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治疗作用探究

2017-03-24 14:27戴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艺术美当代艺术

戴婷

摘 要:艺术治疗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治疗技术,它以艺术创作活动为媒介,来实现调节情绪、改变行为问题、整合人格的作用。艺术治疗的概念同当代艺术一样起源于二战之后,当代艺术追求精神自由与心理治疗中缓解情绪的首要目的相同。当然,当代艺术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还极力去追求艺术美,实现艺术的典型性、形象性、主观性特征。

关键词:当代艺术;艺术治疗;艺术美;原生艺术

当代艺术的治疗作用究竟如何,心理学家和艺术家正在努力探索之中,当然临床治疗与艺术疗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般而言,艺术治疗中的艺术创作在于对无意识的探索以及对非理性信息(情感、幻想、直觉、灵感等)的把握,因为无意识的形象记忆、非理性的信息潜藏于我们的右脑,而艺术创作活动正是对右脑的使用与开发。艺术治疗的合理性存在,在于艺术创作能用于心理评估与投射测验,在于艺术创作能增加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发现的能力,在于通过艺术创作能进行情绪宣泄,解决情绪障碍,重新认识自己,进而把艺术治疗中的“艺术”锁定为当代艺术,其合理性在于当代艺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一、从异装行为来认识当代艺术对自我接纳的作用

人们的行为状态,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共同影响,人们不断调节内部机制以适应外部环境,从而使人的行为处于动态稳定中。然而一个人的内部机制不一定时刻都能适应外部环境,理性应对,当压力过大、认知情绪失调时,就会产生异常行为。然而异常行为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模式,人们通过异常行为去宣泄情绪、释放压力,重新恢复内部机制的稳定性。

当代行为艺术家马六明常用女性化的装扮来进行自己的行为艺术创造,他以“芬-马六明”为形象的系列作品,通过穿戴女性服饰来满足自身的感官刺激,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快感。除了这种最直接的感官刺激,马六明意在用身体语言去表达生活中的束缚感,物质化的身体和两性概念。但是马六明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性取向,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同样,李玉刚的舞台艺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富贵华丽的女性形象来进行表演,通过异装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气质,用女性化的形象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来展现艺术的魅力。

异装对于艺术创造来说并非肆意的噱头,而是通过艺术化的加工来反映社会文化对两性角色的变异期望,特别是物化兩性形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两性形象被物质化、标签化。异装并非性别角色认同的失调,异装本身对艺术家具有一种治疗作用,通过异装获得特殊的满足感。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性别角色认同发展期,每个人的人格发展中既有男性化一面也有女性化一面。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竞争压力、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异装消解了紧张,释放了压力。现代社会对于男性来讲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各种生活困境环绕着他们,情绪、压力无处释放,逃离男性角色的幻想促使他们出现异装行为,暂缓作为男性角色的社会期望,缓解心理压力。而对于同性恋群体,异装艺术同样对他们起着治疗作用。首先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而艺术能通过自己的魅力让人们了解、接纳这类群体;其次他们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而艺术能为他们构建属于他们的亚文化;最后,当代艺术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与接纳,使得这一类群体找到归属感,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从艺术创作来面对自身的情感创伤和情绪困扰

艺术与疯癫似乎相伴而生,明代画家徐渭,九次自杀,自残杀妻,精神癫狂,却开创了泼墨大写意画派,写意画不求形似求神似,开创一代新画风。愤怒的梵高与高更争吵后割下左耳,却创作了《割耳朵后的自画像》,且梵高创作最辉煌的时期正是他精神极度异常在圣雷米疗养院的一年间。正如尼采所言:“现代艺术家在生理上与歇斯底里血缘最近,他们的性格也是根据这种病态而被描画出来的”[1]。但凡行为上的歇斯底里皆需精神上的解脱与救赎,艺术家把这种精神压抑转化为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来摆脱自我的束缚,解救心灵。

法国艺术家妮基·德·圣法尔在其精神严重崩溃进精神病医院治疗时,她接触了绘画,发现绘画如同魔法一般改善了她的病情。妮基在巴黎近代美术馆展览自己的作品《我情人的肖像》时,想象着作品如同人一样正在受伤流血,她突发“射击艺术”的概念,即向自己的作品开枪射击。妮基希望通过射击破坏画作的瞬间,颜料流淌飞溅,把内心的情绪发泄视觉化。妮基用这种射击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叛逆、狂躁情绪,获得喜悦的快感。

