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巧用生态平衡的力量

2017-03-26 15:37张倩
农民文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稻飞虱大户杀虫

安 徽 绿色防控让农药轻松减量

走进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南口村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隔一段就能看到一个绿色青蛙模样的灯,稻田周围还有小片池塘,塘内荷花开得正艳。

“这灯叫‘扇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区内共安装了20台,利用的是昆虫趋光趋声趋味的特性,通过风扇反转内吸诱捕周围水稻鳞翅目类害虫;周边的池塘也不是一般的荷花塘,那是‘生态拦截池塘’,通过将低洼田加高田埂,收集农田排水,来种植茭白、莲藕等水生经济作物,能吸收农田尾水中氮、磷等物质,改善农田排放水质;另外还在每亩水稻叶片上挂了4~6枚毒·蜂杀虫卡,利用病毒控制幼虫的发生和危害,发挥卵寄生蜂与病毒的双重杀虫作用。”桐城市植保站站长方向群介绍说。

除了这些措施,示范区内还设有稻田养虾、稻鸭共育生态种养区,田埂上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利用性诱剂等方式杀虫。从种子药剂处理、产中科学防控到产后秸秆还田,高度集成物理和生态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生态更佳。

(张倩)

贵 州 用自然法则编织“天罗地网”

贵州省贵定县云雾镇,种茶10多万亩。通过多年的探索,茶农们适时而作,摸索出了一套可持续的生态种茶方法——初春时节,通过撒播格桑花或三叶草,保护茶园树木和显花植物,为害虫天敌提供过渡寄主和栖息地,茶园因此免于侵害;春茶采摘后,合理修剪,让茶园得以休养生息,更新换代;入冬天寒,茶园封园,害虫销声匿迹。

福泉市双谷农业园区,梨树漫山遍野,蔚为壮观。梨树易发害螨,福泉市对症下药,利用捕食螨“解决掉”梨树害螨。在害螨发生初期,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挂袋或撒施投放捕食螨,每亩10万头。花期,利用小花蝽持续控制梨树害虫,保花坐果。梨树坐果后,利用赤眼蜂控制梨小食心虫。在成虫病害高峰后一到两天,释放其天敌松毛赤眼蜂,效果佳。利用灯诱、色诱、性诱技术,安装杀虫灯、悬挂诱捕器和诱虫色板,也能有效降低害虫。

贵定县在水稻种子培育之初,就采用种子处理、无纺布旱育秧、防虫网覆盖育秧、带药移栽等技术,控制稻水象甲等病虫危害。同时引导稻农优先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对症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农药,轮换用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应用高工效低容量施药器械防治病虫害。

正是这些绿色防控技术的巧妙运用,不仅实现了农药减量施用,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立体的安全屏障。

(陈毓钊 游正兰)

浙 江 种粮大户尝试绿色种稻

早稻收割结束,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种粮大户潘青波的早稻亩产达到500公斤,比去年的480公斤多出了一些。“今年早稻种植采用了绿色防控技术,农药用量少了。”潘青波说,但从这一次早稻验收的成绩单来看,绿色防控的实施并没有对产量形成影响。

今年上半年,嵊州在长乐、黄泽、三界、崇仁等地建立了3500亩的绿色防控示范区,还特别在全市挑选十位种粮大户进行“水稻全生育期不施化学杀虫剂观察试验田”的比较。十位种粮大户每户挑选1~3亩水稻试验田,通过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治虫的方式,来进行对比试验。

当然,种粮大户们都有自己的杀虫武器。比如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香根草等,多管齐下,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对水稻种植来说,危害较大的稻飞虱是防控的重点,也是种粮大户最头疼的。农技人员介绍,对付稻飞虱最好是采用自然的生态控制系统。生态环境好,稻田里蜘蛛就多,而一只蜘蛛一天能吃掉上百只稻飞虱,那么稻飞虱就自然不会成灾了。此外,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也控制了二化螟的数量,使稻田的整个生态系统达到了平衡,也就无须使用化学防治了。

潘青波说,这种“懒人绿色种稻”方式,省工省力,由于不施用农药,稻谷的品质好,更何况,管理得好,产量也不低。

猜你喜欢
稻飞虱大户杀虫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江城县水稻稻飞虱主要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船祸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