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平片与MR在腮腺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2017-03-27 11: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阳性者平片腮腺

贾 伟

辽宁省人民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沈阳 110016)

CT平片与MR在腮腺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贾 伟

辽宁省人民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 探析CT平片与MR在腮腺诊断中的对比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腮腺肿瘤60例,进行MR及CT平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比较CT平扫与MR两种检查方式不同病理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结果 MR检查法的诊断阳性者52例(86.7%),其中良性43例(89.6%),恶性9例(75.0%);CT平扫的诊断阳性者36例(60.0%),其中良性32例(66.7%),恶性4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检查法的不同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显著高于CT平片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肿瘤进行MR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有助于诊断腮腺肿瘤的性质及病理类型,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诊断;MRI;CT平片;腮腺肿瘤

腮腺富含脂肪组织,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可发生多种类型肿瘤,其中腮腺良性肿瘤多为多形性腺瘤,约占腮腺肿瘤的80%[1];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用于诊断及检查腮腺肿瘤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包括常规增强、MR、CT平片,超声检查等,而诊断准确性较高的常见方法为CT平片及MR检查法。有研究认为,CT平片检查法既能发现肿瘤,又可为术前评估及预后提供诊断依据[2]。也有研究指出,腮腺肿瘤的MR检查法准确性更高。探析MR及CT平片检查法的准确性十分重要,故临床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腮腺肿瘤60例,进行MR及CT平片检查,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临床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腮腺肿瘤60例,其中良性肿瘤48例,恶性肿瘤12例;病变类型:脂肪瘤12例,血管瘤6例,多形性腺瘤30例,淋巴管瘤1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0.2± 1.6)岁;全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颌下皮肤溃疡、口腔功能障碍、可触及肿块、淋巴结肿大。

1.2 方法: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片及MR检查,CT平扫:扫描参数设置:螺距为2,扫描层距2~5 mm,扫描层厚3~5 mm,管电流313 mAs,管电压120 kV;平扫后腰麻后经腮腺导管口插管处注入80~100 mL优维显或碘海醇(300 mgI/mL)增强扫描,流率为3~3.5 mL/s;MR检查法:进行轴面T1WI、T2WI序列扫描,其中T1加权成像参数为:TE为15~30 ms,TR为500~660 ms;T2加权成像参数设置:TE为60~128 mm,TR为2000~4500 ms;层间距为3 mm,层厚3~4 mm,矩阵为256×256;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比较CT平扫与MR两种检查方式不同病理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

1.3 仪器和试剂:美国GE公司Brivo MR355 1.5TMR磁共振成像系统、头颅正交线圈;西门子公司SIEMENS Def i nition AS 128层CT扫描机,碘普罗胺注射液(商品名:优维显;国药准字:J20100027;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情况的评估比较:MR检查法的诊断阳性者52例(86.7%),其中良性43例(89.6%),恶性9例(75.0%);CT平扫的诊断阳性者36例(60.0%),其中良性32例(66.7%),恶性4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情况的评估比较[n(%)]

2.2 两种检查方式不同病理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比较:MR检查法的不同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显著高于CT平片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式不同病理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本研究探析CT平片与MR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MR检查法的诊断阳性者52例(86.7%),其中良性43例(89.6%),恶性9例(75.0%);CT平扫的诊断阳性者36例(60.0%),其中良性32例(66.7%),恶性4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检查法的不同类型的腮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情况显著高于CT平片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连生等[3]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CT动态增强主要通过注射对比剂在肿瘤的相同部位反复进行动态扫描,对病灶实质成分扫描产生的CT值取其平均值,得到相应时间-密度曲线[4];有研究显示,恶性腮腺肿瘤的达峰时间为90 s,而腺淋巴瘤的达峰时间为30 s,有助于诊断腮腺肿瘤的良恶性的鉴别[5];但其检查具有辐射性,对于体积较小的多形性腺瘤的检查诊断性极易与恶性肿瘤相混淆。而MR检查法通过对肿瘤时间强度及信号曲线测量获取肿瘤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灌注信息,获得肿瘤的生物学特征,MR动态增强可研究病变内血管动力学改变;本研究表明,MR及CT检查法在腮腺良性肿瘤的准确性差异不显著,而MR检查法在诊断腮腺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等病理类型中的诊断准确性更高。综上所述,腮腺肿瘤进行MR检查诊断准确性更高,有助于诊断腮腺肿瘤的性质及病理类型,值得临床推广。

[1] 李云杉.腮腺腺泡细胞癌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回顾性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8(16):57-58.

[2] 李颖,马林,程流泉,等.腮腺基底细胞腺瘤CT和MRI特点[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252-254.

[3] 刘连生,李恒国,陈志强,等.腮腺少见病变的CT及MR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5):340-343.

[4] 郑立新.CT平片与传统X线造影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6(4):65-66.

[5] 黄清祥,卢志红,张志诚.腮腺Warthin瘤的CT及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9(4):441-443.

R739.8

B

1671-8194(2017)06-0068-02

猜你喜欢
阳性者平片腮腺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社区老年人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中医体质分析*
2016—2019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酶联免疫检测情况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肌炎特异性抗体亚型在多肌炎/皮肌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中的价值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
腮腺良性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预防Frey综合征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