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由来

2017-03-25 12:07
农家参谋 2017年8期
关键词:进士

“破天荒”的由来

科举制度是逐级选拔,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选送本地区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唐朝年间,荆南地区派人参加京城会试(中央一级的科举考试),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举人。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作“天荒解”。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比如盘古开天地。这里的“天荒”是指荒而落后的地区。把荆南地区称作“天荒”,是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能有一个人上榜提名。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终于有个叫刘锐的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一代,得知刘锐考中进士,便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七十万“破天荒”钱。刘锐不肯接受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回信中,他写道:“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

猜你喜欢
进士
进士家族数量与规模的边界框定*
——以清代江西为例
秀才捉弄进士
沭阳:一园三进士,深藏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进士(上)
金代卫绍王朝进士辑录——兼谈其在金元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进士or近视》
秀才捉弄进士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政治地位考述
进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