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八大”工程 打造幸福滨湖

2017-03-24 10:05袁飞
唯实 2017年3期
关键词:滨湖发展

袁飞

2016年7月5日,省委书记李强赴无锡市滨湖区调研时指出,无锡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突出要素驱动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向产业中高端迈进,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滨湖作为锡城新兴城市核心功能区,始终全面践行产业强区优发展、创新驱动激活力,坚持制造业、新兴产业、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四轮驱动,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2016年上半年各项指标好于全市平均、好于原先预期、好于去年同期,增幅和进度排位都处于全市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工业投入、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7项主要指标排位列全市第一,智能交通、影视产业、创投产业等特色新兴产业发展提速、走势较好,彰显出全区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宗旨目标需要落地有声。为此,滨湖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实施推进了“八大工程”:

创新驱动引领工程。推动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和工程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推动政产学研更加紧密合作,提升院所经济规模产出。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基础优势,引育高性能计算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快发展高性能计算产业。加快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提供更加优质周到的服务,帮助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坚持高端人才和適用人才并重,深入开展“滨湖之光”等人才引育计划,加快引育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形成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为区域发展和企业成长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制造业升级工程。加快转型提升步伐,全力推动“滨湖制造”向“滨湖智造”转型。加速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推进装备制造及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推动胡埭工业安置区、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智能交通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特色化、集聚化、集约化发展,加快老滨开、双新、南泉等传统工业团地改造提升,探索建设一批都市形态、轻型制造、绿色环保的都市工业园区。加大制造业项目招引力度,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大的重大项目。全力培育规模企业,引导企业更大力度推进技术改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产品优化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推动更多优势企业在主板、创业板或新三板上市挂牌。

服务业跨越工程。围绕城市核心功能区内涵提升,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质态优化,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以工业设计、影视文化、商务服务、现代金融、软件信息等重点行业为发展方向,依托工业设计园、电影产业园、蠡园创投产业集聚区等品牌园区和优质载体,加速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一批在行业内领先的知名服务业园区,全方位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深入分析产业布局和群众需求,加快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招引一批具有引领性、独创性的业态落户滨湖。加快服务业特色集聚区建设,在马山、山水城等片区打造国内知名的特色旅游服务集聚区,在华庄、周新、南泉、胡埭等片区建成配套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商业中心,在河埒口、环蠡湖、太湖新城等片区全力打造一流的商业商务集聚区,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与能级。

文化旅游融合工程。全面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更加注重旅游功能完善和品牌特色培育,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旅游联盟作用,深度推进重点景区、特色片区开发,加快旅游品牌标准化建设,努力把滨湖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加大对滨湖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依托阖闾城等载体做亮吴地文化,依托荣巷古镇等资源做响工商文化,依托灵山胜境、拈花湾等品牌资源做好佛教文化,依托华莱坞影都和央视基地等特色景区做精影视文化,依托鼋头渚、蠡园、梅园等景区做优山水文化,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氛围。围绕“自在滨湖”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加强与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广泛策划体现山水特质、文化特色的宣传推广活动,高标准举办好太湖山水文化旅游节、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品牌活动,发挥文化旅游资源对地区发展的整体带动力。

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坚持功能完善与形象改善并重,以更高标准实施城市建设管理。深入推进太湖新城、马山等重点区域和各片区、园区、镇区改造提升,完成河埒片区改造和旧住宅区、城中村整治任务,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配套性、功能性项目,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对水利、路网、绿化及地下管廊等城市公用设施投入力度,强化胡埭等产业密集区域基础配套,配合实施宜马快速通道、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发挥城市管理网格化和区、镇(街)两级数字城管平台作用,进一步强化基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能力,常态化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遏制渣土偷倒、占道经营等市容顽疾,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标准化水平。有序统筹拆迁与安置房建设,加快扫除拆迁遗留节点,压降剩余安置房,构筑物业管理工作新格局,全面实现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保障发展空间的双重目标。

生态文明深化工程。坚决维护好滨湖发展生命线,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深化拓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内涵和外延,全面推进新一轮水环境综合整治,高质量完成河道整治、控源截污、污染源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各项任务,加快实施长广溪湿地二期等生态建设修复工程,常态化推进蓝藻治理工作,推动“治太保源”不断取得新成效。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等工作,持续改善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企业节能减排,探索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配套政策体系,努力打造全市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区。

民生共享幸福工程。着力提升民生质量和群众幸福感。围绕上级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支持创业致富、共同致富。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精准扶贫帮困机制,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优化教育资源投入机制,加强学校规划建设和教师队伍培养,加快建成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稳妥实施公立医院、分级诊疗、医养融合等医疗改革,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养老机构改革,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新格局。围绕构建“一圈一带多中心全覆盖”的文体网络体系,策划举办更多文体品牌活动,让群众文娱生活更加丰富精彩。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积极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社会治理创新工程。努力保持社会治理工作继续领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润滨湖·送法进万家”、法治文化“六个一”工程建设,全面建设法治滨湖。高度重视平安滨湖建设,创新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技防全覆盖,构筑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安全网。积极探索体制外第三方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建设,用真心、下真功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探索建立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风险预警体系和全程可追溯体系,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滨湖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滨湖发展
小小书法家
第一次扎水泡
美丽的家乡
小纸盒有大作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南方的冬天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