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2017-03-27 19:04刘景宏
科教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创意高校

刘景宏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高校作为创意产业人才的主要输出单位,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其重要。本文结合文化创意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培养措施,其中包括增加创意学科,调整原有的专业结构、加快渗透速度,建设创新性学习平台、发挥优势,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型教育者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质量提供基础保障以及塑造校园文化环境,打造符合文化创意人才特征的基本生态等等。

关键词 文化创意 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2.002

Abstrac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a new kind of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the core element of crea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s the main output units of talents in creative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is very important. The paper gives some cultivation treasures of high feasibilities on our national cultivation situ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training. The treasures include increasing creative subjects, adjusting original professional structures, quickening innovational pace, establishing creative learning platform, playing advantages, constructing the pluralistic talent train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training of collage creative educators, deepening fusion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providing basic securities and forming campus culture environments for the talent qualit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building basic natural environments fitting with the cultural creative talents.

Keywords cultural creativity; university; creative talent training

1 文化創意创新人才介绍

1.1 文化创意人才及其分类

文化创意指以文化作为基础、将创作力作为核心的一种产业形势。在文化创意产业中从业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在文化天赋和创造力方面,还是在工作技能与生产动力方面都要表现的更加出色,在得到知识产权开发的帮助之下,为社会民众创作出更多获得财富和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提升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近年来,国内外的众多学者都开始对文化创意领域中的创新人才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可以将其分为七大类型,内容包括:创意型人才(例如艺术家、设计人员、各类导演等)、经营类人才(例如出版社工作人员、剧组工作人员等)、技术型人才(例如摄影工作者、录音师、音乐制作人等)、营销型人才(例如市场推广、市场总监等)、管理型人才(例如企业经理、总编等)、研究型人才(例如学术研究员、教授等)、渠道经营类人才(例如拍卖商等)。[1]

1.2 文化创意人才的特点

1.2.1 创新性

文化创意的灵魂之处即为“创意”二字,而创意的产生则需要得到创新能力的支持,一位真正能够称之为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需要同时拥有丰富的创新精神、成熟的创新思维以及高水平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是需要建立在创新精神的基础之上的,创新思维比较成熟的人会表现出不安于现状,喜欢去挑战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并且在面对错误时也比较勇于否定和改变自我,拥有着非常高的超越性。

1.2.2 复合性

相较于普通产业来说,文化创意产业拥有着非常明显的“越界性”,在文化创意背景中,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通过不断的融合而展现出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在文化产业中不仅包括传统产业中的服务行业,同时也包括了带有浓厚艺术气息和休闲特点的设计或娱乐行业。也正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特点,因此也就需要相关的创新人才也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内涵与创新能力。[2]

1.2.3 专业性

文化创意产业所能够涉及到的行业种类是非常多的,目前比较受到大众关注和欢迎的产业包括影视、新闻、艺术表演、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游戏等等。在这些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中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文创人才不仅要拥有较高水平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精通技术制作或市场开发,因此,只有保证文化创意背景中的创新型人才具备高级别的专业性,才能够将他们的生产力成功转换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

2 在文化创意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是拥有着高智力、高技术的密集型产业,如果想要让其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培养和投入大量的创新创意人才。然而,纵观我国当前的创意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无论是在教学模式的制定上,还是学生本身学习状态的表现上,都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不足之处。

2.1 学生现状

部分文化创意学科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积极性较差且兴趣不高的现象。在接触专业知识时,学生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艺术美学信息以及设计等内容表现出了十分排斥的状态,从而在完成相关设计作品时会显得过于浅显和缺少创意,难以达到行业市场的需求标准。

2.2 教师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教育者的知识结构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单一、创新意识严重匮乏、与学生沟通的次数过少、比较看重职称评定、经常参加一些校外兼职以及对本专业的教学工作缺少科研精神等等。

2.3 教育环境现状

国内高校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缺少创意以及教学层次模糊不清等等。另外,有关于文化创意的有关学科还并没有被编入到高校现有的学科目录之下,一般都是在一些文化课程中由教育者一带而过的完成,大大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率。[3]

3 文化创意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養方法

3.1 增加创意学科,调整原有的专业结构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为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速度和教学质量,高校应增设广告策划、创意设计等诸如此类的文化创意学科,并形成独立的学科管理体系。此外,文化创意学科要彻底打破专门化的教学局限,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科堡垒,逐渐建立起以单一学科为主、众多学科为辅的多元化教学体系,争取能够培养出更多复合型的高端创新人才。

3.2 加快开放与渗透速度,建设创新性学习平台

这里的“开放”指的即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以及高校中各个专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性;而“渗透”所指的即为,教育体系中各个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不同阶段专业之间知识培养内容的融合性。事实上,在文化创意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渗透”与“开放”的双重支持,教育者要尽快落实“以学科为主、多学科为辅”的全新教育体系,让学生可以在高校当中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知识,通过进一步淡化学科界限的方式来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效率。

文化创意产业绝非是一个单一化的存在,它不仅是多个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体,同时还是多个行业相互整合后产生的“矛盾体”。基于此,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也需要具备综合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当前市场环境的基础之上,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提倡实施学科之间的交叉教学,创建出一个更加宽阔的发展和进步平台,让他们可以真真正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3.3 发挥优势,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要全面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空间,在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应当拥有着较强的前瞻性,并且将理论课程同实践活动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在原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全面凸显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其次,高校要确保创意专业的课程内容可以同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紧密的关联到一起,充分发挥出高校人才孵化器的实际价值;再次,高校还要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学习方法以及师资团队等诸多方面来实施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创新学分所占的整体比例,并针对那些创新观念较强且创新能力较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认可,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最后,高校还要加快同文化创意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方式来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

3.4 塑造校园文化环境,打造符合文化创意人才特征的基本生态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区内的个性化文化环境空间,其中包括公园、电影院、音乐厅、美术馆、艺术画廊以及展览馆等,让学生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一个能够放松身心、提升文化内涵的休闲去处;其次,为校园内的文化设施与土木建筑赋予更多的人文理念和文化底蕴,凸显出高校所独有的精神魅力;最后,举办一些有关于文化创意专业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存在于校园中的文化气息,例如诗词朗诵比赛、音乐会、信息知识竞赛以及舞蹈欣赏等等,让高校成为孕育创新人才的圣地,为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内生动力。

本论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16BSH004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刘佳文.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出路——新疆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调查与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1).

[2] 姚政,项燕.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3] 刘芳,马璐.基于价值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路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文化创意高校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于熵权—TOPSIS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巧借“文化创意”实现转型升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