点缀和出亮点。二是社会负能量造成的强大干扰。表现在因为各种利益分配不公造成的学生心理和行为失衡;成人的负面言论、电子音像、娱乐书刊、舞厅酒吧、电子游戏等社会生活对中小学生灵魂的侵蚀。三是家庭问题的影响。一些家长只关注学生考卷上的成绩,不关注学生德育问题,用分数恒定好坏优差,给学生心理带来了影响;家庭环境中的功利化、实惠化、金钱化倾向等无形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对学校实施的正面德育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二、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制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在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我们往往出于某种习惯性心理,把德育工作的目标定得过高过大,脱离学生实际,操作性很低。这种脱离学生年龄层次的道德目标忽视了自身的可操作性,造成了在德育过程中,一味重视道德理论的灌输,轻视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在德育效果上,往往会造就出“能说会道”的学生,甚至会培养出双重人格的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出切合他们身心的德育目标。比如“学会感恩”教育,可分为感恩他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祖国等。在小学低年级段,感恩他人的教育可具体落实为:关心父母亲人,尊敬教师,团结同学,小伙伴友爱互助等;感恩大自然的教育可具体落实为:关心家庭及学校的环境,愛护花草树木,注意公共场所卫生;感恩国家的教育要求做到: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爱自己的祖国,知道国旗、国微、国歌、首都等,热爱自己的家乡等。

2.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素质

首先要打破唯分数论,全面树立新的人才观。古代的科举制度和今天的中高考选拔制度,给很多人造成并强化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理念,在教师队伍中持这种观念的也大有人在。这种理念发展的后果往往是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素质的培养,把孩子学习成绩的变化视为孩子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与结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深深地感受到自我主体性的丧失,从而对社会和家庭的温暖视而不见。因此,必须改变旧有的人才观,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健全人格。

其次,要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推进德育目标的达成。学校德育目标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我们要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品格和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有特色的班队活动、演讲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各类竞赛比赛活动等,创造机会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每个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激励、培养和促进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使他们人格中的积极成分不断得到发挥,品格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3.改革德育工作的考核机制

德育工作开展得怎样,都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内化、实践才能得出结论。而当今的学生,大多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往往比较自私、任性,缺乏应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缺乏耐苦、耐挫精神,因此改革德育工作的考核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日本的一些做法就很值得我们效仿。一是要求学生都要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二是要求学生定期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或简单的生产劳动;三是每年都有7到10天的耐苦生活体验。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品尝生活的甘苦,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坚强意志。在我们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如果在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下,有计划地加入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类体验性教育,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从“你该怎样”转向“我该怎样”,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就会得到整体提高。

4.开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利用学校天然的组织优势,充分开发三者的教育职能,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这种做法的最大优点是学校与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各地实践的情况来看,这种做法对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的薄弱现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综上,教育工作者要在大力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新办法、新路子,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实效性德育工作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