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片树叶的故事

2017-03-23 17:47美国辛格
初中生 2017年20期
关键词:辛格树干风雨

文/(美国)辛格

两片树叶的故事

文/(美国)辛格

责任编辑:江 冬

这个森林很大,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各种带叶的树木。通常,每年11月,这里的天气都很寒冷,甚至偶尔会下雪,可是,今年相当暖和。如果不是整个森林都满布落叶,你会以为这还是夏天。落叶有的黄得像番红花,有的红得像葡萄酒,有的呈现金黄色,有的则是斑驳的杂色。这些树叶曾经受了风吹雨打,有些在白天脱落,有些在夜间掉下,如今已在森林地面形成了一张很厚的地毯。它们虽然浆液已干,但还散发出一种可人的芬芳。阳光透过树枝照射着落叶。经历过秋季暴风雨而居然留存下来了的蠕虫或蝇蚋在叶上爬行。落叶下面的空隙,为蟋蟀、田鼠以及其他许多在地下寻求庇护的动物提供了藏身之所。

在一棵已失去所有其他叶子的树上,顶端的一根小树枝上还挂着两片叶子:欧里和楚珐。欧里和楚珐自己也不知道是何原因,竟然能逃过历次风雨和寒夜。其实有谁知道为什么一片叶子会落下,而另一片留存?不过欧里和楚珐相信,答案在于他们彼此深深相爱。欧里的身形稍微比楚珐大,也年长几天,楚珐则更为美丽和精致。在风吹雨打或冰雹初降时,一片叶子帮不了另一片叶子什么大忙。不过,欧里总是一有机会就鼓励楚珐。每逢遇到雷电交作、狂风暴雨,不仅树叶被打落,甚至整条树枝都被折断的时候,欧里就恳切地叮嘱楚珐:“坚持下去,楚珐!全力坚持下去!”

在寒冷的暴风雨之夜,楚珐有时会埋怨说:“我的大限已到。欧里,你坚持下去吧!”

“为什么?”欧里说,“没有你,我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掉下去的话,我也会跟着你掉。”

“不,欧里,不要这样做!一片叶子只要能维持不坠落,就不可放手。”

“那就要看你是否跟我在一起了。”欧里回答,“白天,我对着你看和欣赏你的美。夜晚,我闻到你的芳香。要我做树上的孤独叶子吗?不,绝不行!”

“欧里,你的话虽然很甜,可不是事实。”楚珐说,“你明知我已不像从前那样美丽了。看,我有多少皱纹,我已变得多么干瘪!我只留下一样东西——我对你的爱。”

“那还不够吗?在我们所有的力量当中,爱是至高至美的。”欧里说,“只要我们相亲相爱,我们就会留在这里,没有什么风雨能够摧毁我们。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楚珐——我爱你从来没有像现在爱得这样深。”

“为什么,欧里?为什么?我已经全身都变黄了啊。”

“谁说绿色美而黄色不美?所有颜色都是同样漂亮的。”

就在欧里说这些话的时候,楚珐这几个月来一直担心的事发生了——一阵风吹过来,把欧里从树枝上扯去。楚珐开始震颤摆动,好像也快要被风吹走似的。可是,她仍紧紧地抓着树枝不放。她看见欧里坠下时在空中摆荡,于是用叶子的语言喊他:“欧里!回来!欧里!欧里!”

但她的话还没有说完,欧里便消失不见了。他已和地面上的其他叶子混在一起,留下楚珐孤零零地挂在树上。

只要是在白天,楚珐就还可以设法忍受她的悲伤。但一到苍穹渐黑,天气变冷,而细雨亦开始降下时,她就万念俱灰。不知怎的,她觉得树叶的一切不幸都该归咎于树本身,归咎于那拥有无数强劲分枝的树干。树叶会落下,树干却巍然屹立,牢固地扎根于泥土中,任何风雨冰雹都不能把他推倒。一片叶子的遭遇,对一棵很可能永远活下去的树来说算得了什么?在楚珐看来,树干就是一种神明,用叶子遮盖着自己几个月,然后把叶子撇掉。他用自己的浆液滋养叶子,高兴滋养多久就多久,然后就让他们干渴而死。楚珐哀求大树把欧里还给她,求他恢复夏日情景,可是大树不理会她的恳求。

楚珐没想到一个夜晚会像今夕这样漫长——这样黑暗,这样寒冷。她向欧里说话,希望得到回答,可是欧里无声无息,也没有露出存在的迹象。

楚珐对树说:“既然你已把欧里从我身边夺走,那就把我也拿走吧。”

可即使是这个恳求,树也不加理会。

过了一阵,楚珐打起了瞌睡。这不是酣眠,而是奇怪的慵倦。醒来后,楚珐惊讶地发觉自己已不再挂在树上。原来在她睡着时,狂风已把她吹了下来。这和日出时她在树上醒来的感觉大不相同,她的一切恐惧与烦恼均已消除。而且,这次醒来还有了一种她从未有过的体会:她现在知道,她已不再只是一片任由风吹雨打的叶子,而是宇宙的一部分。楚珐透过某种神秘力量,明白了她的分子、原子、质子和电子所造成的奇迹——明白了她所代表的巨大力量和她身为其中一部分的天意安排。

欧里躺在她的身旁。他们以前所不知的爱互相致意。这不是由机缘巧合或一时冲动所决定的爱,而是与宇宙同样伟大和永恒的爱。他们在4月与11月之间日夜害怕会发生的,结果不是死亡,而是拯救。轻风吹来,把欧里和楚珐吹上空中。他们在翱翔时的那种幸福快乐,只有获得解放而与宇宙融为一体的生物才能体会得到。

写 法 探 讨

这是辛格的一篇名作。作为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在这篇短小的作品里展现了他的“大手笔”——描述的虽然只是两片树叶,却表达出了丰富的内涵,可以说是从一个极为简单、平常的入口而通向了浩瀚与深邃。

这篇作品之所以内涵丰富,从写作手法上看,是因为辛格运用了“主题变奏”——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看前面部分,以为这是一篇有关“爱情”主题的作品,接下来,又以为作者想表达的是对生命短暂、无常的喟叹,而最后我们发现,文章的主题又变成了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的视野不断扩展、思索不断深入,而他的描述对象也不再仅仅是两片树叶(或者说两个人),而是人类全体乃至所有的生命。

猜你喜欢
辛格树干风雨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面前我们一起扛
我的自由
为什么树干不是方的?
四十载风雨人大路
going Coastal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为什么要在树干上刷白浆
看电影
手机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