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中的“无”和“有”

2017-03-23 00:42崔峻豪
金秋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不争道德经道家

◎文/崔峻豪

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国度里,由老子开创的道家思想三分天下而得其一,与另外的儒和释两大思想力量共同滋养着我们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从这一经典中汲取智慧与营养,化为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一种精神指导。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老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老子是春秋时期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之父,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现实原型。

老子从小就聪明勤奋,热爱读书,特别是他成为周国守藏室也就是国家图书馆的一名史官后,更是充分利用这种“近水楼台”的优越条件博览群书,增进学识。《史记》记载,孔子曾经专程从山东鲁国到河南楚国问礼于老子,在听闻了老子的讲论之后非常佩服。《礼记》记载,孔子曾四次向老子请教学问。可见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并非空穴来风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他广泛的阅读、深厚的学识以及先知般的灵感基础之上。

我在推荐王阳明先生《传习录》的书评中谈到过,我国古代大思想家都是做人与做文、讲学与修德、知与行兼备的大家,老子也不例外。人如其书,真实历史生活中的李耳为人谦恭不争,虚静寡欲,曰慈曰俭,不敢为人先,如他在《道德经》里所写“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指无限扩张自己的欲望反而达不到预期目的,而那些谦虚不争的人反而“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这种保全自我的智慧和谦虚不争的品德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尊重,即便是被尊为圣贤的孔夫子都对他尊崇备至。

老子做史官的时候,正直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战争不断,天道灭绝。统治阶层穷奢极欲,尔虞我诈;黎民百姓饥寒交迫,朝不保夕。老子感到道义难施,便辞官回乡,开始了设坛讲学的传道生活。后来他的国家被陈所灭,带着亡国之痛的老子骑青牛离开家乡西去函谷,然后就发生了那个著名的历史事件:应函谷关令尹喜的请求,“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据专家考证,后来老子退隐在河北沙河市渡口村的广阳山上,专心修行直至去世。而融含了他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的《道德经》一直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思想世界一颗永不磨灭的灯。

《道德经》字数不多,但是阅读的时候可以有很多切入点,你可以从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这一问题入手,也可以带着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这一疑问进入老子的思想,但是无论是想了解他关于人生层面的生活之道,还是有关宇宙生成的生态自然之道,抑或是想汲取他“若烹小鲜”的治国之道,都离不开对这本书之中两个根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即“无”和“有”。“无”和“有”的论述贯穿这一经典全篇,我们可以从老子的这一对基本哲学概念入手来阅读老子。

按照老子的理解,“无”和“有”是同一来源,但是又彼此不同,两者都是很幽深的。“有”并非一定就好,“无”并非一定就坏,两者本质上同出一源,同样幽深。理解了“无”和“有”的这些特征,有助于我们在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把握中,不沉溺于“无”的烦恼,不因“有”而沾沾自喜,这是万事万物的运作之道,是一种人生之道。正因为“无”和“有”同出一源,两者也就是共生共存,所谓“有无相生”。人如果掌握了这一道理,就是有道之人,就会以“无为”和“不言”的心态来看待人间世事。“无为”与“不言”恰恰以看不见的影响力教导“有”的世界,教导“有为”和“言”的人。

当然,老子的“无”和“有”的智慧,只是他这个永不枯竭的井泉里的一小块儿思想宝石,如果想得到能够开悟人生智慧的更多思想瑰宝,还需要你自己去开启寻宝之旅,去反复的阅读和体悟老子只可意会“妙不可言”的“非常道”。

猜你喜欢
不争道德经道家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漫画道家思想
不争的函谷古道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不 争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