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需失衡状态下的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2017-03-25 01:38曹亮
经营者 2017年2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曹亮

摘 要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重要的能源组成结构。近几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下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笔者主要从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角度,对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地位、煤炭采购等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煤炭价格下降的原因。而后,对煤炭行业供给需求失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关解决策略,以供煤炭企业发展及用煤企業参考。

关键词 供需失衡 煤炭行业 供给侧改革 采购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成为人们生活、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影响,煤炭价格的稳定也是实现社会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条件。但在近几年,我国煤炭价格出现严重下跌,对社会经济发展、煤炭的生产和使用造成不利影响。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过剩,价格暴跌,煤炭行业工作人员的待遇大不如前,煤炭企业经济亏损严重。同时,煤炭企业的严重亏损也导致煤炭质量发生急剧变化,给各大用煤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煤炭供需失衡因素分析

(一)需求高速回落

第一,在较早以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高速上升趋势。众所周知,社会经济的提升与能源的需求呈正比,但是我国一直以来呈现的都是煤炭资源丰富,而油能源少的趋势。因此,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比例,需求量大,使得煤炭资源供给告急,煤炭短缺。在这样的状态下,一些企业为了实现高效益增长,而不惜高价购买煤炭,进而出现倒卖煤炭资源的现象。2012年,我国社会经济开始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煤炭需求逐渐降低,房地产投资降低,有关钢铁、建材等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对煤炭行业而言无外乎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也逐渐放缓。第二,近年来,随着人们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提出生态保护,倡导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煤炭资源其自身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破坏作用,因此社会提倡使用可持续能源,逐渐降低了煤炭的使用,这对煤炭行业而言更是一种冲击,其经济效益的增长受到影响。第三,新能源的出现,使煤炭资源受到了冲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众多新型环保能源,一些经济实用的环保能源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如地能、风能、电能、核能等。此外,页岩油的出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引导者,逐渐取代煤炭能源的主体地位。

(二)供给产能的释放

2012年之前,我国煤炭价格增长迅速,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这也引来了众多投资商的加入。于是,各大煤炭企业开始扩大规模,加大产量。前期投资的矿井开始投入生产,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煤矿产量较多、超产问题普遍,虽然煤炭企业降低产量是当前最佳方法,但对于各独立企业而言,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降低生产就意味着人员的裁减和市场份额缩减等,全部需要进行综合系统性的考量。笔者认为:人员的精简将成为煤炭企业的重点,产能降低进而符合市场发展运行将作为改革的关键。但是毕竟我国煤炭需求较大,供给侧改革其根本目标也是平衡供需关系,为了实现煤炭产业的稳步发展。

从有关经济学角度分析,需求不足是煤炭失衡的关键问题。如果在平衡稳定条件下,总需求曲线是AD0,总供给线是AS0,AS0与AD0相交得出平均点为e,价格浮动为P0,实际总产出与潜在产出相同。但现阶段,由于供需因素影响,在短时间内总需求降低、总需求曲线转移至AD1中。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原本投资改造煤炭产能释放,造成总供给线转移至AS1中,新的需求线与供给线交点el成为新平衡点,进而得出,其价格变动为P1

二、供给侧改革发展现状分析

说到供给需求,根据现阶段供给发力调整情况而言,能源产业成为当下热点话题,并得到了广泛关注,能源产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比如,石油、燃气、电力等资源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比例。而煤炭能源相对于其他能源,占据比例较大。据调查显示:我国煤炭资源为5.9万亿吨,占一次性能源总比例的94%,而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只占据6%,并且提升难度较大,对外依存度较大。尽管现阶段我国提升了对石油资源勘查的经济投入,同时在研发新的能源,但我国煤炭总量依然远大于石油储量,并且据现阶段观察来看,煤炭产量与有关能源产业差距逐渐拉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就需要提升石油、燃气需求,开发新的能源,进而降低煤炭资源比例。一直以来,我国严重依赖煤炭能源,因此需要加大天然气、石油等有关新能源的需求。但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情况而言,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较长时间,煤炭能源改革将成为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应开发新的能源,逐渐取缔传统能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以及钢铁、铝合金等有关行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房地产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并且与其他行业相关联。因此,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波动,对其他行业经济发展有一定关联,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基于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并非是某一个体的发展,而是多个主体的共同发展、相互连接和相辅相成。现阶段的国际发展形势下,针对过剩产能行业实行供给侧改革,是实现供需平衡的唯一途径,其中就包含煤炭行业,其问题的存在因素众多。例如,历史发展形势、新能源的出现等。而实行供给侧改革,就是针对现阶段煤炭供需不均衡问题的有效方法,然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供给质量。

