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镇村公交实行“五位一体”模式的试点研究

2017-03-27 07:31林妙山
城市公共交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镇村五位一体营运

林妙山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海口 570228)

海南省镇村公交实行“五位一体”模式的试点研究

林妙山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海口 570228)

镇村公共交通“五位一体”模式指:把公交、物流、公路养护、车辆故障应急救助和交通监管五种职能集中起来,交由同一家公司综合经营,明确责任,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这种经营模式在海南省海头镇进行试点运行一年后的效果分析表明,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交通问题,具有推广的现实意义。

镇村;公共交通;五位一体;模式

1 前言

海南省镇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比较落后,镇村交通业处于小散(规模小,缺乏监管)状态,最基层的农村(行政村、自然村)群众出门还主要是依靠摩托车、拖拉机和一些早该淘汰的车辆运送。特别是那些自然环境较差,或离市县政府所在地、镇村政府所在地较远的农村,诸如购买生活用品、上集市买菜、生产物品交易、小孩子上学、报纸信件投送、养老金领取等日常化事情办理,非常不便利。随着这几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资的加大,村镇的交通运输业和道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镇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从而造成农村公路修复与农村发展的实际要求存在明显差距,镇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也受到较大制约。随着镇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购物业务的快速成长,物流业已经成为镇村的新兴产业[1]。但海南省物流业务目前还只能到达各市县政府所在地,一般的镇村所在地及以下地区仍为物流盲点。

目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镇村和城市普遍推行的是“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将公交系统从城区延伸到乡村,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交通出行的很大方便。但是,这种模式在海南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辐射型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以城市为基点,逐步向镇村农村发展。这种辐射受距离、市场等因素影响很大,普及行政村特别是自然村概率较小,特别是处于边远落后农村地区更难以普及。二是“城乡公交一体化”一般依靠城市公交车体系运作,这样营运成本较高,除国家和省级政府补贴外,一般都获得市县政府的大额补贴,大范围普及难度很大,在经济不发达的海南各市县实施就更难了。三是经营项目较少,一般只是公交车服务,普通物流以随身携带或者快件托运为多,很难满足农村地区的多方面需求[2]。

2 海南省镇村公交实行“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内涵

海南省镇村公交实行“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包括:把镇村公交车营运、公路养护管理、乡村物流以及车辆故障应急救助等交通事务进行统一规划,全面付诸统一实施。也就是说,镇村公交车营运公司在负责公交车营运业务的同时,打包负责镇村物流、镇村公路养护和车辆故障应急救助等项目。这样统筹经营服务,既能合理地整合农村交通资源,又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也体现了交通工作开展到点、到位、到基层的大格局[3]。这种公共交通综合服务模式,由于实现责任义务统一、资源共享,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盈亏互补、方便监管、提高效益的目的。最终目标是镇村公路有人用、有人管,农村公路养护得到有效保障,超载车辆受到监管和处罚,镇村公路及有关设施得到保护;行政村、自然村设立了公交车候车及物流站点(候车和物流站点共用);公交线路形成乡村物流的重要渠道,农村人流、物流极大方便,各方面生活条件随之得到不断改善。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2.1 公交营运

以各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开通所辖行政村、自然村公交车。镇村公交车固定线路、固定车辆、固定时间、固定票价,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交通服务。其具体开通线路、车辆数量、服务时间等根据镇村情况确定,由交通运输企业区域专营,实行责任核算合同管理,镇村公交票价一般为1至3元。

2.2 物流托运

依托公交班线逐步建成全镇农村物流网络,通过候车站点进行货物托运,小物件随公交车即发即走,稍大点的则有专车运送到达。

2.3 公路养护

负责公交车营运的企业不仅要经营好农村公交业务,将乘客和小件物品混搭运载,还要负责对全镇开通公交车的公路实行养护管理。

2.4 车辆救助

随着海南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还有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形成规模,广大群众汽车拥有量迅速提高,乡村风情休闲旅游也迅速发展起来,随之在乡村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由公交企业兼营或配合相关机构运作公交线路上的车辆故障应急救助项目。

2.5 有效监管

镇政府、经营公司要对镇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正常运作实行有效监管,组织协调好运作中的矛盾和问题。