中国原生艺术画家丽洁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的单亲母亲,她从郭海平所开设的原生艺术工作室接触到绘画,而当她开始绘画后,她认为自己获得了一种平静与释放,体会到了自己作为独立女性个体的快乐,在绘画中得到慰藉。丽洁的画是通过整合自己的内心,从审美的视角来描绘她的幻觉,从意识层面整合无意识的视觉形象。她的作品《树桩》(图1)是用若干树桩组合成的三角形,如她所解释的——她自己很脆弱,希望通过坚固的树桩、稳定的三角形来保护自己。由此足以看出她内心的这种脆弱情绪和对安全的渴求。再看《蚯蚓》(图2)这幅作品,色彩鲜亮明快,富有生命力,从绘画投射的角度,可以映射出丽洁内心对快乐无忧的追求。丽洁具有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绘画在抑郁时能让她获得成就感,在躁狂时对她起到镇静作用。

从艺术治疗的角度来讲,艺术创作让具有精神障碍的艺术家获得极为重要的生命体验,实现自我整合,把右脑的感性情绪通过艺术创作释放出来,从而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这种精神的异常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动力,能体验到常人无法体验到的视觉感受。

三、从幻境中来成就艺术美

当代艺术用大胆的行为与艺术手段挑战着人们的认知,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引发大众对某些艺术问题、社会问题、人性问题的思考,改变着社会对某些文化和特殊人群的接纳度。艺术创作在于对右脑的开发,认识我们的感性世界,挖掘无意识的力量。有些艺术家天生就有着独特的艺术感受力,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一样——“天才与疯子并存”,其临界点在于是否能把这种精神异常升华为一种艺术创作。当然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变同样影响着天才与疯子的塑造,本身精神异常就是社会文化标签的结果。

日本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年幼时就患有轻度的精神疾病,有视听障碍,常年生活在幻觉之中,一度深受折磨。但是疾病产生的幻觉,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如网状的斑点出现在她的视觉世界中,让她对斑点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以此进行艺术创作,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就了她的艺术世界。草间弥生在其创作绘画作品《花(D.S.P.S)》(图3)时曾说:“某日我观看着红色桌布上的花纹,并开始在周围寻找是不是有同样的花纹,从天花板、窗户、墙壁到屋子里的各个角落,最后是我的身体、宇宙。在寻找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被磨灭、被无限大的时间与绝对的空间感不停旋转着,我变的渺小而且微不足道。”[2]草间弥生把自己的这种感官刺激寄托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他把这种无边无际的圆点幻觉融入到艺术中。草间弥生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她对自己艺术天分的把握,另一方面得益于当代艺术的发展,新时期的艺术观念更强调艺术与现实、精神与自由的联系,加之女权主义主张在日本的宣扬,人们开始接受草间弥生这种幻觉与现实融合的圆点作品。

总的来讲,当代艺术的治疗作用,一则源于当代艺术改变着社会认知,二则源于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能释放内心积压的能量。当代艺术具有广泛的接纳度,无论挑战人类底线,还是细化内心感悟,当代艺术似乎不存在界限,让更多人能参与其中,发現自己的价值。成功的艺术家并非沉沦于精神障碍所带来的痛苦之中,而是把这种怪异的感官世界寄托于艺术创作上,接纳自我,面对自身的情感创伤和情绪困扰,成就自己的艺术美。

注释:

[1][德]尼采.天才的激情与感悟[A].杨恒达等译.尼采全集(第5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日]草间弥生.圆点女王草间弥生[M].周以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德]尼采著.天才的激情与感悟[A].杨恒达等译.尼采全集(第5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日]草间弥生.圆点女王草间弥生[M].周以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3]郭海平.我病故我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4][美]阿瑟·罗宾斯.作为治疗师的艺术家: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应用[M].孟沛欣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美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让“艺术美”走进语文课堂
数码艺术的现代运用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当代艺术》封面艺术家新年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