第一,传统资源城市,资源消耗严重,煤炭产业发展形势缺少创新,这也成为煤炭产业改革创新的一大阻碍;第二,煤炭产业没有与其他行业实现有效连接,缺少深加工与技术升级,一方面煤炭资源消耗大,另一方面,煤炭资源浪费,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三,煤炭行业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独立性,与其他产业缺少连接,有关技术落后,进而导致煤炭行业发展形式独立、单一,缺少推动力;第四,煤炭产业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怎样改革,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三、解决煤炭供给失衡策略分析

针对煤炭供给失衡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立足于实际,根据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方法。煤炭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市场环境下不可进行随意调节,进而达到供给平衡。煤炭行业也需要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度,从供给侧改革开始统筹发展,适当调整,优化改革,全面落实,释放先进产能,解决煤炭供给紧张问题,稳定发展,平衡供需,使煤炭价格回归理性。对此,笔者将解决煤炭供给失衡问题分为几点:

(一)立足于供给数量

实行以“关井限产、总量调控”为主题,进而降低产能、降低庫存、优化控制,控制煤炭产量的提高。当前,供大于求成为煤炭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想要解决煤炭价格降低问题,还需要从产量上入手。第一,国家有关单位与煤炭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保证经济增长;第二,制定未来发展规划,针对下游需求无法提高、煤炭库存高等状况,各地区内无需新建煤炭项目;第三,健全煤炭企业制度,对于发展落后的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实现集成化,提高行业竞争实力。

(二)确保供给质量,增加煤炭需求

第一,保证煤炭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无烟煤、精煤、煤层气,尽可能降低污染,确保人民生活健康,优化煤炭质量;第二,扩大煤炭产业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与其他行业相连接。例如,大力推行招标采购,框架协议采购等方法来降低煤炭采购经济支出,扩大产业需求,开辟新道路,实行煤化工产业、煤制油、煤层气的有效资源使用,将煤炭生产垃圾作为企业新的发展商机,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实行煤电一体化,以及煤炭深加工为象征的产业转型、产业重组进而化解产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人员精简问题,中央政府拿出1000亿专门安置资金,将有利于人员精简、降低产能,同时推动关停煤炭企业的矿井。

(三)供给成本控制

第一,煤炭企业重新整顿管理,创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现阶段,一些煤炭企业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模式滞后,一味强调眼前经济效益的提升,缺少长远目标,管理制度空白,吨煤产量投入较大。相较于国际煤炭企业,我国煤炭企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煤炭行业想要实现供需平衡稳定发展,改变原有的供销模式,提升煤炭采购人员管理水平便成为当务之急。实现厂矿直接对接,建立长期合作模式,以议价和协商的方式,来代替招标采购,特别是必须摒弃最低价中标模式,严格把关供应商准入,强化供应商评价,强化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实现创新化管理模式。第二,适当降低煤炭开采所需成本,因为只有控制成本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效借助有关技术、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设备等降低吨煤开采投入,这也是每个煤炭企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针对我国煤炭供需平衡问题,还需要立足于降低供给,制定长期的发展计划。为实现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作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可行的方法目标,进而推动煤炭产业转向集成化,降低投入资金,使煤炭企业实现经济增长。以山西省为例,据《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指出:在各企业自愿和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加大煤炭整合力度,实行企业重组。“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将以晋北、晋中、晋东为核心,构建大型煤炭基地。预计到2020年,山西省煤矿数量将控制在900座以内,单井规模将达到180万吨/年,初步建成150座新型矿井。据推算,将在2018年,重新回到煤炭供需平衡状态下,煤炭企业也将会因为供给侧改革而实现成本的降低、收益的增加和产量的提升。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就是借助供给侧改革,来强化煤炭成本控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煤炭采购工作涉及内容较多,主要是与外界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但企业内如果没有有效的采购标准及制度,将使采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标准、规范采购活动,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对采购工作起到有效的控制。采购制度内容要涉及采购环节、价格申报、审批条件等。例如,在制度中提出:比价采购物资需要询问价格,然后进行全面比较,进而选择适合的商家,将商家与报价表填写在申请表中,以便进行审查,节省支出。