3 海南省镇村公交试点实行“五位一体”模式实施方案

发展镇村公共交通,实行公共交通综合服务经营,事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福利事业,“五位一体”模式的试点选在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海头镇地处海南省儋州市边远地区,交通运输状况相对滞后,“有产业无交通”、“出行难、货运难”等问题严重困扰当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解决该镇的农村交通压力问题,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经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制定试点具体实施方案。

3.1 构建镇村公交综合服务体系

3.1.1 镇村公交服务体系建立

海南省镇村公交“五位一体”发展模式试点企业选定儋州市运通公路客运有限公司,发挥该公司在海头镇政府所在地拥有汽车站和宾馆、酒店等设施的资源优势,自筹资金320多万元一次性购置18辆公交车,在海头镇境内开通6条公交线路,全镇14个建制村通了公交车,53个自然村中也有46个开通公交线路。6条公交线路运行里程共78.6公里,设置候车站点46个。公司计划年底前继续延伸线路,让通村道路已经硬化的50个自然村全部开通公交车,逐步构建“一个建制村一部公交车,一个村庄一个候车站点”的农村公交网络。

公交发车时刻按早中晚3个时段,即6∶00、11∶00、18∶30分别发车,由集镇与各村对开。在客流量较多的节假日期间,还临时增加班次,滚动发车,多班不限。每台公交车设19个座位,票价标准为:15公里以内1元至2元/人,15公里以上3元/人。为了规范经营,投入营运的18辆公交车全部统一车型、统一色调、统一标识,从业人员也统一服装、统一胸标,公开身份为群众服务。候车站点建设保持与车型和人员服装色调风格一致的文化元素,展示农村公交新形象。

3.1.2 形成物流托运框架

在农村物流发展方面,营运公司依托公交线路初步建立起新的物流框架,扩展货物流通渠道,做到小宗货物通过镇内公交车托运,快捷方便。公司在规划建设公交线路的候车场站时,有意识将商业网点和物流托运处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留足场地和空间,指定公司专门人员负责物流网点建设和日常工作监管,并且与这些物流站点经营业主签订合同,明确经营利益及责任,确保物流网点正常运行。物流运作的基本方式是:公交线路上的主要候车场站均设置托运处,顾客在公交站点办理物品托运手续,站点人员保管货物并按投递方向移交给公交车业主。公交车上备有货物放置专用箱柜或包具,普通物品和小件物品以公交车运送为主,量大、大件货物或者特殊物品则由公司安排专车运输。公司对镇内、外的物流业务均负责接收和派送。同时公司规划在市内设立货物收集门店,每天接收各家物流公司镇属货物,由公司运输到镇,通过镇公交系统分派到村庄候车站点,候车站点人员派送到用户。

3.1.3 公路养护落到实处

镇村公交试点实行“五位一体”模式实施后,海头镇农村公路“三不管”现象已成过去。因为公交车的行驶本身就需要较好的路况,营运公司也肩负着养护乡村公路的协约职责,公司义不容辞地履行责任,把公路管养好。公司按时组织以农民工为主的“土道班”,配备价值18万元的中型铲车1台,开展正常的养路工作,为农村交通安全提供硬件保障。当每年的台风季节,海头镇都会受到强台风和暴雨的袭击,农村公路受到影响。在此关键时刻,公司“土道班”出动人员和机械抢修公路,做到台风暴雨期间没有出现公交车停运状况。

3.1.4 搭建车辆应急救助平台

营运公司正在创造条件,积极申请筹建汽车二保厂,开展车辆故障应急救助服务。同时与当地汽车维修门店双方约定:如往来车辆遇到突发事情或出现机械故障时,由公司出面通知维修单位赶赴救助,维修方合理收取车主相关费用。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公交司机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驾驶水平和维修能力,尽量做到车辆出现小毛病时能就地自我解决。

3.1.5 监管机制有效建立

在公路交通监管方面,镇政府明确分管领导,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监管。成立由镇政府分管领导、经营公司法人代表和市主管部门人员参加的协调组织,学习相关管理制度,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研究敏感性事项,化解矛盾分歧,维持交通秩序,确保镇村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正常运作。营运公司则从严要求属下公交司机、养护队伍和其他在岗人员共同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交通规则,保障车辆运输和司乘人员的安全,保证乡村公路的畅通和物流业务的正常运作。

