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2017-03-26 22:04
中国医院院长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多肽磁共振艾滋病

技术

复旦团队在寨卡药物研发上获突破

日前,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团队合作,在多肽类抗寨卡病毒(ZIKV)药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个能够灭活ZIKV的多肽候选药物(Z2),能与ZIKV的表面蛋白结合,扰乱病毒表面稳态,致其穿孔,最终使病毒失去感染活性,阻止其感染孕鼠及胎儿。这一发现为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南非一艾滋病患儿实现功能性治愈

7月24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声明,南非一名出生后被诊断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在婴儿时期接受该机构支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实现了“功能性治愈”,迄今已有8年半时间没有接受药物治疗。研究人员在儿童体内仅发现了与很少一部分免疫细胞结合在一起的艾滋病病毒,这部分病毒处于潜伏期,被完全抑制。

世界首个3D打印柔性心脏诞生

瑞士科研人员近日借助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了全球首个形状、大小以及功能都与真人心脏高度相似的柔性心脏。这种人造心脏使用柔软硅胶材料,由3D打印和石蜡铸造技术制作而成,它重390克,容积679立方厘米,虽然仍处于概念性测试阶段,还不能用于移植,但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医学影像可验证中医疗效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主任詹松华教授指出,影像学在中医治疗机理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詹松华团队自主研发了头针专用磁共振头颅线圈,实现了头穴电针刺激的同时,磁共振成像实时显示颅内脑区的激活情况。目前,已通过上述研究发现针刺百会穴时,两侧额叶内侧被激活。这说明影像学为研究针灸治疗疾病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手段。

猜你喜欢
多肽磁共振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