(四)兼并重组突破口

2017年,煤炭产业将进行重组。有专家提出:2017年煤炭产业需要持续促进产能,兼并重组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国企改革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参照“十三五”规划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逐年淘汰产能8亿吨,利用减量置换、结构优化将转换产能5亿吨。从中不难看出: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化企业发展,将成为煤炭产业的突破口,成为煤炭行业新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结构优化,严格控制煤炭企业数量在6000处,120万吨/年大型煤矿产量控制在80%,30万吨/年小型煤矿产量在10%以下,煤炭生产逐渐走向集中化,控制煤炭企业数量在3000家内。

四、供给侧改革对煤炭价格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2014年开始煤炭需求逐渐降低、煤炭价格下降,至

2015年煤炭价格严重暴跌。2015年~2016年

4月,煤炭供给量过剩、供需关系失衡,企业发展受损,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渐混乱。针对此种现象我国制定了针对煤炭过剩的制度策略,全面打响了煤炭产业产能控制的口号,进而促进煤炭产业供给侧供给结构的转变,以此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状态下煤炭产业发展总趋势。2016年,各地区政府要求煤炭企业实行276工作日制度与限产标准,于是各地区在2016年煤炭产业开始出现迅速增长。以鄂尔多斯为例,该地区同比煤炭产量提高70%以上。

供给侧改革造成煤炭价格迅速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管内电厂存煤持续低位,煤炭价格提高,电厂为提升经济效益,降低购买投入成本;第二,在用电高峰阶段,下游电厂耗电量较大;第三,煤炭贸易上进行产业整顿,进而实现差利不断储存煤量。

五、针对“煤荒”问题进行煤油气运保障会议

进入冬季以来,各电厂开始大量存煤,煤炭铁路、公路运费全面提升,运输压力紧张,造成港口成交价格不断上涨,进而在一些地区出现“煤荒”现象。针对“煤荒”问题,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大地区供应重视力度,在保障稳定、高效产能的基础上,引导煤矿产业投产提升产能,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连接。应对各地区紧缺问题,定向提升产能投入,确保人们正常供暖生活和发电的用煤需求。

全面协调以煤定电、以热定电等有关方法,针对铁路运力问题,实行优先电煤输送。伴随着方针政策的颁布,部分地区“煤荒”问题逐渐得到了缓解,煤炭价格稳定。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方针,煤炭产业也不例外。针对煤炭行业而言,需要在困境中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而针对煤炭其他关联产业而言,煤炭行业改革也代表着自身产业的调整。在这样的条件下,还需要我们放远眼光,全面落实改革,积极参与改革,打开新的形势与篇章。

六、结语

供需平衡状态下的煤炭供给侧改革,将有效解决供需严重失衡问题,缓解供需矛盾。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环境下,首先要从供给入手,实现产业优化,解决供给过程中的问题,多样化发展,创新方法,延伸产业,实行深加工,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资源,实现行业创新发展。其次,用煤企业必须改变采购思路,坚持“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理念,采取公开招标与年度长协相结合的方式,用指标、供应稳定性、资金实力、诚信度方面等综合考虑,培育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笔者分别从煤炭供需失衡因素、供给侧改革发展现状分析、解决煤炭供给失衡策略分析、供给侧改革对煤炭价格影响等四方面对供需平衡状态下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进行了分析。在这条改革道路上,各企业需要积极面对,在改革大势所趋状态下总结摸索,主动创新,进而推动煤炭产业的全面改革,推动煤炭产业更好地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为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物资流通部)

参考文献

[1] 张慧芳,朱雅玲.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05).

[2] 任海泉,何艳太.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对金融供需影响研究——基于朔州煤炭行业的分析[J].华北金融,2016(09).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
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选
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存在问题的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