3.2 营运公司效益分析

营运公司根据海头地区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司的经济实力,一次性投入18部中巴,开通6条公交班线,基本满足了当前海头农民的出行要求;公交模式按照固定线路、时间、站点、班次发车,既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又节约了资源。根据一年时间内试运行财务分析:每新购进公共班线车1部,每年除去油料费、管理费和司乘人员工资外,尚有1.3万元左右的毛利。如能获得国家的“农村公交车燃油补贴”、“免收公交车购置费”和“行政村、自然村公路护养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继续营运海头镇农村公共交通线路项目是可行的。随着海南西环高铁在海头设立站点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客流物流量逐年提高,经营农村公交线路具有持续发展的市场潜力。

3.3 镇村公交的“五位一体”模式社会效应分析

3.3.1 利于改善民生

镇村公交的开通,每条线路从镇政府所在地通达相关行政村和绝大部分自然村,而且定点、准时、低价地每天至少三个往返营运,大大方便了广大村民的日常出行,满足和改善社区上学、赶集、社交活动等基本需要。镇村公交网络的建成,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开支,也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为全面实现小康生活打下交通环境基础。

3.3.2 推动经济发展

镇村公交实施后,形成了交通产业新增长点,吸引大量资金投入交通基础建设,增加了试点镇许多就业机会,明显调整和改善产业结构。网购业务畅通,还进一步改善了试点镇群众的购物环境,激活了内需。

3.3.3 促进乡村环保,增加安全系数

营运公司以统一质量和性能的绿色环保公交车代替以往当地普遍使用的农用车、摩托车、报废“黑车”等落后交通工具,不仅质量较好,性能有保证,安全系数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农村环境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3.3.4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村民出行的便利和价格便宜,群众之间的交往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以前因交通不便造成滞销的农副产品和其它物资,现在也可以通过公交物流和办理托运而销到镇内外各处,甚至是销往更远的省外、国外各地,促进了海头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改善了城乡交通条件,缩小了城乡公共福利差距。

客流、物流以及公路养护、车辆故障救助等业务的开展,特别在海南西线高铁海头站建成后,为海头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拓宽了道路,各种专业基地兴办、房地产开发、旅游景点建设,还有合作加盟、经纪代理、网络服务等项目日渐发展,农民群众的就业范围也随着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海头地区的繁荣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3.5 明显改善乡村旅游环境

镇村公交开通,大大改善了乡村旅游交通条件,有利于加快风格多样的特色小村和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方便和吸引休闲旅游人群来往。通过连接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城市公交线路,使乡村旅游交通得到快速发展,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4 结论

海南省偏远镇村公交营运的经济效益偏低,经营主体和承包车主在经济收入问题上压力较大。镇村公交车受客源不足影响,车票、物流托运收入尚处于保本或略有剩余的状况,经营主体和承包车主对于农村公交产业的发展缺乏信心。根据《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相关精神:“合理界定补贴补偿范围,对实行低票价、减免票、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等形成的政策性亏损,对企业在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经营冷僻线路等方面的投入,地方财政给予适当补贴补偿。建立公共交通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机制。”[4]相关机构应结合镇村公交在冷僻线路方面的经营风险预评估,争取镇村公交营运公司在冷僻线路运营时,得到财政补贴的支持。

[1] 张丰焰.城乡统筹导向下的农村公路客运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0.

[2] 朱顺芳.对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思考[J].中国公路,2011,42-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11】723 号[S]2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S]. 2011,4,13.

A pilot study of the " fi ve one" mode of rural public transport in Hain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Lin Miaoshan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The "five one" modes of public transport in rural areas and rural areas refer to: The five function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highway maintenance, vehicle failure emergency rescue and traf fi c supervision are concentrated,give the same company a comprehensive operation, clear responsibility, self-development. This business model was analysed by the effect of a year after the pilot runs in the town of Haitou, able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rural transportation, it has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promotion.

U491.1+7

A

Key words:Township and village; Public transport; Five one; model

猜你喜欢
镇村五位一体营运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三位一体”创新镇村治理机制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
远洋渔船营运作业的碳排放计算方法