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改造

2017-03-25 04:49涤尘
参花(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扉页卢梭熟人

◎涤尘

生命的改造

◎涤尘

如果大街上走着一个赤身裸体的人,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个疯子或是傻子;如果他不疯也不傻呢?你一定会布满疑问地想搞清他是怎么回事;如果他是一个你的熟人甚或与你有着比较深刻的关系,那一定让你吃惊不小。我就遇到这样一位无异于赤身裸体地在大街上行走,且与本人有着不同寻常关系的熟人。

某一天,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看到作者为自己介绍经历说:当过工人,坐过机关,下过海,经过商……经历之坎坷无外乎是在告诉读者他在成名前经历非凡。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本人大为震惊,他说自己有过婚外恋……难道他害了“裸露癖”?我对妻说,我替他感到难为情,妻却说人家没难为情你难为个什么情?我说,因为我认识他,我心里不好受!妻又说,你快拉倒吧,人家还感到很荣耀呢!

我细细品味该书扉页上作者的话,确如妻所说,他在为自己此举感到荣耀。不说荣耀不荣耀,把自己的隐私写在所出书的扉页上,这无论如何是件很新鲜的事,也着实引发我一番痛彻的思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是一位胸襟坦荡、敢于将个人隐私公之于众的人,可与《惭悔录》的作者卢梭相提并论,至少不是个凡夫俗子。这将使读者对该作者产生极大的想象力,此书一定不同凡响,再忙也应抽时间一读;又是否可以换个角度这样理解:作者非但文才了得,且天性浪漫,有结交异性的个人偏好。对于有着同等品质的女读者来说,该书作者可能是位颇有品位、机不可失的情人。

如果前一种理解是正确的话,说明该人公布隐私是先锋派行为,其隐私当是正大光明的,可与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卢梭相提并论。对比之下,有隐私的他比没有隐私的人都光彩照人。但如果后一种理解是正确的话,说明该作者企图利用出书,向女性读者推销自我,并招募粉丝和情人。借此,足见该人在这方面所下功夫之深,把文字的功能和出书的作用挖潜到如此程度,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叹。

呜呼,世人居然可以没有荣辱和文野之别地生活!更有甚者,竟以无耻为荣,堂而皇之地炫耀隐私,追求荣耀和异性达到了不知如何做人和维护生命尊严的程度,这与赤身裸体行走于大庭广众之下有何区别?

我最近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研究文章《索尔·贝娄〈受害者〉中的希伯来哲学与宗教》,该文中提到“对人自身的关注才是人的本质”“人的生命需要进行一番改造,用什么呢,用伟大和美。”

不知道我的这个熟人是否读过这篇文章,我想他对自身的关注远比这篇文章写出的时间要早,他一定会着手对自己进行人性和生命的改造。那么,他的改造也是用“伟大和美”吗?

生命的改造,说到底,是人性的改造。人性改造的终极目标当然应该是伟大和美。人们遂想,即或不用美和伟大来改造人性,再或者干脆就不改造人性,也不该偏离或缺失人性,否则就将为生活付出代价。

人间正道是沧桑,千百年来,我们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先祖们大概不知道何为伟大和美,但是他们懂得怎样为人父母,把一代又一代的日子过好。以此我们可以得知,对于生命,你改造也好,不改造也好,没必要悖离老祖宗去追仿卢梭,以致让子女和后代因为自己的“伟大和美”抬不起头来。做人须知,对生命和人性尊严的捍卫,对生活意义的坚守是人生的永恒主题。

(责任编辑 宋倩)

猜你喜欢
扉页卢梭熟人
Life Story
我读过这样一本书
应无所住
校园“老”熟人,我们的成长大“师”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和熟人相处之道
别忘记跟熟人打招呼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一时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